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狀元 |
---|
明代王瓊之進士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中文名稱 |
正體 進士 |
簡體 進士 |
注音符號 ㄐㄧㄣˋ ㄕˋ |
日文名稱 |
日文漢字 進士 |
假名 しんし |
羅馬字 Shinshi |
韓文名稱 |
韓文 진사 |
韓文漢字 進士 |
文觀部式 jin sa |
馬賴式 jin sa |
越南文名稱 |
國語字 Hoàng giáp ‧ Tiến sĩ |
漢喃文 黃甲 ‧ 進士 |
滿語名稱 |
滿文 ᡩᠣᠰᡳᡴᠠᠰᡳ |
穆麟德轉寫 dosikasi |
進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間又稱考中進士為「金榜題名」。
歷史沿革
科舉起於隋代
隋、唐時,進士科和明經科都算是考試科別,明經科考經學和時務策。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武后為了與唐朝宗室、善考明經的士族抗衡,特別重視進士科的地位,以選拔賢才。唐武宗下詔,凡進士及第者稱為「衣冠戶」,其家享受輕稅免役之權,成為一種殊榮[1]。宋真宗時,尚有衣冠戶之名[2],後來由「官戶」所取代。[3]
唐朝科舉,進士科最難,明經科較易,唐人有諺雲:「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4]意思是說,三十歲考上明經科,已算是年老,因為明經科較易,而五十歲登困難的進士第,已經很年輕了。一般進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經十人中取一二人[5]。韓愈稱進士考試,到最後錄取時,「有終身不得與者焉」,一旦得第時,「班白之老半焉」[6]。依據清徐松《登科記考》記載,孟郊於貞元十二年(西元796年)登進士第,時四十六歲。從他的〈登科後〉一詩來看,登科的喜事幾乎把幾十年為仕途的努力和艱辛都一掃而空。 [7]
考取進士非易
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8],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為「白衣公卿」[9]。
在唐朝,進士考試可以在考前公開推舉,稱作「通榜」[10]。因此凡是應進士舉的人,常常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朝中有文學聲望的人看,希望通過他們宣揚自己的名譽,甚至推薦給主考官,這就是「溫卷」。而二者之間的關係稱為「知己」。在唐朝,進士及第後,要到吏部進行關試,才能得到官職。
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宋仁宗時,曾有一名考生張元因通過省試,但在殿試被黜落,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後殿試都只定名次,而不會黜落考生。
宋僅留進士一科取士
宋朝的科舉制度,一開始,也分為進士、明經、諸科等。直到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改革,廢明經、諸科,只用進士一科取士。
元朝正式僅存進士一科。明朝、清朝繼承,亦只有進士一科取士。自此,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
在明朝和清朝,殿試封錄取考生為三等稱三甲。一甲僅錄取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在於「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40或50人),稱進士出身,在於「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又稱亞元。三甲(清朝時一般為100-300人)稱同進士出身,在於「集」的意味。世人統稱錄取者為進士。
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亦不可以重考。民間對各類名次的進士習慣皆以「狀元郎」稱呼之。
日本
日本在奈良時代模仿中國唐代制度,由式部省實行的次於秀才、明經的第三等官吏考試制度,亦稱進士試。 因為比秀才敘位低,問題又難,所以考進士的人並不多。平安時代貞觀年間廢除進士制度,後遂成為漢文考試選拔紀傳道學生文章生的別稱。
參考文獻
- ↑ 《文苑英華》卷429《會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文》
- ↑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95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辛未
- ↑ 《宋史》卷377《王庠傳》
- ↑ 《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進士科「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 ↑ 《通典》卷15《選舉三》:「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 ↑ 《全唐文》卷555,《贈張童子序》
- ↑ 李建崑、邱燮友 等 著:〈序 Template:Wayback〉,《孟郊詩集校注》上下冊。國立編譯館中華學術著作委員會 主編,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1997年10月。
- ↑ 傅璿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序》中指出:「唐代進士科所取的人數,前後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
- ↑ 《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條
- ↑ 《唐摭言》卷八,「通榜」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