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坎兒井開鑿技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11月17日 (日) 05:11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坎兒井開鑿技藝是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吐魯番市高昌區文化館獲得「坎兒井開鑿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坎兒井開鑿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吐魯番市高昌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相關諮詢

坎兒井為什麼能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9月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執行理事會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我國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聯合申報)、陝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

作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遺產」,坎兒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坎兒井是我國新疆古代勞動人民的獨特創造,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吐魯番。天山雪水流淌在坎兒井,滋潤着這片乾旱的土地,養育着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

一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曾經唱紅了大江南北,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但對於澆灌葡萄藤的坎兒井,許多人卻並不清楚。而對於吐魯番人民來說,坎兒井就是「生命之泉」,他們親切地稱其為「母親河」。

2000多年來,橫亘在戈壁灘的坎兒井,創造了我國西北乾旱荒漠氣候地區生命的奇蹟。坎兒井也因此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2006年,坎兒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坎兒井開鑿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古代井渠技術在西北荒漠地區的傳承與創新

在我國現存可見的歷史記載中,《史記·河渠書》最早出現「井渠」一詞。漢武帝時修建龍首渠,「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由於龍首渠修建採取先挖多眼深井,然後再開挖地下渠道將各井連通的施工方式,所以得名「井渠」,其構造與坎兒井豎井及暗渠的構造幾乎一致。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府在烏壘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東北)設立西域都護府。中原地區的井渠技術伴隨着漢朝軍隊在西域大規模的屯田活動而傳入。據《漢書·西域傳》記載,漢宣帝時破羌將軍辛武賢在敦煌地區修建「卑鞮侯井」,並在西域漢軍屯田地區推廣。「卑鞮侯井」又名大井六通渠,是一條井渠。自漢武帝開始,西漢軍隊已經開始在車師(今吐魯番市交河故城)及高昌壁(今吐魯番市高昌故城)屯田,可見最遲在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4年—前49年),井渠技術已推廣到今新疆吐魯番,並成為坎兒井的雛形。

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在今吐魯番設立西州。西州不僅是絲綢之路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鎮,也是唐朝中央政府經略西域的重要補給基地。為此,唐朝政府大力推進西州的農田水利建設。根據吐魯番出土文書統計,作為西州州治的高昌城,當時周邊有大大小小灌溉水渠51條,其中就有井渠。根據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武周載初元年(690年)高昌縣的一份紙質文書記載,高昌城西5里處有一條胡麻井渠。

吐魯番現存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清軍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叛亂後,清朝中央政府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置伊犁將軍,統轄整個新疆地區。統一穩定的大環境,加之高產作物、先進生產技術從嘉峪關內傳入,使得吐魯番人口增加,土地開墾面積擴大,這也促進了現代坎兒井的出現及大規模修建。

為克服高溫、水量蒸發大等不利因素對水渠灌溉的影響,吐魯番各族人民在中原井渠技法的基礎上,結合西亞、中亞地區水利技術,創造了坎兒井開鑿、掏撈技術。清代文獻中,「坎兒井」多寫作「卡爾井」,又稱「卡井」,坎兒井灌溉的田地稱為「卡地」。「卡地」一詞最早出現在曾任烏魯木齊都統的和寧編著的《三州輯略》一書中。之後在官府公文、私人契約文書、方志、筆記小說乃至清末外國探險家的考察報告中,關於坎兒井的文字記載大量出現。

清代至今,吐魯番坎兒井有過3次大規模的開鑿浪潮。第一次是由林則徐主持的。根據陶葆廉的《辛卯侍行記》及《新疆圖志》記載,清道光初年,吐魯番全境的坎兒井僅有30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則徐遣戍新疆,他在吐魯番伊拉湖主持墾田事宜時,發現坎兒井可以減少水量流失,提高灌溉效率,於是帶領當地各族群眾修建60餘條坎兒井,開墾荒地11.1萬畝,有效解決了百姓吃糧難題。當地百姓為紀念林則徐,將坎兒井稱為「林公井」。

第二次大規模修建坎兒井的倡導者是左宗棠。清光緒六年(1880年),左宗棠率領大軍擊敗阿古柏侵略軍,收復新疆。為恢復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左宗棠組織屯墾士兵和各族群眾在吐魯番開鑿坎兒井185條。此後,除官修坎兒井外,民間也陸續修建坎兒井。至1917年,根據謝彬的《新疆遊記》統計,吐魯番坎兒井多達800餘條。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後,吐魯番各族幹部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建設邊疆。大家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酷暑嚴寒,在荒涼的戈壁灘上開鑿出一條條坎兒井,形成坎兒井開挖建設的第三次高潮。據新疆坎兒井研究會調查統計,1949年吐魯番有坎兒井1084條,1957年吐魯番坎兒井數量達到1237條。紅旗坎兒井、大隊坎兒井等名稱就是那個火紅年代的歷史見證。

上世紀70年代後,隨着機井技術的廣泛採用,吐魯番大規模、有組織的坎兒井開挖活動基本停止,但部分村鎮仍在開鑿坎兒井。而且,坎兒井沒有因為機井的大規模使用而消亡,仍在農業灌溉和維護生態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據水利部門統計,截至2009年,吐魯番有坎兒井1091條,暗渠總長度達3724.11公里,豎井總數150153眼。其中,有水坎兒井404條,總控灌面積0.882萬公頃,可為5萬人、10萬頭牲畜提供飲用水。

坎兒井是紅柳、梭梭、駱駝刺、胡楊等綠洲植被獲得水源的主要途徑之一,井水流淌過的很多地方,生態環境[1]得到改善和恢復。2017年以來,吐魯番水利部門讓坎兒井的水在冬季用於生態補水,不僅使乾涸的艾丁湖再次出現湖面,不少坎兒井澇壩還引來了白鷺、天鵝、野鴨、大雁等珍稀野生動物。

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範

坎兒井由暗渠(地下渠道)、豎井、龍口(出水口)、明渠(地上渠道)、澇壩(小型蓄水池)等部分組成,是荒漠地區利用地面坡度無動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種水利工程。這一獨特構造是當地勞動人民適應吐魯番極端乾旱炎熱氣候環境的創造。

眾所周知,吐魯番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是我國最熱最乾旱的地區,且大風頻繁,故有「火洲」「風庫」之稱。這裡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至3200小時,全年高於35℃的炎熱日在100天以上,夏季地表溫度最高有過82.3℃的紀錄。由於氣候炎熱乾燥,這裡乾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僅有16.4毫米,而蒸發量則高達3000毫米以上。坎兒井設計地下暗渠就是針對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的自然氣候特點,為有效減少日照、乾旱、大風等不利因素影響,儘可能減少水量蒸發和流失而作出的選擇。

坎兒井集水出水的原理,體現出古人因勢利導的智慧[2]。吐魯番位於吐魯番盆地中央,海拔最低點為艾丁湖湖面,四周均是高山。北部為屬於天山山脈的博格達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博格達山海拔3800米以上區域有現代冰川,因而蘊含豐富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水,其南麓含水的礫石層就成為坎兒井最為理想的集水源頭。而且北高南低的地勢,使得坎兒井能夠利用地形高差形成自流井,無需任何動力便可讓水自動從山區流入吐魯番盆地的綠洲之中。

坎兒井的開鑿是古代地下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的奇蹟。在沒有現代測量儀器和施工機械的古代社會,坎兒井的開鑿以人力手工勞動為主,先民們用許多「土辦法」,有效地完成了坎兒井的修建。

開鑿人首先根據耕地或擬墾荒地位置,向上游尋找水源並估計潛流水位的埋深,確定坎兒井的布置。然後根據可能穿過的土層性質,考慮設計暗渠的適宜縱坡,最後組織人力開挖暗渠。暗渠開挖一般從下游開始,先挖明渠的首段和坎兒井的出水口,也就是龍口,然後向上游逐段布置豎井。開挖豎井時所取的土堆積在豎井周圍,形成環形的小土堆,可防止地面水入侵。每挖好一口豎井,即從豎井的底部向上游或下游單向或雙向逐段挖通暗渠。挖暗渠時,由於地下沒有光線,因此要靠油燈照明,而油燈同時是定向的重要工具。將油燈置於身後,人在前面挖,燈在身後照,影子投在壁上,沿着影子向前挖,就不會偏離方向。暗渠挖完後,還需要從頭至尾修正暗渠的縱坡。此外,為保證坎兒井的穩定出水量,要定期將其向上游延伸一定距離。

根據土質,坎兒井還分為土坎兒井和沙坎兒井。開鑿坎兒井並不需要專業的工具,種地的坎土曼(一種鐵製農具,用於鋤地、挖土),買菜的籃筐,都是常見的工具。豎井口最早沒有專門的井蓋保護,為了防止大風將沙土刮進坎兒井,並避免低溫將豎井凍壞,樹枝、門板、破衣服,只要是身邊能找到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當井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華先民在改造自然過程中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艱苦奮鬥與家國情懷相融的精神象徵

古代吐魯番各族群眾在乾燥、炎熱、大風和荒涼的戈壁灘下,開鑿出一條條充滿生機的坎兒井,確實充滿艱辛。

首先是坎兒井的開鑿穿越戈壁,戈壁下的礫石層比較堅硬,在沒有機械設備的條件下,僅靠坎土曼等簡易農具來開挖極其困難。根據老匠人回憶,5個人一天工作8個小時,才能掘進兩米,一條坎兒井要挖幾年才能竣工。其次,坎兒井水來自高山冰川融水,即使在夏季,水也是冰涼的。因長期接觸涼水,許多開挖坎兒井的匠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風濕病。最後,由於坎兒井暗渠需在地下施工,容易產生落石或發生暗渠坍塌,常常造成開挖人員的傷亡。

但是,種種困難嚇不倒吐魯番人民,他們不懼艱難險阻,敢於與自然抗爭,靠勤勞奮鬥改變命運。正是因為他們在不同時期,在戈壁荒漠中開鑿出一條條坎兒井,才維繫了吐魯番盆地綠洲文明的生命之源。在坎兒井的涓涓細流滋潤下,加之獨特的氣候,葡萄、哈密瓜長勢良好且產量頗豐,吐魯番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瓜果之鄉」。

坎兒井養育下的吐魯番各族人民對祖國的感情也像坎兒井水一樣清澈。唐代,戎馬一生為中央政府平定西域立下大功的游擊將軍張無價,在安史之亂後堅守北庭、對唐朝忠貞不渝的北庭副都護高耀,他們都是西州人。元代,高昌亦都護火赤哈爾的斤,戰死在平定都哇、海都等分裂反叛勢力的戰場上。清代,吐魯番魯克沁的額敏和卓對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乾隆皇帝稱讚他「知無不言,言無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轉移」。額敏和卓親自帶領部眾協助清軍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為維護祖國統一作出巨大貢獻。其後裔也對國家盡忠盡責,許多人為平定分裂叛亂和抵抗外敵入侵而犧牲,其中邁瑪特薩伊特戰死於平定張格爾叛亂中,阿克拉依都不願投降,以致被阿古柏侵略軍殺害。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吐魯番各族群眾團結一心,成立民眾反帝聯合會,積極為抗日前線捐款捐物。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託克遜縣群眾1938年的兩次捐款,合計捐票銀409.9萬兩。新疆和平解放後,吐魯番各族幹部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忠誠愛國的精神,滿腔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讓坎兒井流淌的土地變了模樣。

「以人為本」理念下坎兒井的保護與文化傳承

一直以來,坎兒井在農業灌溉、生態補水、旅遊開發等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與新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休戚相關,因此,做好坎兒井的保護與文化傳承工作成為各界共識。

2006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坎兒井保護條例》,為坎兒井的保護提供法律依據。2009年至今,吐魯番市通過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先後實施7期坎兒井保護工程,投入資金約9537萬元,加固維修坎兒井165條,加固豎井口15002個,掏撈明渠、暗渠近759.38公里。通過維修加固,坎兒井的穩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有效增強,其基本形態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在加固維修過程中,暗渠卵形涵、豎井口木蓋板等新材料的運用,拓展了坎兒井保護的技術手段,為坎兒井的保護提供科學支撐。

同時,吐魯番市高度重視坎兒井文化的展示與傳承。1992年新疆坎兒井研究會在吐魯番成立,1998年首次在我國舉行了坎兒井國際學術會議,推動坎兒井學術研究。為延續坎兒井掏撈技藝這一「活的文化遺產」,使古老傳統的掏撈技術、工藝得以傳承,吐魯番組織開展坎兒井掏撈培訓班,培訓了一大批中青年坎兒井掏撈工匠,使得坎兒井開鑿、掏撈技藝後繼有人。此外,吐魯番先後建立坎兒井樂園、坎兒井民俗園、坎兒井文化傳承區、交河驛·坎兒井源、沙漠植物園坎兒井等6處與坎兒井相關的景區,每年吸引來自海內外的大批遊客,使坎兒井成為吐魯番旅遊的一張響亮名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