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102.2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野望》唐朝·杜甫 的原始碼
←
.《野望》唐朝·杜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野望》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野望》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1bcf61c4267e11013e8cd04a0876.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MzNTM5Ng==.html? 圖片來自 杜甫出身&童年趣事插画]</small> |}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c14aa77a50e5.aspx 野望 古诗文网] </ref>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这首诗由景入题,忧时忧国,语言淳朴,感情深沉。 作品名称 野望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⑴,南浦清江万里桥⑵。 海内风尘诸弟隔⑶,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⑷,未有涓埃答圣朝⑸。 跨马出郊时极目⑹,不堪人事日萧条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极目:极目远望。 ⑺日:一作“自”。 ==白话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流寓成都时。其时诗人已经五十岁,孤身流落天涯,与家中亲人难通音信,而中原的战乱尚未平息,更有吐蕃侵扰边地,故他郊游野外,有感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又自伤年迈多病、无能为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返回「
.《野望》唐朝·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