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93.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1980年纪事(许卫国) 的原始碼
←
1980年纪事(许卫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1980年纪事'''<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959776/pexels-photo-18959776.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1980年纪事》'''是[[中国]]当代作家许卫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1980年纪事=== [[春天]],我们的大队书记还在坚信三年前的社论、[[文件]]、[[领导]]讲话,一如既往地按时带着各生产队队长到各生产队检查作物生长[[情况]],然后,开会[[总结]],各[[生产]]队做经验[[介绍]]或表态发言。晚饭时分,会议结束,去五里外的青阳街东风饭店集中。 形势来的突然,有点像山洪,更像地震,几十年的习惯被震的支离破碎,铁打一样的生产制度、规定、纲领、决议一夜之间锈迹斑斑,纷纷脱落。地分了,队屋拆分了,队里的牛也分了,给生产队放了二十多年猪的老十八,失业了,虽然他不辩东西南北,还声泪俱下地要去北京告状。队长不敲钟了,大队书记也不大衣一披,走动串西了,他们精神状态顿时像干旱的庄稼,唯有“是官强于民”的信条,[[依然]]是他们返青的信心和雨露。没脑子的人完全可以以为是蒋介石回来了。事实上蒋介石是回不来了。这场“地震”无非还是共产党所掌控的,或默许的,甚至是暗示的,只不过是从下而上的一次改革而已。邓小平在北京满面红光,是很[[开心]]的。他不认为这是倒退,也不是犯上作乱,而是为中国的未来冲出了一条活路。若看当时民意,这种做法是对的。 这一年,我从村小调到公社中心校,地位变了,我教书育人的心没变;环境变了,我感觉明显。中心校有大门,有墙头,师生进出只有一个大门,墙头名副其实——是“墙”——且超过“头”。三排几十间瓦房,窗户有玻璃,房子虽然高低有异,有红砖也有青砖,这是时代变迁的缩影,而它们围在墙头里面,更显其幽深感,历史感,神秘感和庄严感,下湖的农民从墙外走过,总要朝里面张望,女老师讲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小学生鹦鹉学舌,或诵或歌,总是那么提神、悦耳。我原来的村小像我在德国看到的一些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门卫,人们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到达教室,所不同的是,我这村小比德国的大学更优越,这里调皮的孩子可以从窗户自由进出教室。比如迟到了;如果想早退了,趁老师朝黑板上写字工夫,便稍纵即逝。 现在我早上从小高庄家里走到学校,中饭在学校吃,晚上放学还是走回家,我们每天来回要跑40多华里,一路上行人,田野,庄稼,树木,河流,芦苇,桥涵,堤坝,牛羊,流云,早霞,夕阳……像一部永不重复且跌宕起伏的诗书,看着看着就到家了,天冷了 下雨了,就住在学校,大自然的诗画变成纸质人为的书本,行走乡路变为斜靠床头,舒适惬意,高下立见。时间久了,就连风和日丽时也不想动了。我承认,很多的开始,总是饶有兴致的。 学校有食堂,一个三十来岁,瘦高精干,咖啡脸色的工友,因咖啡脸色像年过半百。他身兼司务长,会计,炊事员,挑水工,一边烧锅,一边炒菜,一边算账,几个没有随身家眷的老师在此代饭,那饭菜放在今天都是减肥瘦身的灵丹妙药,会令当今油腻满身的富人感动。实际上,清贫寡淡的日子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那时我们最有进取心,轻度的饥饿,使我们精神状态十分昂扬,一块肥肉就把幸福感提到很高位置。现在我的感受是:奋斗可以获得幸福,一幸福就不想奋斗。那时上级来人也在此就餐,添了些鱼肉和豆制品,校长单独陪他们。偶有结余,我们可以免费收拾残羹剩汤,仅此,我都认为是尊师重教了。工友对我不错,有一次上级来人剩了一瓶酒,给我畅饮,我如饥似渴,一饮而尽去上课。一下午都是魔幻现实主义。 有个北乡教师,大男人却是老婆婆相,发声也女里女气,在当时教师中那么白白胖胖,红颜玉润也是十分罕见的,他怒火万丈时也像在笑,连一年级小学生也管不住,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气氛。五十来岁时,校长只好安排他做那工友助理,有一次他去买菜,手上沾点荤腥,半路上就在沟边洗手,洗手罢,扬长而去。工友问菜呢?他也六神无主,说,菜呢?!待他匆匆回去寻找,早被有识之士拎走。他含泪给校长写了一份认识很高的检讨,痛批自己小资产阶级思想。 九月份,县文教局里来几个看上很神秘又春风得意的人士听课,有的老师都吓要哭了,有的心律不齐,最后拉我充数,此时,我已文学青年,课是古诗二首,那些神秘的人听完课后,对我评头论足,指点教导,也不乏溢美之词。数年以后,我“名声大噪”,那几位还是几十年如一日,以不变应万变,他们和我熟悉后,谈起那听课事都摸着后脑,一笑了之 。 现在我喜欢一人办公,而那时全校老师都在一个办公室,有说有笑,这并不影响备课改作业,似乎效率还高。独立办公的教育助理、会计时常会被这边欢声笑语吸引。加入。办公室进门的山墙下有脚踏风琴一台(全公社仅有),老教师有的会弹几首老歌,令我们心动,不懂音乐的老师会在琴键上写上1234567,然后看着歌谱对号入座。我的耳朵好,只要会唱的歌就能在凤琴上弹出旋律来。居然让人称奇。后来我发现很多民间艺人基本都不识谱,都是凭感觉。特别是那些吹唢呐、笛子、拉二胡的盲艺人。 学期过半,教育助理把我带进他的办公室抄写教师考核材料,之后,又把教室中间过道两块黑板报交给我,集总编、编辑、作者、抄写和美工于一身,任务光荣且不感艰巨,开始很认真,也激动,粉笔字也大有长进,有时看不满意,写好了,擦了,再重写,乐此不疲。有的老师路过鼻子发出阴阳怪气的哼笑,有的则熟视无睹,有的当时夸赞,背地则对他人说,错别字好几个。英雄是孤独的,有“才”人也是孤家寡人,如此冷落自己,也冷落了同事。不久,渐渐觉得兴味不足,后来,我就退居二线,安排几个高年级学生干,他们受宠若惊且无虞。我当顾问了,把鹤脖子缩回到鸡头以下,结果你好我好大家好。 天凉了,想起在高中时洗过凉水澡,决意恢复,一是对身体确有好处,二是标新立异。那时没有网红,但可以成为“口红”。这与我开始写诗有关,也与同龄人都抱着孩子去老丈人家回报战果有关。这时,对于我,浇凉水不是冷静清醒,而是火上浇油。人生十字路口,不甘寂寞就要搞点动静。反常规,走极端动静最大,“口红”也快。霜已降,一个已婚已育的女教师早上起来,推门带眼看见井边有一人穿夏季最简衣装,把井水从头往下浇,便妈呀一声关门,浑身颤抖。平静之后,见是我,且已进入寝室,方才复出。她的出现,对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的鼓励,她是不遗余力的传媒——男人在外工作很少回来,因此,话特别多。结冰了,下雪了,早上,我还是坚持在井边洗凉水澡,雪深了就到雪地里打滚装死,吓得路人疾行,奔走相告——那里有个愣子(精神病)。 年底,学校又派我去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体育]],一个月回来当体育教师,来自全县中心校几十人,系统学习队列、篮球、田径、体操等[[基本]]技能和[[常识]]。其中一女引起我的痴迷,嬉皮笑脸的我顿时自尊自爱起来,最终事关复杂,沉湎也无济于事,过了一段[[时间]]渐渐云开雾散,便去寻找新的亮点。美丽总是愁人的(抄袭沈从文《女难》)。但!谁不喜欢美丽? 期终考试刚结束,学校已现冷清[[安静]];放了寒假,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夜里校园居然像一片坟地阴森恐怖。附近小孩藏猫猫也不敢贸然翻墙进入。似乎每一个窗户里面[[好像]]都有鬼在眨眼,鬼影晃动。 不久,我离开这所学校,又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1981将如何度过?<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9734495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许卫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凤凰智库专家组成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1980年纪事(许卫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