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式戰鬥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式戰鬥機(Ki-100),簡稱五式戰,是日本帝國陸軍的戰鬥機機種之一,由川崎航空機(現川崎重工業)負責開發及製造。這款戰鬥機繼承了三式戰鬥機的堅固機身構造[1],主要用於太平洋戰爭末期的日本防空。由於使用時間短,盟軍並沒有替五式戰取官方代號,戰後出書偶爾會出現所謂的「Tony II」代號,只是著作者方便行事下取名而成。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日本陸軍的官方資料中並不存在五式戰鬥機這個代號。因為這項開發計劃並不在日本陸軍的正式開發案中,自然也不存在所謂的「制式化」正名;官史上最後的量產戰機仍然是四式戰疾風,五式戰鬥機在川崎內部稱為KI的一百(きのひゃく)或直接簡稱一百(ひゃく),陸軍也是以類似說法(「きひゃく」或「ひゃく」)指稱此型戰機,五式戰只是後世研究者為了方便而取名的結果,但這名稱經過數十年來的轉用已成為外界廣為認知的代號。
開發起源
概略來說,五式戰的本質就是把液冷引擎更換成氣冷星型引擎的三式戰鬥機。
三式戰鬥機(Ki-61飛燕[2])是日本帝國陸軍在對美開戰後服役的戰鬥機,它使用了正面截面積較小的液冷引擎,爬升性能不弱,搭配強固的機身設計,機翼主梁強度達到耐15G的標準;這讓飛燕在日軍戰機中不但武裝強、機身結實、俯衝速度也可快到時速850公里。在1943年日本陸軍航空隊的現役機種中,一式戰火力太弱、二式單座戰鬥機爬升性沒那麼好,相較來說三式戰是日本陸航中較適合攔截高空來襲的美國轟炸機。
不過,三式戰為了因應更結實的盟軍軍機多次強化武裝,但沒有因此更換引擎;早期只裝備機槍的三式戰一型甲/乙極速可達時速590公里,戰爭後期量產裝備機炮的三式戰一型丁極速只剩下時速560公里,爬升速度與飛行效果也都大打折扣。在菲律賓及新幾內亞的作戰經驗都認為面對同盟國軍機,三式戰有必要進行整體性的改良;在對抗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時推力不夠的問題更為明顯,因為日本軍機引擎搭配的增壓器調整適合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再上去的高度推力就急遽衰減。以三式戰來說到1萬米高度時速度勉強只剩漂浮狀態,到最後飛行員為了改善高空性能,不惜用拆裝甲、拆機槍的方式減少空重勉力進行高空飛行,並採用撞擊的方式攔截高空轟炸機。
因為高空攔截的需求日益嚴峻的戰局,川崎在1943年起設計了改良版飛燕;此計劃預計讓飛燕裝上新型的Ha-140式液冷引擎,這款引擎為原本飛燕採用的DB 601引擎日本授權生產型Ha-40型液冷引擎出力增強之改良型,以提高轉速(每分鐘2,500轉升級到2,750轉)、改良增壓器、增設水甲醇混合液注入功能,讓原本1,150匹馬力的引擎升級成1,500匹馬力。新的飛燕保留三式戰一型丁的重武裝,原型機在1943年9月至1944年(昭和19年)1月試製8架,稱Ki-61-II。第9架原型機再度改良,以Ki-61-II改的名義推出,Ki-61-II改後來制式化稱三式戰鬥機二型;1944年8月測試結束,陸軍並下訂30架試製機。
然而,飛燕戰機的問題一直都在液冷引擎,三式戰二型亦不例外;因為Ha-140的生產一直上不了軌道,日本陸軍審查部派遣名取智男上尉至川崎明石工廠向技工了解生產狀況,才發現要量產Ha-140根本是毫無希望的事情。
日本製造的液冷引擎從Ha-40起就問題叢生,這些問題只是日本整體工業水平與國力不足的反射,並非單一體系得完全承擔的責任。從引擎需要的鎳基合金在日本無法生產、零件精度不足、組裝品質不佳、維修人員缺乏足夠職前訓練、前線維修人員使用錯誤的維修手段等,許多體系上的錯誤讓Ha-40引擎從生產到操作充斥着磨合問題;二戰後期人力抽調與美軍轟炸威脅只是把體系災難放大而已,且提高轉速、更改增壓器、並採用水噴射系統壓榨輸出、以及比Ha-40更加精密的Ha-140之設計,亦是將諸多生產上的災難推到一種連川崎自己都無法控制的領域罷了。
Ha-140的生產災難從三式戰二型的開發起就已經出現。三式戰二型的測試1943年9月到1944年8月,陸軍決定在1944年8月到9月間取得100架三式戰二型,分別是8月接收預量產30架,9月70架,但結果川崎仍無法按時完成。原本是打算1944年7月生產20具引擎,實際上只交貨7具,1944年8月預定生產40具,實際只交貨5具,至於1944年9月只交貨1具引擎,而交貨的引擎尚需作實際運作調整,還不可以直接使用,三式戰二型的量產計劃可想而知便原地踏步,陸軍也就不打算指望三式戰二型能量產些什麼出來了。到最後三式戰二型受限於引擎數量,完工數量不超過100架,還因為空襲等因素在地面損失,陸軍實際接收數量只有60架左右。
視頻
五式戰鬥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川崎Ki100/陸軍五式戰鬥機小傳,個人圖書館,2020-08-22
- ↑ 飛燕的動力:二戰日軍三式戰鬥機小歷史,搜狐,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