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9日 (四) 16:55 由 Hwx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宋犖'''<ref>犖,音羅,luò</ref>({{bd|1634年||1714年|11月2日|catIdx=Song,宋}}),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津…”)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宋犖[1](1634年-1714年11月2日),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津山人河南商丘人。清代政治人物、詩人。

生平

明崇禎七年(1634年),出生於河南商丘。為國史院大學士宋權之子。10歲能騎烈馬,「性嗜古,精鑑賞」[2],順治四年(1647年),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逾年考試,銓通判[3]

康熙三年(1664年),授黃州通判,以母憂去,康熙十六年(1677年),授理藩院院判,遷刑部員外郎。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奉命視榷贛州關,十九年三月返京,二十年三月升刑部福建司郎中,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升任直隸通永道僉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遷山東按察使,再遷江蘇布政使。康熙二十七年巡撫江西,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累擢江蘇巡撫,賑荒撫飢,深得人心,朝廷譽為「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4]。康熙四十二年帝南巡時賜書給宋犖[5]。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官至吏部尚書。晚號西陂老人、西陂放鴨翁。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九月十六日,卒,葬於西陂別墅。

著作

有論詩著作《漫堂說詩》、《西陂類稿》50卷、《江左十五子詩選》[6],又曾合刻侯方域魏禧汪琬三家文為《國朝三家文鈔》。清代邵長蘅曾選王士禛與宋犖詩為《王、宋二家集》。

評價

汪琬曾評論宋犖:「廉而不劌,嚴而不苛,撫循吏民,煦煦慈愛而不失之姑息。當其蒞吳,僅四閱月耳,裁決簿書,勾稽金谷,往往至丙夜,雖精銳少年不敢望。一二老奸宿蠹,俯首側足,亦率不敢旁睨,考其設施。」與王士禛有交往[7],商丘雪苑六子之一。宋犖本人精鑑賞,曾在慈仁寺購得《十六國春秋》殘本[8]

注釋

  1. 犖,音羅,luò
  2. 《熙朝新語》卷7
  3. 宋犖:《漫堂年譜》
  4. 《漫堂年譜》卷二(康熙)三十年辛未:「閏七月,接閱柢抄:初一日,大學士等在暢春苑,啟奏畢,上云:『江西巡撫宋犖不要錢糧,你們大臣們可曾知道?』」
  5. 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四:「犖時扈從,奏云:『臣家有別業在西陂,乞御書『西陂』二大字賜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獨有千古玉音。』云:『此二字頗不易書。』犖再奏云:『臣二字求善書者多不能工,刑部尚書王士禛少與臣為同學,嘗雲二字倘得御書,乃為不朽盛事。』上笑而書之,即以頒賜。」
  6. 《漫堂年譜》卷三(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刻《江左十五子詩選》。」管棆《據梧詩集·贈行詩》:「冢宰宋公撫江南時,編十五子詩,寄王新城,阮亭先生曰:何故不及張某?宋公聞之曰:此我老友,未便編入。」
  7. 王士禛有《嘆老口號寄宋牧仲巡撫》詩寄懷宋犖,詩云:「尚書北闕霜侵鬢,開府江南霜滿頭。誰識朱顏兩少年,王揚州與宋黃州。」
  8. 《藤陰雜記》卷七《西城上》:「宋牧仲上元過慈仁寺買得崔鴻《十六國春秋》、《天下名山記》,詩云:『華燈九陌掛春風,獨買殘編古寺中。蠟屐夙曾師謝客,紬書今始識崔鴻。窗間冰雪歸堪把,月下笙歌興不同。明日又愁公事擾,西曹讀律技偏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