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山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习包子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2日 (一) 17:28的版本 (add)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山乡于2010年1月13日撤乡建镇,高山镇位于伊川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临平等镇,西毗宜阳县,南接鸣皋镇,北连鸦岭镇,面积63平方公里。[1]

中文名称: 高山乡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洛阳市伊川县

下辖地区: 侯村、黄村、高东村等

政府驻地: 侯村

电话区号: 0379

地理位置: 471000

面 积: 63.08平方公里

人 口: 39519

方 言: 河南话 火车站 洛阳站

车牌代码: 豫C

历史发展

高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高山镇晁沟村曾为西汉景帝时御史大夫、著名政治家晁错的故里和《水浒》中梁山天王晁盖的祖籍,王忠洼村曾为唐朝丞相王忠的故里,唐初名相魏征殃后曾葬于高山镇魏庄村,素有“五里三丞相”之说。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曾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村落信息

农作物以杂粮为主。1951年,粮食平均亩产1045斤,1965年增至160斤。1987年,全乡有耕地64085亩,年粮食播种面积82224亩,平均亩产272斤,总产2242.4万斤。种烟3500亩,总产量75万斤,总收入103万元。1979年,该乡被评为洛阳地区扫盲工作先进单位。1982年,全乡普遍开展集资建校。侯村建校集资额达20万元,受到洛阳行署的树碑表彰。该乡发动群众统筹民办教师工资,一般中学教师月平40元。1987年,全乡有中小学30所,在校学生6477人。抗日战争期间,坡头、侯村都组织有抗日宣传队。建国初期,各村的狮舞、旱船、高跷等不断开展活动。侯村的大铜器,闻名伊川、宜阳、嵩县数县。该乡基督教徒较多。草场的支会、坡头寨、董王村的礼拜所早在民国初期就有活动。该乡金呼沱的石雕始于乾隆年间,石雕品种有檐石、门墩、石碑、石碣、墓志、石牌坊等,所刻狮子、人物、花草造型别致,姿态优美,在伊川及临近各县颇负盛名。伊川县高山乡于2010年1月13日撤乡建镇,高山镇位于伊川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临平等镇,西毗宜阳县,南接鸣皋镇,北连鸦岭镇,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5.1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3.3%,辖23个建制村,36个自然村,21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侯村,面积6.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98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00人,占驻地总人口的61.7%。截至2009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613万元,财政收入达到88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18元,并且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先进单位”、“洛阳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全县排名第6位。

社会发展

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山镇地域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以及土地、劳力和牧草资源,其中优质原煤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石灰石2亿立方,为高山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商山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矿开采与加工、水泥生产与建材业及草牧林果深加工业,初步形成了煤、水泥、建材和草牧林果深加工与之并驾齐驱的工业发展格局。继续推进矿区产业布局优化和镇区建设,先后建成了3个煤炭工矿区、1个建材工业区、2个商贸区,初步形成了“产业错位、集群发展、功能突出”的矿区企业建设和镇区建设相结合的一体化布局。民营企业洛阳市天源集团也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 “洛阳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两个翻一番’特别贡献企业 ”、“洛阳市优秀民营企业”、“洛阳市最具活力企业”、“洛阳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洛阳市税收先进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2年以来,逐步建成了5000亩优质林草间作基地、15000亩优质小麦基地、3000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2500亩优质油葵基地和1000亩中草药生产基地;专业养殖公司达7家,养殖小区3个,养殖专业户达2000余户,农户上项目率达70%,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000户,占总农户的72%以上,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8月,在郑村成立的洛阳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300万元,占地500余亩,下设有万头猪场、淀粉加工厂、散养鸡场,主要经营特色养殖业、农副产品种植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是一个集深加工业和养殖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系列研发企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专业市场带动的仓储、物流、餐饮等服务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通过外出务工信息发布、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了农民择业能力水平和致富本领,使劳务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总体面貌明显改变。高山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全镇贯通,总里程达38.5公里;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水利化程度从12%提高到39%;完成两期农村电网改造,全镇通讯事业发达,各自然村之间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商品房25900余平方米,启动建设农贸市场2个,新建了镇区垃圾池、公厕等,安装了镇区路灯,小城镇经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门店开业率和入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8年度被评为“洛阳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全镇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已全部完成,村镇地名设标率达100%。完成了16所中小学校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建成了高山镇中心卫生院,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背景

耶德瓦布内的犹太社区成立于18世纪。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耶德瓦布内的总人口为2,167人,其中约有1,500名犹太人。耶德瓦布内是战前波兰的众多Shtetl|犹太人村镇之一——这类小城镇被波兰人占大多数的乡村包围,但城镇人口中大多为犹太人,与占少数的波兰人口共存。耶德瓦布内居民政治上支持National Democracy|国家民主运动(波兰)|国家民主运动:该党试图反驳所谓“犹太人对天主教波兰人的经济竞争”的威胁论,并反对约瑟夫•毕苏斯基及其继任者的波兰政府。然而,战前该镇的波兰人与犹太人关系良好,可能比该国其他地方都好。双方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刻发生在1934年,一则谣言将一名犹太妇女被杀的案件与一名天主教徒遇害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谣言还未发酵,就被一名牧师和一名拉比在一起解决了。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开始。9月17日,苏联红军遵照《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入侵波兰东部地区。耶德瓦布内地区最初由德国人占领,他们压制了当地波兰Cadets|军校学员的抵抗并烧毁了犹太教堂。1939年9月28日的《German–Soviet Boundary and Friendship Treaty|德苏边界与友好条约|德苏前线条约》将耶德瓦布内划归苏联所有。得知占领城镇的是苏联人而不是纳粹分子,许多波兰犹太人起初感到放松。与大多数波兰人不同,一些犹太人积极地欢迎红军,认为红军可以保护他们免于纳粹主义。

根据朱利安•巴恩斯的说法,“许多犹太人可能在苏联人于1939年首次到来时感到如释重负,因为苏联人让他们摆脱了今年早些时候入侵的反犹太纳粹分子;然而,新来的入侵者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俄罗斯和无神论者的)反犹太主义”。根据Anna Bikont|安娜•比孔特的说法,苏联人带来了俄罗斯和无神论的反宗教政策:波兰的希伯来语学校被苏联关闭,波兰认可的犹太教圣日(如赎罪日等)被苏联禁止,被苏联挪用的商店和企业也大多是犹太人的。一些犹太人(“opaskowcy”)组建了民兵组织,并帮助内务人民委员部编制流放西伯利亚的波兰人名单。比孔特写道,一名土生土长的耶德瓦布内居民Meir Grajewski(后改姓Ronen)认出了五个在城中“横行霸道”的犹太“混混”,他们向波兰人问罪,有时甚至针对犹太人同胞。共有22,353名波兰人被驱逐出附近地区;所有人被逐出时都连带着整个家庭被驱逐。红军部队征用了食品和其他物品,剥夺了当地民众的资源。伴随红军苏联秘密警察经常逮捕和驱逐波兰公民,包括非犹太人和犹太人,并在整个地区传播恐怖。逮捕、驱逐和监狱处决的浪潮一直持续到1941年6月20日至21日,即德国巴巴罗萨行动的前夕。

继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德国军队占领了苏联自1939起占领的波兰领土。在耶德瓦布内附近的小镇Wizna|维兹纳,数十名犹太男子被党卫队一级突击队长赫尔曼•沙佩尔指挥的入侵德军枪杀;其他邻近的城镇也发生了类似事件。纳粹在当地进行宣传活动,>揭露苏联在波兰东部Soviet repressions of Polish citizens (1939–1946)|苏联对波兰公民的打压(1939-1946年)|犯下的罪行,并声称犹太人可能支持苏联人。与此同时,党卫队[2] 组织了别动队在这些地区杀害犹太人,并进行了一些屠杀行动。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制定了这些屠杀行动的指导方针,命令他的军官在德国军队新占领的领土上引发反犹太人事件。纳粹当局鼓励当地社区实施反犹太骚乱和抢劫,对这些举动完全不实施惩罚。在大屠杀之前,个别的苏联勾结者,无论是波兰人还是犹太人,都遭到了私刑或判罪。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农村教育方面,全镇有初级中学4所,小学24所,在校学生达7108人,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了“两基”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镇卫生院和23个村级卫生所进行了设施配套改善,村村有医疗合作组织,村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5%。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33.5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床位105张,入住95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3.1%。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获得长足发展。通过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镇公民综合素质、文明程度、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省、市、县级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蔚然成风,干群学科技、用科技热情高涨。依法治镇、依法治标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依法行政、依法行事已成为干群的自学行动。勤劳、智慧、勇敢的高山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勤劳兴业、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推动着高山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发展。高山镇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今天的高山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明天的高山必将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1. 高山乡
  2. 党卫队,encycl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