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拉科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26日 (四) 15:24 由 JT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拉科夫(波蘭語:Kraków;德語:Krakau)是波蘭第二大城市,為小波蘭省首府,也是波蘭的舊都。位於波蘭南部,鄰近克拉科夫-琴斯托霍瓦高地維斯瓦河貫穿市區,全市人口約76萬人[1]

克拉科夫是波蘭重要的旅遊都市,其克拉科夫老城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舊城區內最重要的兩處景點為(克拉科夫)中央集市廣場瓦維爾山,前者為克拉科夫之城市核心,後者則曾為波蘭王室的宮殿所在。納粹集中營中最為人所知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位於西南60公里處,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63年至1978年當選教宗前擔任當地的總主教,當地機場在1995年以其命名。。克拉科夫在2000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天主教會舉辦的2016年世界青年日也在此舉行。

目錄

歷史

關於克拉科夫最早的書面記載可以追溯至公元965年,該城先是位於摩拉維亞轄境(876–879),955年時被波西米亞波列斯拉夫一世征服。波蘭皮雅斯特王朝梅什科一世於其統治末期從波西米亞人手中奪取了克拉科夫。

波蘭歷史上,克拉科夫自1038年起成為首都,直至1596年遷都華沙為止[2];波蘭1795年至1918年亡國期間,則以該城為中心先後建立了克拉科夫自由市及克拉科夫大公國。其擁有非法定的城市全銜,稱為克拉科夫王家首都市(Stołeczne Królewskie Miasto Krakó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