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惠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31日 (四) 15:17 由 世界和平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惠侯中國春秋時期唐國的國君。前597年,跟隨楚莊王參加邲之戰。在擊敗荀林父先縠率領的晉國中軍之後,楚莊王派唐狡與蔡鳩居告知唐惠侯曰:「不穀(我)不德而貪,以遇大敵,不穀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敢藉君靈以濟楚師。」派遣潘黨率戰車四十乘,跟隨唐惠侯迎戰晉國上軍,晉國上軍將士會在敖山設伏應敵,楚唐聯軍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1]

唐姓起源

  • 1、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亦為帝堯之後。

帝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諡號。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堯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世稱「唐放勛」(「放」極言大,「勛」即功勳),稱頌他的功勳和德化之治。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

  • 2、出自唐叔虞,為黃帝軒轅氏之後。

做了百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逝世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河北省唐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有著名的「桐葉封侯」典故,《史記·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西周時,成王與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時,將一片桐葉剪成圭的形狀,遞給叔虞,並說:「以此作證,封你為侯」,史官(一說「周公」)於是請成王擇日以封叔虞。成王長大後說:「這是我與他開玩笑呢」,史官說:「天子無戲言」,於是禮樂周全的封叔虞於唐。)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

  • 3、出自丹朱之後,為帝堯之後,亦為黃帝軒轅氏之後。

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

  • 4、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

以上這4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其中1、3亦出自帝堯,2、4亦出自周朝宗室。

  • 5、少數民族用唐姓或改姓唐姓

東漢時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隴西(今屬甘肅)羌亦有唐姓。

參考文獻

  1. 左傳》宣公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