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209.1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B-26轰炸机 的原始碼
←
B-26轰炸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B-26轰炸机.jpeg|有框|右|<big>B-26轰炸机</big>[http://www.nbclub.net/discuz/attachments/forumid_44/shzj008_OdHm1WwxpL7t.jpg 原图链接][http://www.nbclub.net/discuz/thread-15681-1-1.html 来自 NBCLUB笔记本电脑俱乐部 的图片]]] '''B-26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伦·L·马丁公司]]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研发的双发中型[[轰炸机]],官方绰号“掠夺者”<ref>[https://www.sohu.com/a/154652062_600545 二战中美国最受争议的轰炸机——B26掠夺者 ],搜狐,2017-07-05 </ref>。 由于高翼载带来的高起降速度以及人员缺乏经验,B-26在服役初期事故率居高不下,为其招来 “寡妇制造者”的恶名。随着改进[[设计]]和加强训练,B-26的损失率逐渐降低,至1944年,甚至成为美国陆航损失率最低的轰炸机。B-26在[[地中海]]和[[欧洲]]战场表现出色,和B-25一起构成美国战术轰炸的中坚力量。从1941年2月到1945年3月,B-26各型号共生产5,288架。 ==设计与发展== 1939年3月,[[美国]][[陆军航空兵]]颁布39-640号需求书,征求一款双发中型轰炸机,最高时速300英里(483千米),最大航程2,000英里(3,218千米),载弹量3,000磅(1,360千克)。同年7月5日,马丁公司提交了由设计师佩顿·M·麦格鲁德牵头设计的179方案,并顺利赢得201架飞机的订单,军方编号B-26。同时,北美公司的NA-62方案也过审投产,即[[B-25轰炸机]]。整个B-26从立案到实用化耗时仅不到两年。 B-26是一款上单翼、半硬壳结构的轰炸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机身截面为圆形。机组共七人:投弹手位于机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并排坐于机头,领航员和无线电操作员位于之后,机身中部和尾部各一名机枪手。B-26拥有当时较为强大的自卫火力:机头有一挺7.62毫米活动机枪,由投弹手操纵;机尾一挺7.62毫米活动机枪;机背中后部设有一座可360度旋转的[[炮塔]],装有两挺12.7毫米机枪,这是美国轰炸机首次采用动力炮塔。 B-26在机身中部串列设有两个弹舱,最大载弹量可达4,800磅(2,177千克)。两台普惠R-2800双黄蜂引擎以吊舱安装于翼下,配有二阶机械增压器和四叶螺旋桨。为达到军方要求的高速,上反角1.3度的[[机翼]]翼展仅19.81米,使其翼载荷高达259千克/平方米,超过了当时美国陆航的任何一款[[飞机]]。虽然早期的风洞模型为了气动控制采用了双垂尾,但生产型的B-26仍然使用单垂尾,以保证尾炮手的良好视野。 1940年11月25日,B-26成功首飞。在113小时的测试中,B-26的性能满足了军方所有要求<ref>[https://www.sohu.com/a/403087052_730061 B-26“掠夺者”轰炸机,从北非到德国的壮举,在高射炮火中穿梭 ],搜狐,2020-06-20</ref>。1941年2月22日,首批四架B-26进入美国陆军航空兵现役,列装第22轰炸机(中型)大队。 ==视频== ===<center>B-26轰炸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实震撼的轰炸场面,让人心头一震</center> <center>{{#iDisplay:b0871oat3lp|560|390|qq}}</center> <center>实拍美国最强隐身轰炸机B2模拟轰炸</center> <center>{{#iDisplay:g0500rs86ed|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B-26轰炸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