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胞漿菌病
症狀體徵
本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因此,臨床表現錯綜複雜。主要分為以下數型:
1.原發性組織胞漿菌病:病變器官不同,症狀有不同表現。以肺組織胞漿菌病為例,可分為5型。
- 急性無症狀型:約95%的原發性組織胞漿菌病可無症狀。在流行區人群中,肺部可見許多鈣化灶,但追問患者病史,卻無明顯症狀。
- 輕度感染型:患者僅有乾咳、胸痛、呼吸短促、聲音嘶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兒童患者也常可表現為兒童「夏季熱」樣症狀。
- 中度感染型:可有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稍有發紺,間或咯血,有時可從痰及骨髓中培養出病原菌。X線檢查可見肺野有多數散在的浸潤或結節性病變,肺門淋巴結腫大,類似原發性肺結核。嚴重播散時如同淋巴瘤或其他腫瘤,病變吸收較慢,少數可纖維化、鈣化。在原發鈣化區中有一鈣化點,是其特徵。脾臟內可見鈣化灶,偶爾也可見於肝臟內。有時成人肺組織胞漿菌病酷似結核。[2]
- 流行型:以往曾稱為「地穴熱」(cave fever),是一種肺部變態反應性病變。組織胞漿菌素皮試為陽性。表現似急性粟粒性肺炎、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等。主要見於吸入大量孢子的患者,潛伏期約7~14天,可有高熱、劇烈胸痛、呼吸困難,也可有重度肝炎的表現。
- 慢性型:此型常見於男性,很難與慢性空洞型肺結核區別。表現為咳嗽、多痰,間或咯血、低熱,逐漸衰弱。X線檢查可見肺部空洞形成,常不易吸收,最終病變可波及全身。
2.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 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分3型。
- 良性感染:常由原發性肺部感染播散引起,在脾、肝及其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有許多粟粒性鈣化灶,癒合後形成與結核病變相似的鈣化灶。
- 進行性成人感染:表現為與利什曼病相似的脾腫大,可有貧血、白細胞減少。肺部症狀不明顯,有時可有肺部大片實變,患者很快死亡。
- 兒童暴發性感染:多見於流行地區1歲以下兒童,僅有少數可自愈或治癒,多數於短期內死亡。[3]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進行性成人感染:表現為與利什曼病相似的脾腫大,可有貧血、白細胞減少。
其他輔助檢查
慢性型:X線檢查可見肺部空洞形成,常不易吸收。
併發症
常繼發肺部感染。
預後
發病機制
本病由莢膜組織胞漿菌所引起,經呼吸道、皮膚、黏膜及胃腸傳入。流行區患者及感染動物的糞便等排泄物均可帶菌;雞窩也可潛藏此菌。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視患者抵抗力強弱而發病。
病理病因
此菌屬雙相菌,在組織內呈酵母型,生長於細胞內,室溫28℃左右培養則呈菌絲型,其傳染性極強,可致實驗室感染。本病由莢膜組織胞漿菌所引起,經呼吸道、皮膚、黏膜及胃腸傳入。流行區患者及感染動物的糞便等排泄物均可帶菌;雞窩也可潛藏此菌。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視患者抵抗力強弱而發病,表現為原發或播散性感染。[4]
疾病診斷
本病各期均應注意與結核相鑑別,主要依靠培養及相應的血清學檢查。原發性組織胞漿菌病的急性期應與病毒、細菌性及其他真菌性肺部炎症以及瀰漫性肺部纖維化、類脂質性肺部病變等相鑑別。急性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有脾腫大、淋巴結病變、貧血及白細胞減少時,應與內臟利什曼病、淋巴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馬內菲青黴病、痢疾、布魯菌病等鑑別。皮膚及黏膜損害,應與腫瘤、孢子絲菌病、梅毒、細菌性蜂窩織炎、皮膚結核、弓形蟲病或其他系統性真菌感染等相鑑別。
用藥治療
原發感染的組織胞漿菌病,甚至是較嚴重者,只要臥床休息,加強營養等支持療法,即可逐漸痊癒。對於播散性病變、慢性空洞性病變、皮膚黏膜或系統性感染者,則應進行抗真菌藥物治療。首選藥物是兩性黴素B,對原發性病例,其總量應達0.5g,對慢性病例應達1~2g。對波及腦部的少見病例,可考慮鞘內注射。對心內膜炎患者,總量1~2g仍顯不足,此時應與手術結合治療。咪康唑、酮康唑及氟康唑等可口服治療,副作用比兩性黴素B小。當經藥物治療臨床症狀停止發展後,對大的肺部空洞及肉芽性損害可考慮手術切除。為了防止手術時病變加劇或播散,可預防性地運用兩性黴素B。
飲食保健
根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預防護理
視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