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隅良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隅良典 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 |
---|---|
出生 |
日本福岡縣福岡市 | 1945年2月9日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東京大學 |
機構 | 洛克菲勒大學;東京大學;基礎生物學研究所;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東京工業大學 |
知名於 | 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 |
研究領域 | 細胞生物學 |
獎項 | 日本學士院獎(2006);朝日獎(2008);京都獎基礎科學部門(2012);蓋爾德納國際獎(2015);文化功勞者(2015);威利獎(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文化勳章(2016);生命科學突破獎(2017) |
大隅良典(英語:Yoshinori Osumi,1945年2月9日-),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現任東京工業大學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第6位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1]等職。
2016年大隅良典 因「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成為21世紀第2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單人得主[2],他是歷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第39位單人得主,也是繼2015年獲獎的大村智後,第4位拿下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那時,他71歲的年紀,也遠高於歷年來得主的平均年齡58歲,相當不容易。[3]
- 大隅的研究經歷坎坷,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 他被日本人稱作「搞科學的宮崎駿」,一頭栽進冷門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肯定
-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青睞?
- 大隅的「細胞自噬」讓人更長壽!
坎坷的研究經歷,大器晚成
在鏡頭下,大隅良典看上去遠比實際要年輕。他那自二十多歲在美國留學時就保有的「專屬"鬍鬚"標誌」,在日本,有人叫他「搞科學的宮崎駿」!
諾貝爾獎得主都有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大隅良典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不同於那些順風順水的天之驕子,大隅良典的研究之路,相對之下就顯得坎坷許多。[4]
早年受父兄影響,啓發他對科學的興趣
大隅良典在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終戰前的1945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福岡縣,他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小。他的父親大隅芳雄是九州帝國大學的工科教授。小時候,他的哥哥常常買科普書籍給他看,例如,八杉龍一的《生物的歷史》、三宅泰雄的《空氣的發現》以及法拉第的《蠟燭的化學史》。除了從小受到父兄的影響,那些科普書籍更啟發了他對科學的興趣。[4][5]
從化學轉念生物 -- 仍然是個坑
長期以來,大隅一直都很想當一位化學家。當他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如願以償進入東京大學化學系的時候,儘管他對化學充滿熱情,他卻冷靜了下來思。他認為現代基礎學科之一的化學體系已經發展很成熟了,他不太可能幹出什麼大成就或大突破。於是,他決定轉去學生物。
1967年,22歲的大隅良典本科(大學)畢業後,接著又讀了碩士研究所,然後到京都大學去讀博士研究所。在這期間,他表現一般,沒做出什麼東西來。1972年,由於論文沒有通過答辯,所以大隅沒有在京都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大隅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他又回東京大學讀博士。花了兩年時間,這次他順利畢業了(1974年)。畢業後,他卻發現很難找到工作。
無奈之下,遠渡美國 -- 還是沒好成績
當時日本的科研環境不太好,可以選擇的研究所職位很少。無奈之下,他拿著東京大學恩師今堀和友的推薦信,遠渡太平洋到美國,進入洛克菲勒大學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的研究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3年(1974-1977年間)。
那時的埃德爾曼不僅長得帥,還道行高深,有很高的科研成就。他是197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的時候才34歲,是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
在大隅來到美國的第一年,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洛克菲勒大學、比利時後裔的科學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他是溶酶體的發現者,也是第一個提出「自噬」這個概念的人。
在美國的3年,看似前途大好的大隅並沒有好成績,也許是還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大隅回憶自己在美國的日子是「我這輩子最艱難的時光」。語言並不是他主要的障礙,最大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大腸桿菌,而埃德爾曼實驗室主要研究發育學,對此他一竅不通,只能從頭學起。他抑鬱又苦悶地幹了一年半,這時候,實驗室裡來了一個名叫麥克·賈溫斯基(Mike Jazwinski)的新同學。大隅打聽到他的研究方向是酵母細胞內的DNA複製,於是決定加入他的研究。
從那之後,大隅就和酵母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當時更沒想到,他後來的研究竟會用酵母菌來研究細胞自噬。[4][5][6]
升遷之路相當緩慢
大隅返國後回到母校東京大學,按照日本大學的制度,從1977擔任研究助理開始,花了將近9年的時間,才在1986年升上講師。1988 年轉至教養學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系擔任助理教授,成立自己的研究室,他曾自嘲那是個「很小的研究室,只有3個人(他和他的兩個學生)」,他在那裡蹲了4 年,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這年他已43歲了 -- 在那個年紀,很多學者已升任正教授職位了,而他才升至最基屬的職位。
一直到1992年,獨立發表了第一篇有關「細胞自噬」的論文。然後利用「酵母菌」陸續找到了一系列控制「細胞自噬」的基因。
隨後,他在1996年離開東京大學,轉至位於岡崎的國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擔任教授,這年他巳51歲了。他在那裡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發現,直到2009年退休。
到50歲時候的大隅,還只是個副教授 -- 可以說,50歲之前的大隅,其人生算不上成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必須尋求新的領域做研究,哪怕是很冷門的領域。」
然後,同年(2009年)轉至東京工業大學綜合研究院、前沿研究機構擔任特聘教授至今。因此,他曾感慨地說,當初若沒有離開東京大學,也許無法完成這些有關「細胞自噬」重要的發現。[5][6][7]
做冷門研究,竟是劃時代的「細胞自噬」
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1977年,大隅從美國回到日本跟隨Anraku教授開始從事研究之後,他就決心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曾說:「在Anraku教授實驗室工作,我選擇了酵母液泡作為我的研究項目,因為還沒有人研究它。」[8]
「自噬」即「自我吞噬」
前面提過,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 克里斯汀·德·迪夫 曾經在1963年提出「自噬(autophagy)」這個詞,它來自希臘語,auto-意為「自我」,phagein意為「吃」。自噬是一個涉及到細胞自身結構通過溶酶酵素體機制而被分解,機體細胞自我再生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於應急,還能用來對抗病原體、清除受損結構,簡而言之,「自噬」 即「自我吞噬」之意。[9][10]
開啓人們對細胞自噬的重視
細胞自體吞噬這種概念是1960年代就提出來的,但是,當時科學家們研究這種現象有困難性,使得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知之甚少。直到大隅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11]
以下就來談談大隅在這方面的突破。
開始觀察酵母菌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他主要致力於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與囊泡內的蛋白質降解(degradation)的研究。液泡也是一種細胞器,它在酵母中的地位和人體中溶酶體的地位類似,而酵母細胞相對比較容易開展研究,因此科學家們常拿酵母細胞當作人類細胞模型來做實驗。
但是,大隅正面臨一項挑戰:「酵母細胞很小,在顯微鏡下,它們的細胞器並不容易分辨出來。」 而此時的大隅甚至還不能確認在這種細胞內部是否存在自噬現象。[8]
証明自體吞噬過程存在於酵母細胞中
後來,大隅推論,如果能在自噬行為發生的時候阻斷液泡中蛋白質分解的過程,那麼自噬體就會在液泡中累積,這樣就容易在顯微鏡下看見這些自噬體。因此,他培育出因突變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細胞,並通過使細胞飢餓激發自噬。結果,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小時內,液泡中就充滿了細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這些囊泡就是自噬體。他的實驗證明酵母細胞中存在自噬現象。[11]
找到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
發現自噬體後,大隅在1993年找到了一批和自噬有關的酵母突變體。在經過一系列出色的實驗之後,他利用麵包酵母找到了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將細胞自噬帶入了分子時代,並隨後開始致力於闡明酵母菌體內自噬作用的背後機制,並發現與之相似的複雜過程也同樣存在於我們人類的細胞內。
1993年,大隅良典實驗室克隆了第一個自噬基因apgl(apg 是 autophagy 的縮寫)。他後續研究了數千酵母突變體,並確定了自噬過程必不可少的15個基因。[8][11][12]
發表在不起眼的期刊
1993年,大隅將他發現的自噬基因這篇文章悄悄發表到了不起眼《FEBS Letters》上。他的研究結果在當時真的沒人關注,沒人認為是劃時代的發現,因為那時大家都認為,酵母即使缺了自噬,在正常條件下也活蹦亂跳,所以「自噬」也沒什麼重要性。[13]
掀起「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熱潮
雖然在大隅公布其研究結果後,沒得到太多的關注;不過幾年之後,其在生理學和醫學領域的功能重要性才被意識到,繼而有了更多的科學家對於「自噬細胞」的作用機制進行研究,從而進一步對攻克癌症、對抗衰老、治療帕金森病、糖尿病等人類疾病帶來新希望。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在根據不同病症的「細胞自噬」來研發藥物。[8][14]
另外,近年來科學家也發現,「細胞自噬」作用與生物發育以及許多其他人類疾病密切相關,如腫瘤、感染與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變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等。[15][16]
獨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投身冷門研究,獲諾貝爾獎肯定
有些科學家作研究喜歡追時髦,趕熱門,日本學者大隅良典卻說:「我樂於做別人不想做的事,而非人人都想湊熱鬧的事。」他感興趣的這個領域可說還相當冷門,遠離聚光燈的焦點。靠著早年有關「細胞自噬」作用的傑出研究成果,大隅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肯定。[17]
2016年10月3日,大隅良典成為了日本第23個獲得諾貝爾獎、第6個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18]
為何獨得?
1992年,大隅良典獨自在酵母細胞中發現細胞自噬現象之後,並在1993年在實驗室克隆出第一個突變酵母菌自噬基因apgl時也沒有合作夥伴。而自他開始之後,才掀起了細胞自噬的研究熱潮。如果沒有大隅良典的細胞自噬的突破性研究,可能就沒有後續更多的的研究發展。[8][12][19]
實施飢餓,排掉老廢細胞!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應該很關心這些研究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和重要性?除了可以應用在上面已闡述的疾病之外,最關心的莫過於"衰老" -- 通俗地說,就是能使人更長壽。
「自噬 」字面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實則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環的基本過程。通俗地說,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非必需的成分(例如,細胞內的老化物質及有害、有毒性的物質)來提供營養和能量,維持身體健康。不少有冬眠習性的哺乳類會利用這一現象,讓細胞內的無用物質再生以此維持生命。
同樣地,利用「自噬 」機制,細胞會「吃掉」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細胞(例如癌細胞),以使好細胞安全度過惡劣的環境條件。
浙江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劉偉說:「中國人常說的吃飯要吃七分飽,飢餓可以讓細胞自噬,維持細胞的代謝,從而讓人更長壽。這個理論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餓起來,連自己都吃」-- 細胞語。[20]
給年輕人的勉勵
當媒體問大隅:「是基於什麼契機,讓他想要做別人不想做的事(研究)?」大隅覺得:「去發現沒人做的事,其實是很快樂的。」
大隅說:「我想對年輕人傳達的是,科學並非都能成功,但勇於挑戰是很重要的。」[21]
視頻
參考資料
- ↑ 大隅良典先生に「東京大學特別栄譽教授」の稱號を授與
- ↑ 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中央社
- ↑ 大隅良典:科學工作不一定能成功,勇於挑戰的精神很重要
- ↑ 4.0 4.1 4.2 4.3 坎坷的研究經歷!諾獎得主大隅良典,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 ↑ 5.0 5.1 5.2 諾貝爾生醫獎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 ↑ 6.0 6.1 6.2 50歲還是副教授,大隅良典榮膺諾獎之路
- ↑ 大隅良典:大器晚成者
- ↑ 8.0 8.1 8.2 8.3 8.4 那麼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細胞自噬,為何只有大隅良典獨得諾獎?
- ↑ 克里斯汀·德·迪夫 生平
- ↑ 生命奧秘:細胞自噬或許開啟延年益壽大門
- ↑ 11.0 11.1 11.2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 ?
- ↑ 12.0 12.1 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特別報導 -- 發現自噬作用機制
- ↑ 曾經有一個糾錯的機會擺在本屆諾獎評委面前
- ↑ 「細胞自噬機制」研究 為對抗衰老、治療帕金森氏症帶來新希望
- ↑ 這位日本科學家憑什麼拿走2016諾貝爾醫學獎?
- ↑ 大隅良典解析細胞自噬,創癌症治療契機
- ↑ 投身冷門研究 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獎肯定
- ↑ 他因研究「吃掉自己」的細胞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
- ↑ 據最新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像中國人這樣吃飯更長壽
- ↑ 諾貝爾獎大隅良典勉年輕人 要勇於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