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花鷚 |
---|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Anthus richari 目/科/屬 雀形/鶺鴒/鷚 遷徏狀態 冬候鳥/台灣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17-18cm/21-40g |
別名:田鷚、理氏鷚,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下嘴粉褐、上嘴及嘴先黑褐色。腳粉肉色,後爪甚長、明顯長於後趾。
- 北方亞種成鳥:
- 體上褐色略帶灰。頭上有黑褐色縱紋,有明顯乳黃色眉線及不甚明顯黑褐色過眼線,耳羽褐色。頦及喉近白,有黑褐色顎線。
- 體背具黑褐縱斑及淡色羽緣,中覆羽為黑色軸斑較狹長呈尖角狀或菱形狀。尾羽為暗褐色,外側尾羽白色。
- 胸、脇皮黃,腹至尾下覆羽近白。頸側及胸有明顯黑色縱斑。
- 飛行時,呈不明顥波浪狀。
- 亞成鳥羽翼覆羽及三級飛羽羽緣較白。
- 華東亞種sinensis體型較小,身形略矮,腳爪略短,體背具淡色縱紋也較明顯,容易與布萊氏鷚混淆。
棲地&習性
任何開闊林間鄉村空地、河灘、草地及農耕地。停棲姿態挺立,落地前常有定點振翅動作。
單獨或三兩隻小群在地面行走覓食。主要食物是成蟲和幼蟲,尤其是甲蟲(鞘翅目)和蚱蜢(直翅目)。
繁殖期
主要是4月至7月。巢窩以粗草和根築成,內襯以精細材料。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整個範圍的大部分區域中常見且普遍。
鳴聲
發出“啾咿-啾咿-啾咿-”
外觀相似性
布萊氏鷚體型較小而纖細,嘴較小而尖,站姿較平。體背淡色縱紋也較明顯,中覆羽為黑色軸斑較寬,呈桃尖狀。腹面經常為較一致的皮黃色。上胸縱紋較稀疏,腳及後爪均較短,後爪約等於後趾長度。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r. richardi Vieillot, 1818 – 西伯利亞西南部和哈薩克斯坦東北部E至貝加爾湖(L Baikal);冬季主要在亞洲西南部,偏遠西部。
- A. r. dauricus H. C. Johansen, 1952 – 泛拜卡利亚和雅庫特E到鄂霍次克海,S到N蒙古和中國東北(西北西北);亞洲的冬天。
- A. r. centralasiae (Kistiakovsky, 1928) – E哈薩克斯坦(Zaysan盆地,E天山)E到W&S蒙古,S到N中國(新疆,青海,甘肅,也可能是內蒙古);亞洲的冬天。
- A. r. ussuriensis H. C. Johansen, 1952 – 俄羅斯東南部(烏蘇里蘭州阿穆爾河下游地區),南至東中國(南至四川和長江),也可能是韓國;東南亞的冬天。
- A. r. sinensis (Bonaparte, 1850) –長江的中國東南;東南亞的冬天。[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richards pipit,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