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2:13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袁買
出生
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
逝世

袁買(?-?),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縣)人。東漢末年人物,一說為袁紹之第四子,另說為袁尚哥哥的兒子[1]

形態特徵

銳三棱形,上部的棱近呈翅狀,中等粗,基部具無葉片和短葉片的鞘,上部具1-2枚稈生葉。葉稍短於稈,上面的葉長於稈,寬8-12毫米,平張,兩條側脈明顯,兩面平滑,邊緣粗糙,具葉鞘,下面的葉鞘常開裂。苞片葉狀,長於小穗,上面的苞片狹,近於無鞘。小穗4-6個,間距較短,常集中生於稈的上端,頂生小穗為雄小穗,圓柱形或狹圓柱形,長4-8厘米,具很短的小穗柄;側生小穗為雌小穗,圓柱形,長 (2-) 3.5-8厘米,具多數密生的雌花,下面1-2個小穗具短的小穗柄,上面的近無柄。

雄花鱗片線狀披針形,長5-9毫米,頂端漸尖,無短尖或具短尖,膜質,褐色,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狹長圓形或狹長圓狀卵形,長3-3.5毫米,頂端漸尖,具芒,膜質,兩側銹褐色,具1條中脈,中脈麥稈黃色。果囊稍短於鱗片,成熟時近水平展開,卵形或近倒卵形,三棱形,長約3毫米,膜質,銹褐色,背面具多條脈,無毛,基部寬楔形,頂端漸狹成短喙,喙直或稍彎,喙口斜截形或有時微缺呈兩短齒。小堅果稍松地包於果囊內,近倒卵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成熟時褐色,基部無柄,頂端具扭曲的小短尖;柱頭3個。花果期5-7月。

生平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部下焦觸張南叛變,袁熙和袁尚與袁買逃至烏桓[2]。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疇幫助曹操為嚮導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數萬騎在白狼山遇到曹操大戰。曹操大將張遼斬蹋頓,袁尚又與袁熙逃到遼東欲取公孫康而代之。曹操以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將二人首級獻給曹操,表示歸順曹操,北方於是統一[3]。而袁買之生死則無記載。

注釋

  1. 《三國志注·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吳書曰: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曹瞞傳云:買,尚兄子。未詳。
  2. 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熙、尚為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丸。」
  3. 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十二年,太祖至遼西擊烏丸。尚、熙與烏丸逆軍戰,敗走奔遼東,公孫康誘斬之,送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