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 行 5:
 
|}
 
|}
  
'''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教学设施齐全,仪器装备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新建成的高档次多媒体微机室、校园网已联接国际互联网,实现了微机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大跨越。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均有显著提高。
+
'''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教学设施齐全,[[ 仪器]] 装备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新建成的高档次多媒体微机室、校园网已联接国际互联网,实现了微机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大跨越。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 社会效益]] 均有显著提高。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西二路于共青团西路北200米路东
+
 西二路于[[ 共青团]] 西路北200米路东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该校是一所区属国办普通中学、市级规范化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400余人,在职教职工104人。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健全,教师队伍结构良好,高、中级职称3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人数占52%,70%以上的教师具有计算机初级合格证书,35岁以下教师占73%。拥有6名省优质课获奖教师、3名区名教师、3名区学科带头人、4名市、区级教学能手。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教改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划性、主动性和协调性,德育工作还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学<ref>[https://www.sohu.com/a/385927920_120608960 环境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搜狐,2020-04-06</ref>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
 该校是一所区属国办普通中学、市级规范化学校。现有[[ 初中]] 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400余人,在职教职工104人。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健全,教师队伍结构良好,高、中级职称3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人数占52%,70%以上的教师具有计算机初级合格证书,35岁以下教师占73%。拥有6名省优质课获奖教师、3名区名教师、3名区学科带头人、4名市、区级教学能手。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教改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划性、主动性和协调性,德育工作还需加大力度,[[ 教育教学]]<ref>[https://www.sohu.com/a/385927920_120608960 环境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搜狐,2020-04-06</ref>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依据全区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规划,立足该校发展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本着积极、务实、开拓的原则制定本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把张店三中建成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校。
+
 依据全区教育[[ 事业]] “十五”发展规划,立足该校发展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本着积极、务实、开拓的原则制定本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把张店三中建成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校。
  
 为此,该校确定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该校的立校之本。该校将牢牢抓住这一根本,以质量求生存,在激烈而残酷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坚持以师为本、科研为兴师之本,以“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为基本思路,兴科研,强队伍,提质量;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高规格、多元化趋势,该校的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毕业生;未来五年,该校将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
+
 为此,该校确定了“[[ 质量]] 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该校的立校之本。该校将牢牢抓住这一根本,以质量求生存,在激烈而残酷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坚持以师为本、科研为兴师之本,以“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为基本思路,兴科研,强队伍,提质量;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高规格、多元化趋势,该校的[[ 教育]] 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毕业生;未来五年,该校将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
  
 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该校确立如下教学指导思想:
+
 为更好地指导[[ 教学]] 工作,该校确立如下教学指导思想:
  
 变课堂为学堂,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突出“学”字。
+
 变课堂为学堂,坚持[[ 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突出“学”字。
  
 
 变学会为会学,坚持在教学中不仅授“鱼”,更要授“渔”,突出“会”字。
 
 变学会为会学,坚持在教学中不仅授“鱼”,更要授“渔”,突出“会”字。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坚持让学生在读、想、说、做中学习,突出“动”字。
+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坚持让[[ 学生]] 在读、想、说、做中学习,突出“动”字。
  
 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ref>[https://www.sohu.com/a/131298599_133778 浅谈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ref>,坚持统一要求与个别辅导结合,突出“活”字。
+
 变一刀切为[[ 因材施教]]<ref>[https://www.sohu.com/a/131298599_133778 浅谈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ref>,坚持统一要求与个别辅导结合,突出“活”字。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按需设岗、竞争上岗、评聘分开、优教优酬”的用人机制,构建“必修+选修+活动”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该校特点的良好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初步把张店三中建成在市、区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一流名校。
+
 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努力和[[ 探索]] ,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按需设岗、[[ 竞争]] 上岗、评聘分开、优教优酬”的用人机制,构建“必修+选修+活动”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该校特点的良好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初步把张店三中建成在市、区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一流名校。
  
 
==办学规模==
 
==办学规模==
  
2001-2002年达到学校最大规模,即初中四个年级28 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教职工104人。2003年--2005年,办学规模有所缩小,教学班在26个左右,在校学生1400人左右,教职工96人。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与专业院校、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培训,开门办学,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使三中成为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中心。
+
2001-2002年达到学校最大规模,即初中四个年级28 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教职工104人。2003年--2005年,办学规模有所缩小,教学班在26个左右,在校学生1400人左右,教职工96人。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的基础上,逐步[[ 探索]] 与专业院校、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培训,开门办学,满足人民群众对[[ 教育]] 的不同要求,使三中成为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中心。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
  
 ⑴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
+
 ⑴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建立[[ 科学]] 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
  
 ⑵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励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以法治校,以情育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
 ⑵充实、完善各项规章[[ 制度]] ,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励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以法治校,以情育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⑶全面深化五制改革,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结构工资制落到实处。要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
 ⑶全面深化五制改革,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结构工资制落到实处。要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 改革]] ,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⑷通过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基本形成切合该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论。
+
 ⑷通过科学[[ 规划]] ,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基本形成切合该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论。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形成教师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健全奖惩机制,建立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
+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形成教师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健全奖惩机制,建立一支适应[[ 二十一世纪]] 教育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
  
 ⑴教师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能够担当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
 ⑴教师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能够担当实施[[ 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⑵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达到90%以上,部分学科中有少量研究生或接受研究生课程培训者。
 
 ⑵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达到90%以上,部分学科中有少量研究生或接受研究生课程培训者。
  
 ⑶专任教师通用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达标,30%以上的教师达到优秀级水平。全体专任教师能熟练操作投影仪、电视机、录像(音)机,4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中级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能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各种辅助教学的软件,通晓网络知识,自由地上网交流、获取信息,能借助校园网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
 ⑶专任教师通用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达标,30%以上的教师达到优秀级水平。全体专任教师能熟练操作投影仪、电视机、录像(音)机,4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中级计算机操作[[ 技能]] 的考核要求,能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各种辅助教学的软件,通晓网络知识,自由地上网交流、获取信息,能借助校园网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⑷教师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理论修养,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70% 的教师能出示区级以上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涌现5-8名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
 ⑷教师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理论修养,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能[[ 创造]] 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70% 的教师能出示区级以上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涌现5-8名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⑸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象,在学校统筹规划下,承担相应的教育科研任务,每年都有1-2项科研成果,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
 ⑸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象,在学校统筹规划下,承担相应的教育科研任务,每年都有1-2项科研[[ 成果]] ,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⑴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该校“博学笃行、敬业乐群”的良好校风。
+
 ⑴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 工作]] 的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该校“博学笃行、敬业乐群”的良好校风。
  
 ⑵充实学校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教改工作力度,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承担3-4项国家、省级“十五”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任务,拿出科研成果。学校每年出版一本教师论文集,提高整体科研水平,争创科研教改先进学校。
+
 ⑵充实学校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教改工作力度,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承担3-4项国家、省级“十五”科研课题的实验和[[ 研究]] 任务,拿出科研成果。学校每年出版一本教师论文集,提高整体科研水平,争创科研教改先进学校。
  
 
 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方式,有效地调控和指导教学工作。
 
 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方式,有效地调控和指导教学工作。
  
 ⑷更新教育观念,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认真开好必修课、活动课,逐步开设选修课,探索开设研究性、实践性课程,构建该校“必修+选修+活动”的新型课程管理体系,努力探求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该校特点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⑷更新教育观念,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 改革]] 课程体系,认真开好必修课、活动课,逐步开设选修课,探索开设研究性、实践性课程,构建该校“必修+选修+活动”的新型课程管理体系,努力探求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该校特点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特色建设==
 
==特色建设==
  
 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立足学校实际,扬长避短,选准特色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三中艺体、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办学特色。
+
 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立足学校实际,扬长避短,选准特色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三中艺体、[[ 信息]] 教育或其它方面的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
  
2001-2005年,该校将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家校联系一体化,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该校整体办学条件居于全区乃至全市一流水准。
+
2001-2005年,该校将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家校联系一体化,营造高品位的[[ 校园文化]] ,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该校整体办学条件居于全区乃至全市一流水准。
  
 ⑴理化生实验设备、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设备及艺体、图书阅览设施设备均按一类标准配备,确保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
 ⑴理化生实验设备、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设备及艺体、图书阅览设施[[ 设备]] 均按一类标准配备,确保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⑵以现有校园网配套为重点,搞好信息媒体设备的装备,每个班级和功能教室均装备大屏幕彩电和微机,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微机。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自由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实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试验与国内外重点知名学校远程同步教学。开展家校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实验,使教育教学活动由校内向家庭、社会延伸,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化。
+
 ⑵以现有校园网配套为重点,搞好信息媒体设备的装备,每个班级和功能教室均装备大屏幕彩电和微机,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微机。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自由获取[[ 信息]] 、沟通交流,实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试验与国内外重点知名学校远程同步教学。开展家校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实验,使教育教学活动由校内向家庭、社会延伸,真正实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化。
  
 
 ⑶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坚持自主开发与统一购置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各个学科教学软件的装备,使各科教学软件系列化、网络化。
 
 ⑶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坚持自主开发与统一购置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各个学科教学软件的装备,使各科教学软件系列化、网络化。
  
 ⑷认真搞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高雅、浓厚的教育氛围。
+
 ⑷认真搞好校园的美化、[[ 绿化]] 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高雅、浓厚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26日 (日) 11:19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淄博市張店區第三中學教學設施齊全,儀器裝備均按省一類標準配備,新建成的高檔次多媒體微機室、校園網已聯接國際互聯網,實現了微機教學和電化教學的大跨越。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社會效益均有顯著提高。

地理位置

西二路於共青團西路北200米路東

基礎設施

該校是一所區屬國辦普通中學、市級規範化學校。現有初中教學班28個,在校學生1400餘人,在職教職工104人。學校黨、政、工領導班子健全,教師隊伍結構良好,高、中級職稱32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本科人數占52%,70%以上的教師具有計算機初級合格證書,35歲以下教師占73%。擁有6名省優質課獲獎教師、3名區名教師、3名區學科帶頭人、4名市、區級教學能手。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科研教改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待於進一步激發,管理工作還要加強計劃性、主動性和協調性,德育工作還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學[1]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所有這些,都需要在今後工作中改進和加強

指導思想

依據全區教育事業「十五」發展規劃,立足該校發展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本着積極、務實、開拓的原則制定本規劃,力爭通過五年的不懈努力,把張店三中建成能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要求的創新型學校。

為此,該校確定了「質量立校、科研興教、全面育人、創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該校的立校之本。該校將牢牢抓住這一根本,以質量求生存,在激烈而殘酷的教育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學校堅持以師為本、科研為興師之本,以「科研工作常規化、常規工作科研化」為基本思路,興科研,強隊伍,提質量;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高規格、多元化趨勢,該校的教育應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數量眾多的高素質畢業生;未來五年,該校將按「校有特色、師有特點、生有特長」的思路,創「規範+特色」學校、建「敬業+專長」師資、育「合格+特長」人才。

為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該校確立如下教學指導思想:

變課堂為學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突出「學」字。

變學會為會學,堅持在教學中不僅授「魚」,更要授「漁」,突出「會」字。

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堅持讓學生在讀、想、說、做中學習,突出「動」字。

變一刀切為因材施教[2],堅持統一要求與個別輔導結合,突出「活」字。

總體目標

遵循「質量立校、科研興教、全面育人、創建特色」的指導思想,通過五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職責分明、目標明確、調控及時、成效顯著」的目標管理體系,建立「按需設崗、競爭上崗、評聘分開、優教優酬」的用人機制,構建「必修+選修+活動」的課程體系,基本形成具有該校特點的良好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初步把張店三中建成在市、區有較大影響力、較高知名度的一流名校。

辦學規模

2001-2002年達到學校最大規模,即初中四個年級28 個教學班1500名學生,教職工104人。2003年--2005年,辦學規模有所縮小,教學班在26個左右,在校學生1400人左右,教職工96人。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教育任務的基礎上,逐步探索與專業院校、團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辦學、培訓,開門辦學,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使三中成為社區文化教育活動的中心。

學校管理

⑴進一步理順學校內部管理體系,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具有該校特色的崗位目標管理辦法。

⑵充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科學的考核、評價和獎勵等方面的管理規範,以法治校,以情育人,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⑶全面深化五制改革,真正把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制、結構工資制落到實處。要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部署和要求,積極穩妥地搞好學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

⑷通過科學規劃,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爭使學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飛躍,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各項管理工作走在全區前列,基本形成切合該校實際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論。

隊伍建設

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着眼點,以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為中心,以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形成教師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健全獎懲機制,建立一支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教學要求的新型教師隊伍。

⑴教師牢固樹立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能夠擔當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

⑵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達到90%以上,部分學科中有少量研究生或接受研究生課程培訓者。

⑶專任教師通用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達標,30%以上的教師達到優秀級水平。全體專任教師能熟練操作投影儀、電視機、錄像(音)機,45歲以下的教師達到中級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能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各種輔助教學的軟件,通曉網絡知識,自由地上網交流、獲取信息,能藉助校園網熟練地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

⑷教師有良好的知識素養、理論修養,有較為紮實的專業技能, 能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70% 的教師能出示區級以上的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湧現5-8名省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

⑸教師能根據學科特點、教育對象,在學校統籌規劃下,承擔相應的教育科研任務,每年都有1-2項科研成果,培養學者型專家型教師。

教育教學

⑴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充實德育內容,拓寬德育工作的途徑,構建全方位、立體的德育工作體系,形成該校「博學篤行、敬業樂群」的良好校風。

⑵充實學校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教改工作力度,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學校承擔3-4項國家、省級「十五」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任務,拿出科研成果。學校每年出版一本教師論文集,提高整體科研水平,爭創科研教改先進學校。

⑶完善教學管理體系,改進教學管理辦法,形成具有該校特色的教學管理方式,有效地調控和指導教學工作。

⑷更新教育觀念,在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改革課程體系,認真開好必修課、活動課,逐步開設選修課,探索開設研究性、實踐性課程,構建該校「必修+選修+活動」的新型課程管理體系,努力探求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初步探索出一條適合該校特點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特色建設

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立足學校實際,揚長避短,選准特色項目,採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三中藝體、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辦學特色。

辦學條件

2001-2005年,該校將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充分保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辦公無紙化、備課電子化、教學網絡化、家校聯繫一體化,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造良好教學環境,使該校整體辦學條件居於全區乃至全市一流水準。

⑴理化生實驗設備、語音室、微機室、電教室設備及藝體、圖書閱覽設施設備均按一類標準配備,確保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⑵以現有校園網配套為重點,搞好信息媒體設備的裝備,每個班級和功能教室均裝備大屏幕彩電和微機,力爭教師每人一台微機。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隨時隨地藉助網絡自由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實現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試驗與國內外重點知名學校遠程同步教學。開展家校一體化的網絡教學實驗,使教育教學活動由校內向家庭、社會延伸,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體化、網絡化。

⑶在注重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教學軟件建設。堅持自主開發與統一購置相結合的原則,搞好各個學科教學軟件的裝備,使各科教學軟件系列化、網絡化。

⑷認真搞好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並把這一工作與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營造高雅、濃厚的教育氛圍。

參考文獻

  1. 環境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搜狐,2020-04-06
  2. 淺談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