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區走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5月24日 (一) 05:21 由 XN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東區走廊'''<br><img src="https://static.wikia.nocookie.net/hkr…”)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區走廊
圖片來自fandom

東區走廊英語:Island Eastern Corridor,簡稱東廊)是香港4號幹線快速公路路段(永泰道以北,佔約7.9公里,其中約1公里不屬於4號幹線的範圍),同時亦為香港島4號幹線的起始路段,沿香港島銅鑼灣杏花邨海岸興建,並繞過柴灣公園西面,連接銅鑼灣及柴灣。全線為2至4線雙程分隔公路,主要為高架道路道路。雖然是香港島快速公路,但是車速限制為70公里每小時,比同屬於4號幹線、干諾道西天橋林士街天橋中環及灣仔繞道(80公里每小時)嚴格[1]。東區走廊全長8.6公里,其中從柴灣道迴旋處至中環灣仔繞道合共7.56公里的路段屬於4號幹線的範圍。

歷史介紹

東區走廊主要是取代車流飽和的英皇道筲箕灣道及柴灣道,成為連接東區及香港島中心地帶的主要通道。這條公路於1968年倡議興建,1976年展開詳細設計工作,在1978年至1981年期間開始填海和進行相關工程,並分四階段於1981年4月、1982年5月和1986年8月興建。首期銅鑼灣至太古城段全長3.7公里,於1984年6月7日由時任香港總督尤德主持開幕儀式,6月8日下午2時半通車[2];二期太古城至筲箕灣段於1985年7月26日通車;筲箕灣至柴灣的柴灣段於1989年10月12日全線通車。

因應中環及灣仔繞道通車,自2019年起4號幹線改道中環及灣仔繞道,東區走廊由中環及灣仔繞道以西路段自此不屬4號幹線。[3]

改善工程

2000年5月政府在鰂魚涌及太古城一段東區走廊進行改善工程,舒緩往來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4]。工程包括在海旁加建一條兩線高架橋作為往柴灣的東行線,原本的三線東行則改為兩線通往東區海底隧道[5],讓出一線改為西行。太古城交匯處亦加建多條行車線,令鰂魚涌至西灣河一段東區走廊成為四線雙程[6]。工程於2003年7月完成[7]。此外,路政署及運輸署打算於中環及灣仔繞道北角段隧道及東區走廊連接路之間的東區走廊城市花園段(東行及西行路段)興建花槽、專用維修通道及內護欄[8],惟美化工程因將使行車線數量減少而引起爭議,事件終於落幕。

參考文獻

  1.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 香港的速度限制 (PDF). 2000-01-24 [2020-04-15] (中文). 
  2. 憲示第1637號. 香港政府憲報第126卷第22期. 1984-06-01 (中文). 
  3. 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駕駛指南 (PDF). 路政署. [2020-04-10] (中文). 
  4. 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pdf). 2000-01-06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2) (中文). 
  5. 香港便覽-道路設施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 2019-09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09) (中文). 
  6. 路政署 - 港島道路. 路政署.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中文). 
  7. 路政署 - 東區走廊改善工程北角交匯處至西灣河段. 2013-10-14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中文). 
  8. 【中環灣仔繞道】東廊一西行線將變花槽 區議員:綠化原因難取消. 香港01. 2019-12-15 [2020-04-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