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穆玫瑰之歌旦诗歌) 的原始碼
←
(穆玫瑰之歌旦诗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B97e21a438ac4d0eb2eef8d12384cdd9.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5/b97e21a438ac4d0eb2eef8d12384cdd9.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33785668_222496 图片来自于搜狐网]]] ==作品原文== 作者:穆旦 1、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 我已经疲倦了,我要去寻找异方的梦。 那儿有碧绿的大野,有成熟的果子,有晴朗的天空, 大野里永远散发着日炙的气息,使季节滋长, 那时候我得以自由,我要在蔚蓝的天空下酣睡。 谁说这儿是真实的?你带我在你的梳妆室里旋转, 告诉我这一样是爱情,这一样是希望,这一样是悲伤, 无尽的涡流飘荡你,你让我躺在你的胸怀, 当黄昏溶进了夜雾,吞蚀的黑影悄悄地爬来。 O让我离去,既然这儿一切都是枉然, 我要去寻找异方的梦,我要走出凡是落絮飞扬的地方, 因为我的心里常常下着初春的梅雨,现在就要放晴, 在云雾的裂纹里,我看见了一片腾起的,像梦。 2、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他躲在真空里 什么都显然褪色了,一切是病恹而虚空, 朵朵盛开的大理石似的百合,伸在土壤的欲望里颤抖, 土壤的欲望是裸露而赤红的,但它已是我们的仇敌, 当生命化作了轻风,而风丝在百合忧郁的芬芳上飘流。 自然我可以跟着她走,走进一座诡秘的迷宫, 在那里像一头吐丝的蚕,抽出青春的汁液来团团地自缚; 散步,谈电影,吃馆子,组织体面的家庭,请来最懂礼貌的朋友茶会, 然而我是期待着野性的呼喊,我蜷伏在无尽的乡愁里过活。 而溽暑是这么快地逝去了,那喷着浓烟和密雨的季候; 而我已经渐渐老了,你可以看见我整日整夜地围着炉火, 梦昧似的喃喃着,像孤立在浪潮里的一块石头, 当我想着回忆将是一片空白,对着炉火,感不到一点温热。 3、新鲜的空气透进来了,他会健康起来吗 在昆明湖畔我闲踱着,昆明湖的水色澄碧而温暖, 莺燕在激动地歌唱,一片新绿从大地的旧根里熊熊燃烧, 播种的季节——观念的突变——然而我们的爱情是太古老了, 一次颓废列车,沿着细碎之死的温柔,无限生之尝试的苦恼。 我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 没有气流的激变,没有山海的倒转,人在单调疲倦中死去。 突进!因为我看见一片新绿从大地的旧根里熊熊燃烧, 我要赶到车站搭一九四○年的车开向最炽热的熔炉里。 虽然我还没有为饥寒,残酷,绝望,鞭打出过信仰来, 没有热烈地喊过同志,没有流过同情泪,没有闻过血腥, 然而我有过多的无法表现的情感,一颗充满熔岩的心 期待深沉明晰的固定。一颗冬日的种子期待着新生。 1940年3月 ==作者简介==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铮,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成员之一,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01/c404064-30604363.html 穆旦的“黑夜”:历史对位与将来之神]</ref> [[穆旦]]6岁即发表习作,青年开始诗歌创作,之后一直寄情于现代诗,联大毕业后,曾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国外深造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穆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9岁。<ref>[http://www.tsinghua.org.cn/xxfb/xxfbAction.do?ms=ViewFbxxDetail_detail0&xxid=12552643&lmid=4000359 穆旦百年 用诗歌照亮世界]</ref>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 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着,并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ref>[https://www.sohu.com/a/290536874_661695 寻找穆旦]</ref> 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袁可嘉]]回忆了现代文学史上现代化新诗潮的由来和发展,认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诗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实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语言艺术‘现代化’的问题上,他比谁都做得彻底”。不过袁又指出,这样的“彻底性”难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诗作中带来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涩,使他的作品到今天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赏,是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ref>[https://www.sohu.com/a/333785668_222496 穆旦与萧珊 | 张新颖《九个人》]</ref> [[王佐良]]认为“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王佐良还谈到了穆旦晚年的诗作,认为诗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无可企及]]的诗才。他认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ref>[https://www.sohu.com/a/115903244_113042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 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 思享 ]</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穆玫瑰之歌旦诗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