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庭理财十三课」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家庭理财十三课'''》,马永谙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3196094/ff4b26020d0c2bb9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book.kongfz.com/476106/6976297163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家庭理财十三课'''》,马永谙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家庭理财十三课'''》,马永谙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於 2024年5月18日 (六) 18:53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家庭理財十三課》,馬永諳 著,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等收入家庭的立場出發,以客戶立場、個性化定製、伴隨式服務為主線,以國內早的智能投顧機構理財魔方的業務與資產配置模式作為案例,明確了理財機構的使命與職責,闡述理財活動的基本理念,指明理財服務的核心要素與流程,介紹資產配置與資產選擇的方法,明晰理財過程中適用的服務模式,強調技術因素在理財服務的作用,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廣大理財從業者提供家庭理財的從業指引,同時為中產家庭指明專業化理財的體系與底層邏輯。

作者介紹

馬永諳,國內家智能投顧平台理財魔方創始合伙人。經濟學碩士,17年證券從業經驗。研究專家。國內早的評級體系銀河證券評價系統的創建人。參與創立國內家MOM私募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任總裁,參與設計和管理中國支MOM和FOF私募。曾任銀河證券研究總監、民生證券副所長。

目錄

序言/1

前言我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做這些?/1

部分客戶立場課「危險」的中產家庭/

一、「平成流浪漢」與階層下流/

二、「平成流浪漢」的悲劇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三、財富結構失衡,財務現狀並不樂觀/

四、兩端擠壓,未來堪憂/第二課合理理財,賺到該賺到的錢/

一、在理財里,你比別人多出來的是什麼?/

二、真正的資源,是我們人人都具備但卻並不在意的東西/

三、運用自己的資源,賺到該賺到的錢/

第二部分個性化定製第三課規劃好資產的核心與「」/

一、了解家庭中的無目標理財與有目標理財/

二、無目標理財是家庭理財的核心/

三、有目標理財是家庭理財的「」/第四課如何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一、什麼是風險?/

二、如何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第五課有目標理財如何規劃?/

一、中產家庭建立有目標理財的必要性/

二、類有目標理財——與人生目標掛鈎的心理賬戶/

三、第二類有目標理財——大致知道期限,但不知道具體用途/第六課什麼是資產配置?/

一、資產配置的介紹/

二、經典的資產配置方法/

三、理財魔方的主動全天候策略/

四、附文/第七課如何選擇靠譜的資產?/

一、合理的資產需要正規的生產、銷售機構/

二、以理財魔方為例,如何確認一個理財機構的合法性?/第八課公募——中產家庭理財品種/

一、了解公募/

二、如何選擇公募?/第九課保險——家庭財富的「安全繩」/

一、補充保險的必要性/

二、什麼是好的保險規劃服務?/第十課為什麼理財需要「定製」?/

一、理財的過程和治病很相似/

二、投資顧問相當於一個「理財醫院」/

三、定製:良好的理財服務必須滿足的條件/

第三部分伴隨式服務第十一課信任感是理財服務成功的基礎/

一、對市場的信任感/

二、對理財機構的信任感/

三、信任的建立與維護/第十二課持續的伴隨式服務是理財成功的關鍵/

一、理財中情緒管理的價值/

二、情緒的外在表現與影響/

三、如何引導投資者回歸理性?/

四、市場變動過程中理財魔方的伴隨式服務內容/

五、附文/第十三課人工智能技術是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理財服務的

重要手段/

一、高質量理財服務門檻高且稀缺/

二、人工智能技術把個性化服務與低價格成本完美結合/

三、人工智能技術在理財服務中的應用——以理財魔方為例/

四、附文/

後記在這樣一個歡笑的時刻,讓我們談談理想!/

參考文獻

  1.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2.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