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光祈 | |
---|---|
王光祈 | |
出生 |
1892年8月15日 四川温江人 |
逝世 | 1936年1月12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字润玙,笔名若愚 |
职业 | 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
知名作品 | 《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东西乐制之研究》等。 |
王光祈(1892年8月15日—1936年1月12日)字润玙,笔名若愚,是本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中音乐学研究领域先驱。四川温江人,自幼受到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毕业院于北京中国大学。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研究范围宽泛,传世17 种论著。不仅是当时东亚最早实践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并提出颇具开创性见解的学者,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家。
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东西乐制之研究》等。
个人经历
189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温江。
1908年,进四川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
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于清史馆,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在翌年 7月1日的成立大会上,被推为该会执行部主任。同年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又创建“工读互助团”。
1915年秋天,王光祈考入北京中国大学专门部学习法律。当时,他寓居北池子一间狭小简陋的小屋,过着半工半读的艰苦生活,课余兼任成都《群报》(后改名为《川报》)的驻京记者。也正是借着这个机缘,王光祈结识了李大钊,当时李大钊正主编《晨钟报》副刊,他们一见如故。李大钊对王光祈非常欣赏:“光祈是一个能想、能行的青年,极有志气。
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在翌年 7月1日的成立大会上,被推为该会执行部主任。同年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又创建“工读互助团”。
1920年,赴德国留学,先学德文和政治经济学,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的驻德特约记者。
1922年,改学音乐,在柏林从私人教师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师从E.M.von 霍恩博斯特尔、A.舍尔林、H.沃尔夫和C.萨克斯等教授,1932年起任波恩大学中文讲师。
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今译《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89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温江,王光祈在童年时代就会吹箫奏笛,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读中学时又醉心于川剧。这为他 后来从事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早年读私塾,15岁考入成都第一小学堂高年级。他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清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丙班,与郭沫若 、李劼人、周太玄等人为同窗知己,是班上的高才生。与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郭沫若、曾琦、李璜等同班,并为至交[1]。一次他们一起到成都东郊菱角堰周太玄家聚会,仿“桃园结义”,相约死后同葬此地(后来王在德国逝世,李劼人果然设法将其骨灰运回安葬于该处)。1912年春毕业于成都府中(现石室中学),清贫之中刻苦功读诗书。1914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法律,1918-7月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在京求学期间,还担任了几家报社的记者、编辑等职,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其主办的《每周评论》的创刊号上发表社论,积极从事社会活动。
宣统三年(1911年),他积极投身于四川保路运动。1914年,王光祈东出夔门,辗转赴京,在赵尔巽主持的清史馆任书记员。同年秋考入中国大学专门部法律本科。1916~1918年,经同学李劼人、周太玄等推荐,先后兼任四川《群报》、《川报》驻京记者,《京华日报》编辑。1917年,结识《晨钟报》主编李大钊,以后成为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 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18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大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参加了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群众游行示威。当天下午即将游行情况用专电发回成都。他向《川报》提供了大量报道,促使“五四”烈火在四川熊熊燃烧。1919年7月1日,他与李大钊等人经过将近一年筹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王光祈任该会执行部主任,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都是他先后推荐加入该会的。毛泽东在北京时,还和王光祈经常来往,并曾相约一道出国,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两次嘱托陈毅元帅返川时探询王光祈及其家属的下落,当了解到王光祈已无亲属存世时始肯作罢。1919 年底,王光祈又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在北京、上海发起组织了“工读互助团”, 努力探索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之路。
出国学习
不久“工读互助团”解体。1920年4月,王光祈赴德国 法兰克福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担任北京《晨报》、上海《申报》、《时事新报》的驻德特约通讯员。约在1922年冬改学音乐理论与音乐史。1923年7月,从法兰克福迁居柏林,向德 国音乐教授学习小提琴和音乐。1927年4月,入柏林大学音乐系深造,历时7学期。1933年10 月,受聘于波恩大学东方学院,担任该院中国文艺课教师。次年6月,王光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王光祈参加了游行,并电告成都《川报》。继后,还陆续写回有关“五四”运动报导50余篇。同年,王光祈与一些社会名流发起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和“工读互助团”。
1920年,王光祈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1923年改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学习音乐学,长达7个学期。1932年任波恩大学中国文艺讲师。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荣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在西方获得荣誉的音乐学家。1936-1-12日王光祈积劳成疾,突患脑溢血卒于波恩,时年44岁。
王光祈一生辛苦工作,勤奋著述,在客居德国的十多年里,除撰写、翻译了政论著作《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三国干涉还辽秘闻》等十余本外,还陆续写成音乐专著18本、论文40余篇。诸如《欧洲音乐进化论》、《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东西乐制之研究》(属中国最早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比较音乐学著作)、《各国国歌评述》、《东方民族之音乐》、《音学》、《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翻译琴谱之研究》(向西人介绍中国古琴音乐的著作)、《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纳要》、《西洋名曲解说》等等。其中不少书著具有首创性,表现了王光祈的音乐思想:主张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藉以振奋人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发展民族音乐的具体办法,洋溢着民族自豪的感情。
积劳成疾
王光祈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十分艰苦。他既未享受公费待遇,又无家庭资助,全靠卖文为生。积劳成疾,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突发脑溢血骤然病逝于德国波恩医院,终年44岁。波恩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噩耗传回国内,南京、上海、成都等地和他的故乡温江县都为 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南京追悼会上,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为王光祈画了遗像。成都各报发表了悼念文章。1938年,王光祈的骨灰由其生前好友从波恩辗转运回成都。1941年冬,李劼人将王光祈骨灰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菱角堰侧。
社会活动家
“五四”运动时期,王光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8年,他曾在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和成都《四川群报》上发表若干篇文章与通讯,抨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后日本侵略中国山东的罪行
參考文獻
- ↑ 王光祈. 王光祈帶你看清末民初外交史料: 《李鴻章遊俄紀事》與《美國與滿洲問題》合刊. 獨立作家. 3 December 2014: 3–. ISBN 978-986-572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