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预期收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预期收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11228/4d3409efd0bd4bfa8d13ae77e0df991c.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12320794_12110831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预期收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预期收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於 2024年5月20日 (一) 23:34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預期收入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預期收入是現期收入的對稱,指預計未來一定時期可以取得的收入。

預期收入和現期收入的聯繫

現期收入是現實的收入,預期收入則是現念形態的收入。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前,居民收入渠道單一,職工工資多年不變,預期收入也基本不變。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收入增長頻率加快,收入渠道增多,觀念形態上的預期收入也變動不居。居民個人和家庭在安排當前與未來消費需要和開支計劃時,不僅以現期收入為依據,也預計到未來可能取得的收入數量。預期收入是激發人們勤奮勞動,增加社會財富和開闢新財源的動力之一,它可以通過消費信貸轉化為現期收入,影響到當前消費和未來消費。在經濟計劃工作中,預測未來消費品的可供量,以及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時,應把居民的預期收入作為重要參數。

預期收入理論

預期收入理論指稱現代銀行承作多种放款,且借款人以分期付款方式償還貸款也相當普遍,故銀行以借款人未來收入為基礎而估算其還債計劃,並據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結構,便能維持銀行的流動性。

預期收入理論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由美國經濟學家普魯克諾於1949年在《定期存款及銀行流動性理論》一書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取決於借款人的預期收入,而不是貸款的期限長短。借款人的預期收入有保障,期限較長的貸款可以安全收回,借款人的預期收入不穩定,期限短的貸款也會喪失流動性。因此預期收入理論強調的是貸款償還與借款人未來預期收入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貸款的期限與貸款流動性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