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目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目寒 | |
---|---|
1950年代嚴笑棠(右一)及張目寒夫婦陪伴心畬先生出遊 | |
出生 | 1902年 |
逝世 | 1980年(77-78歲) |
別名 | 雪盦 |
籍貫 | 安徽霍丘 |
職業 | 政治家、文人、畫家 |
知名於 |
張大千義弟、于右任重要幕僚 魯迅《未名社》推手 多幅國寶畫作原收藏人,包含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董源〈瀟湘圖〉等 |
知名作品 | 《雪庵隨筆》 |
張目寒(1902-1980),安徽霍丘人。號雪盦。 著有《雪庵隨筆》。[1]
曾參加過北伐軍,後追隨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得到重用為重要幕僚,很快被提拔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院議事科長。在京滬解放前,張目寒隨于右任至台灣,並在台灣病逝。
張大千義弟
張目寒在台灣病逝時,曹靖華曾於1980年10月20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悼念他的文章《哀目寒》。 張目寒雖為政界人士,卻愛好繪畫藝術,與張大千、溥儒、黃君璧、臺靜農等著名書畫家過從甚密,為藝事奔波而不辭辛勞。張目寒本人亦有《談倪雲林》、《陳老蓮的生平》(均收入《雪庵隨筆》)等藝術評論文章傳世。
張大千任中央大學教授期間,每到南京,便在張目寒家落腳[2]。50 年代初,他因為移民南美,盤費不足,因而將珍藏的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董源〈瀟湘圖〉等多幅國寶名畫,質於香港大通銀行,後為大陸所得;又曾應廖仲凱遺孀畫家何香凝之請託繪〈荷花圖〉給毛潤之(澤東)事傳之後,張大千遂背上「國寶資敵、藝術投共」的罪名,臺灣此後就一度成為他行不得也回不去的不歸路。以筆墨為生的張大千此時真是叫苦不迭,眼看著家累益重,卻僅靠手上這一枝妙筆,生花易、生金難;這時張目寒卻能透過各種管道低調地為張大千募集到臺幣百萬的安家費,這在當時算是巨款,誠屬不易[3]。
張目寒逝世後,張大千為其撰寫《挽宗弟張目寒》,文曰:「春草池塘,生生世世為兄弟;對床燈火,風風雨雨隔人天」,可證兩人關係之親密。
從政而不走文學的《未名社》推手
張目寒1924年前後,他在北京世界語專科學校學習,是魯迅的學生。是他把當時聚集在北京沙灘「紅樓」(當年北京大學第一院)附近自學、苦學的一批霍邱青年一一介紹給魯迅先生,這些人後來就成了未名社的中堅。 從特定意義上說,沒有張目寒,就沒有未名社。因此有人認為,「說到未名社,不能忽略一個人,他就是張大千的摯友、於佑任的幕僚張目寒。」
於1924年的秋天,韋素園、臺靜農、韋叢蕪、李霽野、張目寒先後到達北平,一邊求學,一邊謀生。少年好友異鄉重逢,倍覺親切。在他們當中,張目寒最善於交際,當時在北平求學,張目寒就表現出了過人之處。魯迅在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授課,張目寒有幸成為他的學生,很快贏得了先生的信任,彼此非常投緣,相處頗為親密。張目寒常在魯迅先生身邊走動。他重感情,樂於助人,先後引薦幾位好友登門拜訪魯迅先生。當時,中國從事翻譯的人太少,這幾位青年已從事文學活動,尤其熱衷於俄羅斯文學。為了共同的追求,魯迅與這伙年輕學子成了忘年交,於是,由魯迅領銜,打出了「未名社」的旗號。《魯迅日記》多處提及張目寒[4]。
1925年8月30日,在魯迅先生處商定成立未名社時,張目寒也在場,但他未入社。他堅持在小學讀書時就說過的話:「我讀書不求文學,專從政治」。
參考資料
- ↑ 張目寒毛筆簽名鈐印《雪庵隨筆》. [2019-02-26].
- ↑ 民國春秋. 《民國春秋》編輯部. 2001.
- ↑ 歷史文物: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 June 2009.
- ↑ 董大中. 魯迅日記箋釋, 一九二五年. 秀威出版. 1 August 2007: 91–. ISBN 978-986-69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