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友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Fongfeifei讨论 | 贡献2021年8月29日 (日) 11:29的版本 (added [[Category:[[Category:1955年出生]]]]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馬友友
   
 
原文名 Yo-Yo Ma
出生 (1955-10-07) 1955年10月7日(68歲)
法国巴黎
国籍 美国
职业 大提琴演奏家
知名作品 《西藏七年》
《卧虎藏龙》

馬友友(Yo-Yo Ma ;1955年10月7日)是位美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2017年2月12日獲得第59屆葛萊美獎"最佳世界專輯音樂專輯"。

馬友友祖籍浙江省寧波鄞縣(今鄞州)。父親馬孝駿為音樂教育學博士,同時也是作曲家與指揮家;母親盧雅文則是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的聲樂女歌手。 馬友友出生於法國巴黎,4歲時由父親啟蒙學習大提琴,7歲時隨家人遷居美國紐約。1976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取得人類學學位。[1]

动态

  • 不久前落幕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著名华裔美国音乐家马友友参与了闭幕演出。这位多次斩获格莱美奖、奥斯卡最佳电影(《 卧虎藏龙》)配乐的主要贡献者,似乎是被大提琴耽误的影帝。事实上,马友友早已不只是位大提琴演奏家。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马友友为联合国“和平大使”。18年前,他发起组建“丝绸之路乐团”,让来自古丝绸之路国家的50多位音乐人共同创作全新音乐。最近,他又在筹备“巴赫项目”,计划在全球36个地点演奏巴赫的大提琴组曲。新专辑名字叫《演变六章——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什么选择巴赫?巴赫的音乐能诠释人的内心和情感、意识和潜意识。“巴赫项目”旨在全球社区中尝试去解决暴力、毒品和纷争等问题。并不是说巴赫的音乐能解决政治问题,而是因为它通晓这些问题背后的人性。因为音乐本身就有把人类联结到一起的功能,同时我也很想帮助他人。[2]
  • “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音乐,音乐是表达我们心里最可贵的思想感情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不同地方与国家的人与人之间有更多了解,更多沟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马友友从一个顶级的大提琴演奏家迈向了一个新高度,致力于各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推广教育工作。马友友曾说过“音乐没有可比性,所以他会演出,但他不会比赛”。所以他一直拒绝领格莱美奖。[3]
  • 1981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马友友相遇,当时乔布斯在参加阿斯本国际设计大会,而马友友正在参加阿斯本音乐节。乔布斯是马友友的乐迷,他曾邀请马友友去他的婚礼上演奏,但马友友因去了外地演出错过了。几年后马友友来到乔布斯的家,坐在客厅里,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诉乔布斯夫妇:“这是我本来希望在你们的婚礼上演奏的曲子。”乔布斯非常感动,告诉他:“你的演奏是我听过的最棒的,有如上帝驾临,因为我不相信一个凡人能做到这样。”当乔布斯被确诊癌症后,他请求马友友在他的葬礼上演奏。[4]
  • 2009年1月20日,马友友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中演出。2011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2010年度总统自由勋章颁发给了包括马友友在内的15名人士,同年马友友获得美国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5]

婚姻

马友友的现任妻子名叫吉儿,吉儿在十四岁的时候听过他的大提琴独奏,当时被马友友的才华深深吸引,还表示是她见过最性感的男人。当时的马友友处于很颓靡的状态,不想在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吉儿的一番话惊醒了睡梦中的马友友,马友友重新拾起当初的音乐梦想,一步步走到最巅峰的音乐时刻。马友友也是表示妻子吉儿是自己一生中最美丽和智慧的女性,两人就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谁都离不开谁,两人的生活构成了音乐的绚丽多彩。[6]

视频

克里斯·波提 马友友《天堂电影院》

參考文獻

[[Category: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