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賽尚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9月6日 (五) 19:06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賽尚阿滿語ᠠᡳᡧᠠᠩᡤᠠ穆麟德Saišangga太清Saixangga[1]1794年?-1875年),字鶴汀,蒙古正藍旗人,阿魯特氏。有一女為同治帝妃,即恭肅皇貴妃。另有一孫女為同治帝後,即孝哲毅皇后。他是清朝著名的蒙古族大臣,也是皇帝的親信近臣,曾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

生平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中舉人,授理藩院筆帖式,後歷任內閣侍讀學士、頭等侍衛、哈密辦事大臣、督統、戶部尚書等職。 1831年以後,賽尚阿曾親自赴各處查辦過多起彈劾官員的事件,貪官被查處,被誣告的官員得到了平反。因為辦事公允、認真負責,賽尚阿多次得到朝廷的嘉獎和提升。後來,賽尚阿奉命在軍機處行走,曾因工作失誤,遭降級,但很快得以復職。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賽尚阿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末赴天津及山海關一帶辦理設防事務,並積極向朝廷上奏章提出自己的防備建議多條,得到清廷的讚賞。1842年,英軍進攻江浙,沿海危急。賽尚阿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天津加強海防事務。《南京條約》簽訂之後,賽尚阿不得不撤防回京,後調戶部尚書、步軍統領等職。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賽尚阿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末赴天津及山海關一帶辦理設防事務,並積極向朝廷上奏章提出自己的防備建議多條,得到清廷的讚賞。1842年,英軍進攻江浙,沿海危急。賽尚阿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天津加強海防事務。《南京條約》簽訂之後,賽尚阿不得不撤防回京,後調戶部尚書、步軍統領等職。 1851年(咸豐元年)春,賽尚阿授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管理戶部。這一年爆發了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日漸浩大。賽尚阿再次受命欽差大臣前去鎮壓太平軍,賽尚阿兩次受命欽差大臣,足以說明賽尚阿在清廷所受到的相當的重視了。 然而賽尚阿的老將出馬並沒有使清廷如釋重負,事實上太平軍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賽尚阿幾經轉戰圍剿雖然小有收穫,但最終沒有挽回一敗塗地的命運,成為太平軍的手下敗將。隨著太平軍攻入長沙,並沿途吸收兵力五六萬人,大大增強了進攻的實力,使清廷極為惶恐且震怒。從此,賽尚阿走進了自己的悲劇命運。他先是被摘去頂戴花翎,革職拿問,隨後即押解回京,聽候查處,他的三個兒子也受株連,均被革職。 賽尚阿本來因失職重罪被軍機處和刑部聯合判處了極刑,但在軍務緊急的用人之際而最終獲得釋放。後隨御前大臣僧格林沁辦理巡防事務。經過幾年的效力贖罪,1861年(咸豐十一年),賽尚阿被授正紅旗蒙古副都統。1875年(光緒元年)卒。[2]

編纂

《蒙文匯書》、《蒙文晰義》兩部辭典,還參與編纂了清廷為治理西北等少數民族而製定的行政法規《欽定理藩院則例》。

【《欽定蒙文匯書》】

 《欽定蒙文匯書》,十六卷,清賽尚阿編,松森等重編,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內府刻本,十七冊。版框 26.2cm×18.1cm。   是書為清帝敕修的最後一部蒙、漢、滿三體合璧辭典。入關的八旗蒙古族生活在漢文化中,清政府始終沒有辦法阻止其漢化,至光緒年間理藩院及各部蒙古官員中精通蒙文者甚少,理藩院尚書松森等倡導學習蒙語、蒙文,增補賽尚阿編《蒙文匯書》,依滿文字母順序編排蒙文詞語,該書經過半年編纂刊行。   正文首列蒙文詞語,下列漢文譯詞,最下列滿文譯詞。主要收以生產生活用語為主的綜合性詞語,其中名詞最多,其次為動詞、形容詞等,全書約收21089條詞語。該辭典雖成書晚,但詞彙量豐富,詞語較規範,並廣為流傳,對蒙譯滿文帶來了方便。還為搶救保留滿蒙語言文化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也成了後學蒙文者的津梁。   松森,宗室愛新覺羅氏,字吟濤,正藍旗人,初散官,後授編修官,光緒五年(1879年)升為禮部左侍郎,十三年遷(1887年)左都御史,十五年(1889年)升為理藩院尚書,二十年(1894年)休。 撰稿人:春花 [3]


家庭

賽尚阿是崇緒、崇熙、狀元崇綺,員外郎崇綱的父親。

孫女被同治皇帝選中入宮,成為同治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崇綱的女兒後嫁給載濂

女兒則作為側室,是為珣嬪

崇綺有三妻,元配愛新覺羅氏,端華女;繼配愛新覺羅氏,載耀女,奕灝孫女;繼配瓜爾佳氏,榮祿堂姐。子葆初,其餘五女分別嫁同治皇帝即孝哲毅皇后、清仁宗孫兒奕詳等。另有堂妹嫁載濂。

崇綱子克昌,克昌女克連珍,克連珍子啓功,故崇綺即啓功伯外曾祖。



視頻

太平天囯:咸豐帝要將賽尚阿處死,肅順從中周璇保賽尚阿一命

參考資料

  1. 滿語意思是「可嘉的」。參見安雙成,《滿漢大辭典》,468頁。
  2. 阿魯特·賽尚阿清>名人簡歷
  3. 【《欽定蒙文匯書》】探索 » 古籍 » 民族文字古籍
官銜
前任:
宗室敬徵
清朝工部滿尚書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己卯 -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
1841年7月14日 - 1845年3月29日
繼任:
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