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蟑螂(英语:Cockroach(es) )是“蜚蠊目”(Blattodea)渐进变态(Gradual metamorphosis)的昆虫,目前已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多生于林间野外,而且白天活动,能飞行;只有少数的种类,生活于住家、夜间活动,不擅飞行,只能滑翔,是为住家蟑螂(household cockroach)。
与人类的食性重叠,部份蟑螂对人类的家居都有很强的入侵性,它们繁殖力强,在人类家居栖身及觅食的同时,亦会传播多种病原体,因此蟑螂被普遍认为是害虫。虽然蟑螂不受欢迎,甚至要除之而后快,但在历史上有过东亚、东南亚等地居民食用蟑螂的纪录。交过尾的雌虫将卵产于卵鞘内(Ootheca) ,卵孵化出若虫(Nymph),经7~12次蜕皮(Molting),而为成虫。蟑螂常出没于垃圾堆、粪坑、排水沟内,逐污纳垢,然后夜间侵入厨房,爬到食物、餐具上污染食物,为消化系统传染病之病媒。又因其分泌之费洛蒙蟑螂味,常令人引起过敏症状,故其为人类重要过敏原;诸如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角膜炎等等。[1]
和人类不同,蟑螂的神经中枢并非一党独大,脑、胸、腹等神经节,各自控制著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所以切除部分身躯仍可快速行动)。因为神经各司其职,蟑螂的反应迅速,腹面和脚上遍布的刚毛能感受到轻微的风吹草动,远在你走近蟑螂之前,它就早已逃之夭夭。[2]
蟑螂由来
昆虫的祖先远从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开始生活在地球上,并且从约二亿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后开始繁盛,而其中一支网翅总目(Dictyoptera)的昆虫,和恐龙一同演化(恐龙约在二亿三千万年前出现),食肉的螳螂目(Mantodea)首先分家,演化成现代的螳螂。而蜚蠊目(Blattodea)以杂食和木头为食,站稳了生态圈的分解者角色。一支保留了少许的社会性风格,演化成现代蟑螂。[2]
分类
以现代的生物分类学,蟑螂约有4000种,其中约有数十种被认为是害虫。除了其中大约有数十种会入侵人类家居,又有数种作为人类宠物饲养及宠物粮食外,绝大部份品种只能在野外山涧树林或昆虫博物馆中见到。家居最常见的蟑螂,主要分类:
- 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源自于热带非洲,为一大型的住家蟑螂,体长35~43mm,全身成美丽光泽的红褐色,具发育完整的翅膀。其前胸背板淡黄褐色,中央具两颗赤褐色大斑。美洲蟑螂性喜温暖、潮湿之环境,而台湾地区之高温多湿最适于本种蟑螂之孳生繁殖,为台湾一般住家最多、最常见且最活跃之蟑螂。
- 棕色蟑螂(Periplaneta brunnea),与美洲蟑螂酷似,且常与美洲蟑螂为伍,常易混淆,体型较美洲蟑螂小,约25~30mm。
- 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近似于美洲蟑螂,只是个体略小,颜色深暗褐,亦源自于热带非洲,由于商贾往来、奴隶交易而散布开来,现已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此种蟑螂比美洲蟑螂需要较高的气温,体长27~33mm,体色为暗褐色,其前胸背板周缘为一封闭明显之黄色轮纹,环内为深褐色。
- 德国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德国蟑螂为分布最广之ㄧ种住家蟑螂,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又因其生活史短,繁殖潜能强,故为室内之最重要害虫。
- 棕带蟑螂(Supella longipalpa),小型之蟑螂,比德国蟑螂略小。体长10~14mm。棕带蟑螂成虫之前胸背板底色淡黄色,中央有一条宽阔之红褐色条纹,中胸及腹部背板金黄色,各具有型状似“V”字形之暗棕色斜横条纹。致其外观看起来有若两条黄棕色之斜行横带。此种蟑螂受到惊扰时,会跳起来并快速的逃逸或迅速的飞行,尤其是雄蟑螂。
- 潜伏蟑螂(Pycnoscelus surinamensis),体中型,长18~24mm。前胸背板深橄榄色至黑褐色,翅及身体腹面为淡黄色,乃至黄褐色,与前胸背板截然有别,形成一明显之对比,故亦称双色蟑螂。
- 花斑蟑螂(Neostylopyga rhombifolia),亦称家屋蟑螂,原产于远东。花斑蟑螂为中型种,体长20~25mm。全身体色暗褐,胸部及腹部背面具有黄色或黄白色之斑纹,故称花斑蟑螂。
- 灰色蟑螂(Nauphoeta cinerea),为世界共通种,体中型25~29mm,全身灰棕色,因此得名,有深色斑点密布,前胸背板以及翅鞘均有不规则之斑点点刻。雌雄虫翅短,不盖及腹端。卵胎生。喜食动物性食物,尤其含有鱼油食品时为然,常出现于沾板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