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提供曲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提供曲线'''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ref>[ht…”)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9/bc06cc72b21b4af9ba57236935ba3d46.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125798134_48174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提供曲线'''是中国专有名词。
 
'''提供曲线'''是中国专有名词。

於 2024年5月20日 (一) 07:36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提供曲線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提供曲線(offer curve)又譯作供應條件曲線,也稱相互需求曲線,是由馬歇爾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個國家為了進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須向其他國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線即對應某一進口量願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軌跡。兩個國家的提供曲線的交匯點所決定的價格,就是國際商品交換價格(交換比率)。

提供曲線反映的是一國為了進口其某一數量的商品而願意出口的商品數量。提供曲線包含了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相對價格水平下所願意進口和出口的商品數量。曲線本身是由一個國家的供給(出口)、需求(進口)曲線合成的。

提供曲線的繪製

提供曲線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對價格下,一個國家為了換得一定量的Y(或X)商品所願意提供的X(或Y)商品的量。這些進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國的需求量和供給條件(即生產可能性)所決定的。因而提供曲線既可以看作供給曲線,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線。作為供給曲線,它表明在不同貿易條件下,一國願意提供的出口產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對價格上升,該國就會增加出口品的供給;作為需求曲線,它表明在不同的貿易條件下,這個國家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量,如果進口產品相對價格下降,該國就會增加對這種產品的進口。於是,國際貿易中供給和需求兩個因素就結合在提供曲線中,因而可以用提供曲線來分析國際的均衡。

提供曲線與相互需求理論的關係

提供曲線是將幾何數學運用到國際貿易的理論分析中,並對相互需求理論做了進一步分析,是馬歇爾對穆勒相互需求原理的進一步發展。二者解釋的都是國際交換比例(國際交換價格)的決定問題。

1、相互需求理論認為商品的國際交換比率就是由兩國相互的需求來決定,並且將確定在雙方各自對對方產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提供曲線表明在不同的相對價格下,該國願意以多少產品換取多少產品。因此兩國的提供曲線交點就是國際交換比率。

2、根據相互需求理論的結論,國際間商品交換的比例越遠離於本國國內交換的比例,對本國越有利,該國從貿易中分得的貿易利益就越多。所以一國提供曲線的形狀總是向遠離本國國內交換比價線的方向彎曲。

相互需求理論:

20世紀30年代以前,廉價學派曾提出了相互需求論,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此基礎上,對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進行了補充和發展,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論。穆勒認為,商品的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雙方的力量共同來決定的,市場價格也隨之自行調整,以達到供求平衡。因此,商品的國際交換比率取決於兩國的相互需求,並且雙方各自對對方產品的需求還要達到相等的水平。這便稱為「相互需求原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