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日语:気象庁マグニチュード,{\displaystyle M_{j}}{\displaystyle M_{j}})是日本使用的地震度量。2003年9月以前,日本气象厅使用的地震规模度量,与矩震级能够良好地对应,从2003年9月开始,日本气象厅开始使用新方法计算震级。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是以强震计记录的以5秒为周期的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值来计算的,通常在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就能计算出来,十分适合速报。另一方面,在震级超过8.0的巨大地震的情况下,周期5秒的地震波的大小可能几乎没有变化,所以可能无法推算出正确的数值。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地震发生当天,日本气象厅发布的震级是7.9(速报值)和8.4(暂定值),该数据发表2天后,才又修正为矩震级9.0[1]。
概念
日本气象厅震度阶级是日本采用的地震度量,以“震度”表示地震的烈度,是日本独有的度量。一般来讲,当地震发生后,仅用“某地震感强烈”是无法详细说出具体灾情的。因此,将地震烈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可以详细地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受的摇晃程度。1884年,气象厅震度阶级诞生了。
不同于矩震级或里氏地震规模以一个数字描述地震的整体规模,而日本气象厅震度阶级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受的摇晃程度(即中文的地震烈度)。所以,每个地点量得的震级都可以不同。概述图中的电视画面可以显示这一点,图中九州岛并非所有地区监测到强震。
历史
震度阶级的划分曾经几度被修改,因为1923年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地震烈度均超出了当时划定的范围。日本人从1996年起使用新规定的十个震度阶级。
等级划分
日本气象厅震度阶级分为“0~4、5弱、5强、6弱、6强、7”十个阶级。
人们对震度0无感,震度1至震度3对人们没有危害,而震度4以上的摇晃会对人们造成危险,震度7已经是毁灭。而自1996年设立新的震度阶级以来,日本气象厅观测过六次“震度7”,包括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潟县中越地震、2011年的3·11日本地震、2016年4·14熊本地震的前震和主震[2]以及2018年9·6北海道地震。
视频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日本关于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报告一,道客巴巴, 2015-7-3
- ↑ 日本气象厅称熊本16日7.3级地震是主震 呼吁警惕余震,环球网,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