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佛大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圖片來源ccyp

校徽

創建時間 1636年

校址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校長   勞倫斯·巴科

學校類型 私立、研究型

校區   本部210英畝(85公頃)
     醫學區22英畝(8.9公頃)
     其它資產4,485英畝(1,815公頃)

網站   Harvard.edu

哈佛大學英語:Harvard University)為一所本部坐落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私立研究型大學。其因歷史、學術影響力、財富等因素而獲評為世上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

創校歷程

哈佛於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並擁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員會[1] 其最初稱之為「新學院」,該機構為了感謝一名年輕的牧師約翰·哈佛所作出的捐贈,而改名為「哈佛學院」。雖然從沒有與任何宗教派別有正式的聯繫,但早期的學院還是以培養公理會一位論派神職者為主要職責。可是自18世紀起,其課程與學生群體的宗教性質漸漸淡化,而19世紀的哈佛則進一步成為了波士頓精英Boston Brahmin的文化起源地。美國南北戰爭後,當時的校長查爾斯·艾略特將哈佛各個學術機構綜合成了一所研究型大學,並增添了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而這些模式同時也影響了國家的中高等教育政策。此校亦為美洲大學協會14個原始成員之一,並在經濟大蕭條二次大戰後進一步修改了課程及收生政策。後與拉德克利夫學院合併成為了男女校。

校方目前共有十所學院及一所高等研究院。這些單位偏佈鄰近各區:其本部位於劍橋的哈佛庭院Harvard Yard醫學、公共衛生及牙醫學院位於波士頓長木醫學區;而包括哈佛體育場在內的大學體育設施以及商學院則在奧爾斯頓Allston。哈佛同時擁有龐大的資產,每年所收到的捐款回贈數目長期位列全球教育機構之首。

哈佛大學為全美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學校的研究生課程較為多元化,而本科教育則主要集中在文理學範疇。校方在2007年起實行了財政援助政策,家庭年收入低於一定數目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學費豁免。 哈佛擁有全美最古老的圖書館系統,這同時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私立及大學圖書館系統,館藏量逾1600萬冊。 其為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現共有42支參與不同運動競賽的代表隊,屬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甲組。除了體育,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包括各個學會所舉辦的活動。哈佛校友涵蓋8名美國總統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其亦培養了62名富豪企業家及335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美最多。截止2018年10月, 共有158名諾貝爾獎得主18位菲爾茲獎得主14位圖靈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哈佛學習或工作(每個大學對計算這個數字都有著不同的原則,如:有些大學並不計算那些在得獎以後才到有關院校的人士,而有些大學則仍將其計算在內;有些亦不計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職員,但其他的卻仍視其為與該校有聯繫的得獎主。這裡顯示的數字為在統一採用了最廣闊的算法後所得出的結果。)。

校史

殖民地時期

哈佛大學最初在1636年由麻省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成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當時稱之為「新學院」或「新市民學院」。後來在1639年3月13日改名為「哈佛學院」,這是為了感謝及紀念時為英國劍橋大學校友及牧師的約翰·哈佛,對有關學院的慷慨捐助(這同時也是麻省劍橋市的命名由來),這些捐贈品包括了四百多本書籍及779英鎊,這些差不多是他一半的家產。[2] 1650年哈佛學院成立了其法人機構,在早期也培養了很多相關人才。[3] 哈佛學院當時主要模仿英國大學的模式辦學,很多學院裡面的領導人均遠赴劍橋大學學習,但當地清教徒的哲學思想卻獲得了保留。雖說哈佛學院沒有和任何宗教組織聯繫,但不少早期的畢業生均赴新英格蘭神職人員[4] 以至於當時所有的宣傳小冊子均將哈佛學院的成立,描述為「對持續進修學習的需求,及對教會將充滿文盲職員的擔憂的回應」。[5] 學院的領導者一直都是神職人員,直到1708年第一個非清教成員的校長上任,哈佛才從清教思想的管制中獨立出來。

19世紀

1805年,哈佛由一位論派者接手管治,這也使美國的教育機構開始世俗化,而哈佛在1850年代開始被指是「一位論派的梵蒂岡」。他們與聯邦黨結盟,並開辦了很多機構,以擴大其政治及文化勢力。與此同時,一些神學的保守派人士則利用大眾傳媒,抨擊對方企圖凝造寡頭政治文化及破壞共和國的政治原則。[6]

1846年瑞士科學家路易斯到訪哈佛及紐約市,受到當地學生們的讚賞。他提倡「智能存在」,並認為物體的架構及轉變均建基於其原型,這與哈佛當時的兩名參與課程編制的老師—托馬斯·里德杜格爾德·斯圖爾特Dugald Stewart的看法一致,故使其思想得以擴大並得到更多當地人的支持。[7]

查爾斯·艾略特在任校長期間,將課程中固有的基督教文化成分刪去,讓學生能自願及選擇性地去學習相關的宗教文化。[8] 他也將哈佛各個書院以及學術機構綜合成了一所研究型大學,改革措施包括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這些模式也影響了美國國家的高等和基礎教育政策。

哈佛大學校園
圖片來自trip.com

20世紀

20世紀的哈佛的地位及聲譽,隨著獲得的捐助金及教授的人數上升而迅速提升,申請入學的學生人數也因課程數目的增大及校園的擴建而上升,其在1900年成為了美國大學協會其中一個原始成員。於1879年成立的拉德克利夫學院與哈佛結盟為姊妹學校,亦成為了美國當時最著名的女子學校;後來兩者合併,拉德克利夫成為了哈佛大學的一部分。

1933年上任的校長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重新建立了創意獎學金制度,以鼓勵及吸納人才,確保學校在研究機構中的領導地位。他認為高等教育是給真正有才華的人而不是富家子弟。他進行了課程制度的調節,全力支持有才華的年輕人。他更在1943年要求教職員對「什麼才是中等及高等教育的目的」提出明確的看法,1945年列出的報告是20世紀美國最影響力的教育宣言。[9]

1945—1960年,哈佛改變了收生政策,開始接受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而不只是一些來自貴族學校的子弟。學生的種類也開始多元化,校園裡多了猶太人天主教徒,惟黑人亞洲人仍只佔極少數。[10]

女性在哈佛的地位也於20世紀末不斷上升。初期,女性學生仍集中在拉德克利夫學院。雖然多了女學生情願報讀哈佛本身的課程,但哈佛的學生仍以男性居多,五個學生裡平均只有一個為女性。可是,隨著與拉德克利夫學院在1977年合併,哈佛的女學生人數每年不斷上升。這也反映了美國高等教育的趨勢。[11]

1999年,拉德克利夫學院正式成為哈佛大學的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學院。時任院長的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也後在2007年正式成為哈佛創校300多年以來第一位女性校長,亦是繼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後,常春籐盟校的第四位女性校長。[12][13][14]

參考文獻

  1. (英文)Rudolph, Frederick.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61: 3. ISBN 0-8203-1285-1. 
  2. (英文)John Harvard Facts, Information..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8. [2009-07-17]. He bequeathed £780 (half his estate) and his library of 320 volumes to the new established college at Cambridge, Mass., which was named in his honor. 
  3. (英文)Samuel Eliot Morison. The Founding of Harvard College (1935). : 300. 
  4. (英文)Harvard Office of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Harvard guide intro. Harvard University. 2007-07-26 [201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26). 
  5. (英文)Wright, Louis B.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American Colonies. 2002: 116. ISBN 978-0-486-42223-7. 
  6. (英文)Miller, Neil Brody. 'Proper Subjects for Public Inquiry': the First Unitarian Controvers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deralist Print Culture.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2008, 43 (1): 101–135. JSTOR 25057536. 
  7. (英文)Nartonis, David K. Louis Agassiz and the Platonist Story of Creation at Harvard, 1795–1846.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2005, 66 (3): 437–449. JSTOR 3654189. 
  8. (英文)Shoemaker, Stephen P. The Theological Roots of Charles W. Eliot's Educational Reforms. Journal of Unitarian Universalist History. 2006–2007, 31: 30–45. 
  9. (英文)Anita Fay Kravitz. The Harvard Report of 1945: An historical ethnography,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賓夕法尼亞大學). 1994: 367. 
  10. (英文)Malka A. Older. Preparatory schools and the admissions process. The Harvard Crimson. 1996-01-24. 
  11. (英文)Schwager, Sally. Taking up the Challenge: The Origins of Radcliffe. (編) Laurel Thatcher Ulrich (ed.). Yards and Gates: Gender in Harvard and Radcliffe Hist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115. ISBN 1-4039-6098-4. 
  12. 談展望激動落淚 哈佛首位女校長佛斯特贏得掌聲. NOW NEWS 今日新聞. [2013-12-15]. 
  13. 建校371年 哈佛選出首位女校長. TVB 新聞. [2013-12-15]. 
  14. (英文)Biography -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Harvard University. [2013-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