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灣砲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沙灣砲台,別名二沙灣礮臺[1] ,一般多以其入口城門牌匾而稱為「海門天險」。屬於台灣基隆市的傳統中國式砲台建築,此砲台在1841年便已存在。當時的砲台是構築於山下基隆港邊,為台灣兵備道姚瑩所建;後歷多次整修,現今規模為台灣巡撫劉銘傳於1884年所修築。
歷史概述
- 1841年9月30日(道光21年8月16日),一艘英國船「吶爾不達號」(Nerbudda)對二沙灣砲臺發射兩枚砲彈,打壞兵房一間。
- 當時在三沙灣砲臺防守的淡水同知曹謹對英船發砲回擊,英船觸碰到礁石擱淺,此為清廷臺灣守軍與英國第一次交戰。但據英方文獻及生還俘虜所述, 該英船實因遇風觸礁而倖存船員卻被拘禁及處斬( 見「吶爾不噠」號事件)。
- 英船第六等小型礮艦「獵人號」(Nimrod)於1841年10月27日(道光21年9月13日)辰時進入基隆港直攻二沙灣砲臺,清廷守兵立即反擊,另英軍也從三沙灣的鼻頭山登岸。此次數名清廷兵勇受傷,二沙灣及三沙灣軍營住房燒毀,五門大砲損壞。[2]
- 1884年4月13日(光緒10年3月18日),法國軍艦「樓打號」(Volta,哇爾大號)駛進基隆要求購煤礦被拒;船長福祿諾中校(F. Fournier)認為是清官阻撓,藉機生事要求守軍,否則開砲;在淡水關稅總巡胡美利的協助之下,風波平息。
- 劉銘傳於1884年7月16日(光緒10年閏5月24日)基隆上岸,審視基隆及淡水形勢,認為全臺「臺南以澎湖為鎖鑰,臺北以基隆為咽喉」做戰略地位評估。澎湖多島難守,而基隆又有煤礦受到法國的覬覦,實為緊要;因此,劉銘傳令在基隆港東北角趕造新砲臺(今二沙灣砲臺),並安裝德國製新式克魯伯大砲(Krupp guns)。該砲臺的缺點是明砲臺、目標明顯,不過在當時軍事戰備就已是固若金湯的堡壘。[3]
- 1884年8月5日(光緒10年6月15日),法將李士卑斯(S.N.J.Lespès)率領5艘軍艦與守軍交戰5小時。因基隆的砲臺無法旋轉,法艦由側面攻擊砲臺,故砲臺無由發揮作用,基隆的砲臺大半數被摧毀,火藥庫亦被炸毀。隔日(1884年8月6日),法軍400至500人登陸基隆。[4]
-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鑑於二沙灣砲台乃基隆港要津,約1885年後,於二沙灣海濱之山上構築新式砲台,聘德國人監造,分營盤和砲座區,以禦北台門戶,並題字「海門天險」。[5]
- 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二沙灣砲臺就已名列其中。
- 到了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二沙灣砲臺改為國定古蹟。
- 該砲台現今已無軍事用途,但因為可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因此成為觀光景點。另外也因具歷史人文價值,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軍事戰術
- 二沙灣砲台位山丘之上,下臨陡坡地勢險要。城門朝西南,乃標準中國式城門,入口以石作丁順砌之拱門,門楣題「海門天險」四字。
- 城門兩翼有城垣,上築雉堞設有射口。砲台石材應為就地取材,其牆垣、兵房彈藥庫都用當地砂岩砌成,砲基則用鐵水泥築成。
- 海門天險將東、北兩個砲台區建在較高的臨海山頭,屬「抱山式砲台」,而將紮營處設在背海面較低平的地區。這樣的布局,使得海上來的敵艦無論再怎麼猛烈攻擊,都只會擊中向海的山面,或者越過山頭落到谷底,而絕難擊中營區。由於營區所在地幾乎可以避開任何正面射來的砲彈,所以開仗時能從容支援砲台區上的砲火作業,展現了精采絕倫的地形戰術。
參考資料
- 書目
- 謝維倫《以圖觀史─晚清臺灣方志地圖與涉外事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姚瑩,《臺灣防夷經費請作正支銷狀》(道光21年1月4日),收於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五十七冊(遠流出版、文建會,2007), 頁36。
- 基隆市政府,《基隆古蹟情懷》
外部連結
- 基隆市駱駝志工協會 - 海門天險簡介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 《海門天險氣勢雄偉 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 中央社 4/2/2006
- 用戰爭認識的城市 走進基隆砲台
- 台灣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