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ref>[https…”)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gd-hbimg.huaban.com/840ff1f92ba652328607378c40054f129fa6ed338211d-m1vWam_fw658webp width="280"></center>
 +
<small>[https://huaban.com/pins/5607922536 来自 花瓣网 的图片]</small>
 +
|}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ref>[https://m.sohu.com/a/164238679_498060 英美文学流派百科知识整理],2017-08-13,搜狐</ref>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ref>[https://m.sohu.com/a/164238679_498060 英美文学流派百科知识整理],2017-08-13,搜狐</ref>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2024年6月21日 (五) 08:49的最新版本

来自 花瓣网 的图片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1]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

宫词新秋女伴各相逢

中西方诗词差异

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2],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