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乡的亲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故乡的亲人》(美国乡村歌曲),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科林斯.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1826-1864)的佳作,被誉为“歌曲之王”。他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斯堡,自幼酷爱音乐自学成才。[1]


福斯特只活了38岁。在短短的20年写作生涯中,创作了200百多首歌曲,《故乡的亲人》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

这些歌曲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炼,多以欧洲赞美诗和黑人民歌为素材,感情真挚,略带哀伤的色彩,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感受和对黑人命运的同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乡的亲人》被定为福罗里达州洲歌,

故乡的亲人》这首曾经在世界上非常流行,也被美国的不少电影、音乐剧、爵士乐等吸收为创作素材。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故乡的亲人                 歌曲原唱         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
                外文名称         old folks at home                 音乐风格         乡村
                作词         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                 语言          英语(美国南部)
                作曲          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                 发行时间         1851年


创作背景

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

故乡的亲人》作于1851年,当时正是非洲大批黑奴被殖民主义者运往美洲出卖受虐;国内普通市民也遭不幸,迁徙十分平繁之时。福斯特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并创作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歌词由作者自己填写,歌曲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


佛斯特本人并没有去过佛罗里达州,但是大多数人因为这首歌了解了佛罗里达,有甚至专门是为了去游览这条河。在确定歌名的时候吗,佛斯特曾经问过他兄弟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位于密西西比州的亚组河,但被佛斯特拒绝了。第二条建议是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小便河,佛斯特说:“我绝对不会选用那个。”然后他的兄弟就给他建议了斯瓦尼河,佛斯特这次与他拍手即合,因此就创作了这首歌。


这首歌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了美国南部,在当时美国一半的州还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但歌曲中却多次提到了作者怀念美国南部种植园的生活。


歌词

汉语翻译

        第一段

        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2]

        多么遥远。

        那里有我最亲爱的人,

        我心中常想念。

        我在故乡田庄尽情游荡,

        忧郁漫步。

        依然想念那旧时的种植园,

        和家中的人。

        合唱

        满目凄凉,前途茫茫

        到处去流浪。

        我心中是多么悲伤,

        如今远远离开故乡。

        第二段

        世界所有的小农场我都漫步过,

        在我年轻时。

        不过多少开心的日子我都浪费,

        许多是因为我唱的歌。

        当我与兄弟嬉戏时,

        心中是多么欢畅。

        哦,带我去找我的老跑马,

        让我在那里欢度余生。

        第三段

        灌木丛间的一件小木屋,

        我曾经流连忘返过。

        依然念念不忘这些记忆,

        无论我去哪里。

        我什么时候能再听到蜜蜂的嗡嗡声,

        行走在蜂窝前时?

        我何时才能再次听到班卓琴的乐声,

        在我旧时温馨的家。


英语原文

        1st verse

        Way down upon de Swanee Ribber,

        Far, far away,

        Dere's wha my heart is turning ebber,

        Dere's wha de old folks stay.

        All up and down de whole creation

        Sadly I roam,

        Still longing for de old plantation,

        And for de old folks at home.

        Chorus

        All de world am sad and dreary,

        Eb-rywhere I roam;

        Oh, darkeys, how my heart grows weary,

        Far from de old folks at home!

        2nd verse

        All round de little farm I wandered

        When I was young,

        Den many happy days I squandered,

        Many de songs I sung.

        When I was playing wid my brudder

        Happy was I;

        Oh, take me to my kind old mudder!

        Dere let me live and die.

        3rd Verse

        One little hut among de bushes,

        One dat I love

        Still sadly to my memory rushes,

        No matter where I rove.

        When will I see de bees a-humming

        All round de comb?

        When will I hear de banjo strumming,

        Down in my good old home?


作者简介

斯蒂芬.科林斯.福斯特 原图链接圖片來自搜狐

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1826-1864)。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作有《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金发的珍妮姑娘》、《美丽的梦神》、《啊,苏珊娜》、《老黑奴》等二百首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广为流传的著名歌曲。 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是曾经被称为“民歌制作者”的斯蒂芬·福斯特。他的生活故事表明了旧世界和新世界之间的显著不同。他生于1826年,那是欧洲音乐的黄金时代,贝多芬舒伯特罗西尼梅耶比尔当时都处在他们的名声的高峰,而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威尔第都正在成长为伟人。实际上,他生在宾州的匹兹堡附近的一个小城镇里。是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是曾经被称为“民歌制作者”。[3]


福斯特生于美国北方宾夕法尼亚的匹兹堡。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他在家中十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九,自小几乎失学在家,喜欢阅读及热爱音乐。六岁时,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莹之光》(即《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母亲带他到乐器店,他随手拿起一支银笛,稍微摆弄一会儿,便吹起了《哥伦比亚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奇。


斯蒂芬·福斯特是一位无师自通的美国作曲家。他从小喜欢音乐,生在了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不过生错了地方,不是在欧洲,而在美国匹兹堡,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能用小提琴拉几个曲调,或许受此影响,福斯特也学会了演奏小提琴长笛单簧管


福斯特的音乐深受黑人音乐的影响。幼时的他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九岁时,他就把邻近的小孩子们组成一个黑人剧团,在一个公共汽车库里演出。这样的经历演化成深刻的记忆,常常反映在他的歌曲中,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运用了黑人旋律的不少片断。


《梦中的佳人》   圖片來自新浪博客

1846年他20岁时,在一家书商工作,那时写了脍炙人口的《噢苏珊娜》(Oh! Susanna)。

1848-1849年,22-23岁时写了有名的《尼得叔叔》(Uncle Ned)及《妮莉是一位淑女》(Nelly Wasa Lady),至1850年,24岁时已完成了12首歌曲,并于同年与珍妮(Jane Denny MacDowell)结婚,并决定成为一位专业作曲家。


1851年间,是他生活美满与快乐的时期,在那时创作了有名的《故乡的亲人》(Old Folks at Home)(或名为Swanee River《史瓦尼河》)及《班卓琴声》(Ring,Ringde Banjo!),《故乡的亲人》成为当时游子最喜欢唱的歌。


1852年,至南方的新奥尔良补度蜜月,1853年迁居至书商较多的纽约,当年写了闻名的《我的肯塔基故乡》(My Old Kentucky Home,Good Night),1854年,为妻子珍妮写了动人的歌曲《[[金发的珍妮》(Jeanie Withthe Light Brown Hair)。


1855年因双亲去世而搬回匹兹堡。1851-1854年是他歌曲创作的多产时期。1855-1860年,因双亲与好友陆续去世,他的写作陷入低潮,生活也变得拮据,在此期间为了偿还负债,曾以150美元卖掉一首歌曲。


1860年,他再度只身前往纽约,当时南北战争一触即发,忆起当年珍妮家中之黑仆,他写下《老黑奴》(Old Black Joe),此曲成为南北战争期间黑奴的精神支柱。


1860-1864年只身在纽约期间,他的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并时常乏人照顾,1864年1月13日,他因连日持续高烧不退而无法起床,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意外去世,死时才37岁。福斯特生平创作的200多首歌曲中的将近100首是在这段期间所作,包括思念其妻珍妮,之后举世闻名的《美丽的梦仙》或译为《梦中的佳人》(Beautiful Dreamer)。


1864年1月,年仅38岁的福斯特病逝,他的遗体运回故乡时,当地乐队演奏《故乡的亲人》为他送葬,那是最好的告慰!于真挚纯朴中含着一丝感伤的色彩,想来那音乐一定让福斯特故乡的亲人流泪。


福斯特所写歌曲贴切地反映早期新大陆移民的欢乐与哀愁,不只当时为人们所欢迎,至今仍是人们所喜欢吟唱的歌谣。作为“民歌制作者”,福斯特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爱,并被当作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1937年,故乡匹兹堡大学为福斯特修建了纪念馆和音乐厅。1940年,福斯被选入纽约大学荣誉人物厅,他的塑像和华盛顿杰斐逊等美国历史上的伟人并列在一起。终于在百年之后,福斯特享受到了国家给予他的最崇高的荣誉。

Stephen Foster Song Book(斯蒂芬·福斯特歌曲集) 圖片來自当当网


歌曲鉴赏

《Old Folks at Home 》(中文:故乡的亲人),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1851年由斯蒂芬·柯林斯填词谱曲,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 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这些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予他很深印象的缘故。[4]


这首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音调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


当时美国的一家音乐杂志叙述了本曲风靡美国的情景:“《故乡的亲人》是一首无与伦比的、具有黑人音乐旋律的歌曲。所有的人都在哼唱着它。是迄今为止我国歌曲中最成功的一首。所有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潇洒的青年、勤劳的船夫或家庭女佣,都哼唱着这首歌。钢琴、吉他不分昼夜地弹奏着它。那些黑人,更是不分男女老幼,边唱着它,边跳舞……”钢琴、吉它不分昼夜地弹奏着它;伤感的女士在唱它;浪漫的绅士在唱它;街头的手风琴艺人也在边拉边唱着它……”据说她被评为美国在世界流传最广的民歌。


歌曲欣赏


        福斯特《故乡的亲人》小提琴 爱德华·格拉奇[5]

        歌坛新秀沈小岑 演唱 英文版[6]

        聂小钧 《故乡的亲人》钢琴曲[7]

        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故乡的亲人》[8]

        卓依婷 演唱《故乡的亲人》中文版[9]

        《故乡的亲人》(外国歌曲)[10]

        可一儿歌 KTV:故乡的亲人[11]

        《The Old Folks at Home》 Deanna Durbin - Deanna Durbin: Songbook[12]


视频

合唱《故乡的亲人》[1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