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3.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雕板 的原始碼
←
雕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雕板'''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f>[https://wenwen.sogou.com/z/q789158876.htm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搜狗问问</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995a3c97a72c12e2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历史沿革 == 2006年5月20日,该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陈义时为该文化遗产项申遗过程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决议,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源流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作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则是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可见到九世纪初,印刷术的应用已由佛教咒语而扩大到人民喜欢阅读的诗歌方面去了。 835年前后,四川和江苏北部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当时有人说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可知还不只四川和江苏两地印造。 883年,成都书肆能看到一些“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书,和“字书小学”,“率皆雕版印纸”……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最初二百年内,它已经是人民大众普及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 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公元971年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经]]》,雕版13万块,花费12年。至今中国仍保存着大约700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 传承流派 古代雕版印刷图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对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清末至民国期间,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够传承与延续下来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最后是家刻,他们以家族传承或拜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清末以后,这种传承方式也走向衰败。 清代以来这一带雕版艺人众多,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扬帮”领头人。1958年,陈正春受聘于扬州古旧书店,并参与建社 == 基本简介 ==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 史料记载 == 《白氏长庆集》 唐朝时候,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825年1月2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扬州与越州一带,有人把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或换做茶酒。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旧唐书》 《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835年)12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 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 《家训》 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 唐代刻印的《金刚经》 唐朝刻印的书籍,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咸通九年是公元86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甘肃省墩煌东南有坐鸣沙山,早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纸卷,其中有相当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 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图画也是雕刻在一块整版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 印刷术的错误理解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北宋《大藏经》 到了宋朝时候,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已知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珍视。 板材划分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么,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 价值形态 ==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工艺;它为后来的开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它的实施对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即造纸术和印刷术与它直接相关,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 相关专家介绍,在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剪纸、漆器、评话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但雕版印刷术则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甚至传及海外。作为一种民族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传承现状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6年,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经申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扬州藏有近30万片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籍,成为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加工基地。 随着现代[9]印刷技术的兴起,雕版印刷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陈义时等向有关部门建议,创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已经退休回家的老艺人重新召集起来,招一批有志于雕版印刷的学员,传授技艺。 技艺复活 扬州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雕版印刷场所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表示,经过近6年的前期工作,失传近千年的宋朝毕升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在扬州成功复活,该社已成功研制出全本泥活字《梦溪笔谈》。 宋朝毕升发明出“薄如钱唇、细如蛛丝”的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因为对原料、手工雕刻技术和印刷的要求太高,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现代也没有发现毕升泥活字的模具。清朝中期,安徽泾县秀才翟泾生花了30年时间,研制成功“泥字范”,即先刻成“木活字”,再制成泥“字模”,在当时印制了为数不多的书籍。但严格地讲,“泥字范”与“泥活字”尚有差距,“泥字范”没有形成直接在特制泥块上雕刻“反字”的技艺,宋朝毕升的“绝技”一直没有恢复。 现代发展 从2000年起,广陵古籍刻印社开始酝酿制作泥活字,着手相关前期工作。经过多次试验,选定扬州蜀冈之上粘性和湿度都比较适中的黄土作为“泥活字”的用土,经过筛细、过滤等工序后,光“锤炼”(即反复手工拍打、揉捏)就得花上一年时间。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在泥块上进行手工“反字”雕刻,这种雕刻的难度比在木块上雕刻“正字”明显增大,此次泥活字《梦溪笔谈》就是工艺师们精心雕刻成功的。除了雕刻的难度外,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克服了泥活字印刷的难度,复活了在砚墨里添加骨胶的印刷技艺。 2005年10月,对外试开放。被誉为清代扬州雕版印刷极盛时期标志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回到扬州与世人见面。 出现于唐朝中期的业,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规模和质量都前所未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从校补、缮写到雕版、印刷、装帧,无不精益求精,是扬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扬州图书馆、扬州古籍书店等处保存的都是《全唐诗》后印本,而此次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一套共120本,弥补了这一缺憾。 2005年7月12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将采用“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上门学艺”的开放式传承方式,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出席挂牌仪式。 据了解,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通过“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爱好者自行上门学艺”3种方式实现这项技艺的开放式传承,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首先就是传统的“师带徒”。传习所拥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义时,3位市级工艺大师,10多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面向社会招收9名实习学徒,一年后还将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可转正或继续深造。 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由广陵古籍刻印社与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商务学校联合创办,并作为雕版印刷技艺实习基地,定向培养学生。只要是对雕版印刷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可以前往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进行学习,大师们将毫无保留地传授雕版印刷技艺。 设立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以及此前设立的扬州清曲传习所等传承单位,已经迈出了对这些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摆脱发展困境,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影响 “传统技艺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扬州的一张历史名片。”一位专家表示,建立传习所,能让这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但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优秀民族工艺过程中,要进行创新,在延续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和原有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为之注入更多更好的现代元素和活力,使之更能展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更能适应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 工作原理 ==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的时期。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1944年,发现于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时期开始印制大部儒家书籍冯道始印“五经”。以后,经典皆为版刻本。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杨柳青版画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将几种不同的色料,同时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印出彩色印张,这种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会子”(当时发行的纸币)。单版复色印刷色料容易混杂渗透,而且色块界限分明,显得呆板。人们在实际探索中,发现了分板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所刻的《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设立经厂,永乐的北藏,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厂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龙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 相关内容 == 敦煌藏经洞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内藏大量唐五代的文献,除有大量的写本外,也有不少印刷品,从而使人们能看到当时印刷品的风貌。藏经洞发现后,先后有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来到这里,盗走了大量珍贵文献,其中印刷品几乎全部被外国人盗走,国人无不痛心。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率考察队来到敦煌,盗走了大量文献,其中就有著名的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件现藏伦敦大英图书馆,这是印刷史上十分珍贵的一件印刷品。它为卷轴装,前有刻工精美的插图。后有刻印年代和施印者姓名,文字雕刻娴熟精美,印刷墨色均匀而厚重。一般认为它是印刷术发展到很高水平的产品。从落款可知,其刻印年代为唐咸通九年(868年),为王玠出资施印。该经全长5.25米,由7张印纸连接而成卷装,每张纸高26.67厘米,宽75厘米。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印刷品中,还有乾符四年(877年)历书和中和二年(882年)的历书,以及字书《大唐刊谬补缺切韵》。藏经洞的印刷品。约有几十件,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印刷,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不但刻印精良,而且品种齐全。 五代发展时期 五代十国只有53年,朝代更迭频繁,各地割据,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但在印刷方面,并未受很大的影响,而是在唐代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证明了胡应麟关于雕本“扩于五代”的论断。五代印刷中,最为著名的是冯道(882—954年)主持刻印儒家的《九经》,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也是历史上由政府主管的第一次大规模儒家经典的刻印。这次刻印工程是在国子监进行,也称监本《九经》,它开创了国子监印书的历史。这对以后历代国子监印书有很大的影响。五代时。另一项印刷工程是驻守于甘肃西部一带的军事首领曹元忠(905—980年)主持的刻印佛像、佛经。曹元忠所印的佛经、佛像早已失传。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后,这些印刷品才大白于天下。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盗走文物五千件,其中就有曹元忠主持刻印的《观音菩萨像》(5件),《[[大圣毗沙门天王像]]》(11件),《[[文殊师利菩萨像]]》(11件),《阿弥陀菩萨像》(5件),《地藏菩萨像》等。在1907年斯坦因的盗品中,也有同样的印品。这些佛像印品,多为上图下文的单页。大都有刻印者、刻印年代,有的还有刻工姓名。例如在《[[观世音菩萨像]]》下部就刻有“弟子归义军节度、瓜沙州观察;曹元忠雕此印板。奉为城隍安泰、阖郡康宁;东西之游路开通;时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丁未岁七月十五月记。匠人雷延美”。曹元忠刻印的《金刚经》为折装,也有刻工雷延美的姓名。其刻印年代为天福十五年(949年)。雷延美是我们现知最早的刻版工匠。曹元忠组织刻印的一批佛像、佛经有两件刻有他的姓名。其他的五代敦煌印刷品大概也是由他和他的弟子所刻印,刻印都达到很高水平。五代时,由私人出资进行印刷活动的以蜀相毋昭裔(902—967年)最为著名,也可称为历史上第一个私家刻印书籍者。据《宋史》记载,毋昭裔印的书有《文选》、《初学记》和《[[白氏六帖]]》等。这些书都是自己出资刻印的。五代时,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经济文化十分繁荣。以吴越国王(929—988年)为首的统治者,虔诚信奉佛教。刻印了较多的佛经。1917年浙江湖州天宁寺塔发现一件佛经印刷品《宝箧印经》,高7.5厘米,长60厘米,每行8—9字,卷首有图像,图像前印有:“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在宝塔内供养。显德三年丙辰岁记”等文字,可知为公元956年所印。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塌,在塔砖孔中发了另一件吴越国印佛经《宝箧印陀罗尼经》,框高5.7厘米,长205.8厘米,每行10—11字,图前印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乙亥年为975年,已为宋开宝八年,但宋的统治还未达及吴越。鲁迅的《论雷峰塔倒掉》一文,记述了这件事。当时人们为了寻找印经,几乎将塔砖全砸碎了。1971年于浙江绍兴涂金舍利塔中发现另一件吴越国印的《[[宝箧印陀罗尼经]]》,当时置于10厘米长的竹筒内,其刻印年代为“乙丑”年,即965年。除了发现的上述几件印刷品外,据记载,当时杭州的灵隐寺高僧延寿(904—975年)也印过十多种佛经和佛像,总数达40万份。首府设于江宁(南京)的南唐,据史载也印了很多书,著名的有刘知几(661—221年)的《史通》和徐陵(507—583)所编的《玉台新咏》。 两宋成熟时期 继五代之后,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在这一时期。印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印书量大增,印书品种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在印刷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印刷的成熟鼎盛期。 宋代翻开了印刷史上辉煌一页。印刷术经过唐、五代几百年的发展,技术已日臻成熟,进入宋代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提倡,印刷业大兴,揭开了印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宋版书流传到今者已为数不多。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之称。因为宋版书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校勘精细。刻印精良,纸墨上乘。这都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印刷技艺。 == 帝王重视 == 宋代以文治国,几代帝王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宋代建国不久,就组织编写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部大型丛书,共计2500卷。随后又编写了《[[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大型史书,并在国子监刻印了《说文解字》、《十三经》、《十七史》等大型丛书。宋代民间印刷业的兴盛,开创了书籍作为商品广泛流通。在印刷史和版本学上分别将私人刻本称为家刻本、家塾本、坊刻本、书棚本等。家刻本多为文人及大户人家刻印自己或祖上所著书籍,也刻印自己认为珍贵的书。这类刻本多为赠送或低价出售,不以营利为主。例如,诗人陆游之子多次刻印其父的诗集,以赠亲友。在民间印刷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书坊刻书。宋代的书坊类似于现代的出版社,它集编书、印书、卖书为一体。它的特点是以营利为目的,由于有着市场的竞争,也很重视质量。宋代民间书坊印刷最为著名的有河南开封、福建建阳、浙江杭州、四川眉山以及江西等地。在唐、五代时期,佛教印刷品所占的比例很大,到了宋代。则以“经、史、子、集”四大类书为主体。印量及品种都大大超过佛经。但与前代相比,佛经的印量、规模等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史载,仅佛经总集《大藏经》就有六次刻印。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雕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