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陶塤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陶塤在八音中是屬土音,最早文獻記載始於《詩經》「如塤如篪」,還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的詩句。在周代奴隸制社會已相當流行,秦漢以後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全國多地都有出土,西安半坡遺址山西萬榮縣荊村遺址、山東龍山文化遺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遺址,以及太原市郊義井村、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都曾出土過形狀各異的陶塤。

按音孔來分,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經有六孔塤,清代宮廷雲龍塤即是六孔塤。現代普遍流行十孔塤。

樂器形成

古代《樂書》引用古人樵周的話說:「幽王之時,暴辛公善塤」。《世本》認為暴辛公作塤。王子年《拾遺記》上說:「庖犧氏易土為塤」。這種認為塤樂器為個人首創的觀點,儘管在早期年代歷代相傳,但總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據。

按科學的觀點,塤應當是先民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樂器。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古有記載謂之「石流星」),由於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擲向獵物時,空氣流穿過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早期的塤就是這樣產生的[1]

勞動擴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創建了原始社會的文明。

吹塤方法

基本演奏姿勢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獨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時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領是:站式演奏時,要求身體應站穩,呈垂直狀,兩腿稍稍分開或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指,腕,肘,臂及全身各個關節應自然放鬆。坐式要求身體放鬆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適兩腿自然分開,身體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處,兩腳自然分開着地。以上兩種演奏姿勢,都要求頭要挺直,雙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視前方,以保持手指的靈活性和氣息的順暢通達。

持塤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後面兩孔,前面的孔從下往上依次用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時候,應自然放在塤的底部托住塤體,每個手指在按孔的時候,必須嚴實,不能漏氣,切忌手指過於放鬆或是僵硬。

吹塤的口型

吹塤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塤的發音的好壞,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風門,口風,口勁」,三者有機而緊密的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發音[2]

(一) 風門

吹塤時,上下唇中間形成的空隙,就是氣流經過的地方,叫風門。它可大可小。須隨着音的高低而調節和變化,低音氣流緩,風門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來的音就非常虛,不實在。初學者一般第一次吹塤都會把風門放的很大,而且喜歡一次放好幾個音孔,老吹不響塤,原因是風門過大,大量的氣沒有吹進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來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氣流才能吹好,開過多的孔肯定更吹不響了,初學者一定要注意這兩點。

(二) 口風

就是氣的流動速度,口風的急緩,是通過丹田控制的,隨着音的高低而變化,高音口風急,流速快,低音則相反。這個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長期練習,才能體會到丹田之氣是怎麼運用的,初學者吹塤會覺得頭暈,這就是不會運用丹田之氣,把剛吸入的氧氣就吹出來了,缺氧造成的。

(三) 口勁

是指控制風門大小和口風急緩時上下唇肌和面頰肌肉反覆收放時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時,風門大口風緩,口勁相對小一些,高音則相反。

吹塤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後,將塤舉起,放至嘴邊,是唇與塤的吹孔形成約75度角,頭稍稍仰起一些,不過角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高音角度會加大,低音則變小,這個可以自己慢慢體會。

呼吸的方法

呼吸對於任何管樂都十分重要,練成正確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氣時全身要放鬆,做深吸氣,標舉個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東西搬起來,在搬動之前的吸氣,就是深吸氣。吸氣是發音的的準備階段,要根據樂句的長短來決定吸氣的量,並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氣,這個中間有一個速度的問題,吸氣的時間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氣才是真正的發音階段,具體參照吹塤的口型一章。

關於俯吹音

塤不同於別的民族管樂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音高會隨口風強弱的變化和口風與吹孔的角度的變化發生變化,在中高音區不很明顯,但是在低音區非常明顯,有時候小心,差上半個音都很正常,在全閉情況下把口風的變弱,把角度變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閉狀態下正常口風的哪個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個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練習好俯吹音可以使塤的音域得到擴展,增加了塤的表現力。

關於常用指法和轉調

關於常用指法和轉調原圖鏈接來自中國網庫 的圖片

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每把塤都有自己的基本調,陰氏陶塤一般的基本調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時的調,在這個的基礎上再變出別的調來。這對初學者已經很難了,我建議初學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 ,基本指法音最全 ,八音孔塤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塤還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夠初學者用了。學會基本指法以後再學學樂理知識,然後在考慮學轉調[3]

歷史演繹

我國古書上對塤的文字記載並不多。《爾雅》註:「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舊唐書.音樂志》說:「塤,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為之……」。《詩經》云:「伯氏吹塤,仲氏吹篪(音遲」),塤與篪的組合是古人長期實踐得出的一種最佳樂器組合形式,由於塤篪合奏美麗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兩種樂器一唱一和,互補互益,和諧統一,因此被後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古詩云:「天之誘民,如塤如篪」,說的是上天誘導平民,如同塤篪一樣相和。塤篪之交也象徵着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高尚、高貴的和純潔和牢不可破的友誼。

唐代鄭希稷在《塤賦》中說:「至哉!塤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聖人貴焉」。這就是說,塤所發出的自然而和諧的樂音,能代表典雅高貴的情緒和雍容的氣度。所以古代的聖人們是十分器重這種樂器的。

塤和塤的演奏,體現着中國傳統的儒家禮教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一度失傳

最早的塤製作簡單, 僅能吹出一個音。根據山西省萬泉縣(現為萬榮縣)荊村出土的三個塤,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塤的發展歷程。考古研究表明,這三個塤產生於殷代之前(公元前16~11世紀)。第一枚是立方形,只有一個吹孔,能吹出一個音;第二枚是卵圓形,有一個吹孔和一個音孔;第三枚為圓形,有兩個音孔。

後期的陶塤有幾個音孔,到了殷代發展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聲音階。六孔塤產生於漢代(公元前206年~後220年),並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塤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在可考的文字之中,我們可以確認塤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奠活動中。秦漢以後,塤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員。

塤以它那特有的神韻,獨占八音之土,曾在普通百姓中廣為流傳,也是宮廷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合奏或獨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們除了在欣賞宮廷雅樂時還可偶或一聞塤樂外,幾乎不記得還有塤這樣一種樂器了。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塤樂幾絕於耳。

獨特氣質

塤的音色幽深、悲悽、哀婉、綿綿不絕,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品質。也許正是塤這種非凡音色,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一種神聖、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

樂書》說:「塤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和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鍾,要皆中聲之和而已」。

古人將塤的聲音形容為立秋之音,更使我們體會到一幅朦朧而另人神往的藝術畫面:秋天是金黃色的,是冷靜的,是另人深思的,時光流逝,又有一種淡淡的悲悽和感傷。秋風掃落葉的現實,又使人平添幾分愁緒。這就是塤的聲音,這就是立秋之音。

中國古人吹塤,吹了幾千年,其聲濁而喧喧然,寄託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對時光長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時光仍在無情地推進;中國古人吹塤,吹了幾千年,其聲悲而幽幽然,融匯了古代墨客騷人們對封閉而沉重的中國歷史無可奈何的批判精神,但歷史仍然在按中國既定的軌跡運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塤,不是一般用來把玩的樂器,塤是一件沉思的樂器,懷古的樂器,這就難怪它?「質厚之德,聖人貴焉」了。

著名曲目

秦源陶塤的音程、音色和音調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演奏曲目有《楚歌》[4]、《蘇武牧羊》和《問天》等。

1993年,塤樂大師劉寬忍與當代作家賈平凹出版了塤樂專輯。1997年,張維良出了第一張塤樂專輯《問天[5]福娃塤是制塤大師張榮華奧運會特製且僅此一套的彩陶塤

視頻

陶塤相關視頻

陶塤吹法
陶塤演奏《愛江山更愛美人
陶塤演奏射鵰英雄傳《鐵血丹心》,古樸厚重的聲音,透着悲壯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