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肇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6日 (四) 15:33 由 Zardwee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陳肇興
漢字 陳肇興
白話字 Tân Tiāu-heng
臺羅拼音 Tân Tiāu-hing
漢字  陶村
白話字 Tô-chhun
臺羅拼音 Tô-tshun
表字
漢字 伯康
白話字 Pek-khong
臺羅拼音 Pik-khong
別稱
漢字 詩史
白話字 Si-sú
臺羅拼音 Si-sú

陳肇興(1831年-1866年?),字伯康,號陶村,清領時期台灣彰化著名詩人,人稱「詩史[1]。1862年遇「戴潮春事件」,至集集深山避難,協助清廷鎮壓戴潮春勢力。翌年事平,返回彰化故居。著有《陶村詩稿》八卷,末二卷又稱《咄咄吟》,內容描述戴案期間的經歷。

參考資料

  •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 顧敏耀,《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台中:晨星出版社,2010。
  • 顧敏耀,《陳肇興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