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航站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航站楼,是机场内的一个设施,提供搭机乘客转换陆上交通与空中交通的设施,方便他们上下飞机。乘客购票后需办理报到、托运行李,并经过安全检查岗位及证照查验方能登机[1]

规模较小的机场通常只会有一个航站楼,而规模较大的机场会扩建多个航站楼,乘客可透过走道、天桥、地下道或机场内的旅客捷运系统从航站楼通往不同的登机大楼(例如丹佛国际机场),以容纳较多旅客及处理更多航班。也有些机场会设置多个航站楼,每个航站楼都附设登机大楼(如纽约拉瓜地亚机场)。大型机场大多数机场的航站楼设计相当朴实,但由于不少航站楼在设计时并未考量整体长远规划,之后扩建时形成迂回的连接通道,是不少大型机场的通病。

航站楼设计

1930及1940年代,客运航班迅速增加,当时建立的美国航站楼大多反映了当代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潮,其中一个现存的例子是1940年的休斯顿市机场航站大楼(今日已改作为博物馆用途)。早期的航站楼直接通往停机坪地面,乘客需步行或乘坐巴士到飞机旁才可登机。这种设计在小型机场仍相当常见,甚至许多大型机场仍有“巴士接驳登机口”,接送无法停靠航站楼的飞机的乘客,如平壤顺安国际机场、香港启德机场台北松山机场与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皆有类似的设施。

登机方式

大部分大型航站楼采用空桥登机,也有部分航站楼为小型飞机或停靠在远机位的飞机提供接驳巴士,把乘客从登机口运送到飞机。

传统的码头式航站楼、半圆式航站楼,由于多半属于单一航站楼形式,故有助于旅客转机,如香港、阿姆斯特丹赫尔辛基机场。混合式航站楼也有机场使用,如东京成田国际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旧金山国际机场和墨尔本机场使用的是码头和半圆形混合式设计的航站楼;而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则采用码头式加卫星式的混合设计,登机口和航站楼以天桥连结;北京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则是卫星式与半圆式的结合体。

纪录

  • 第二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98.6万平方米)

视频

航站楼 相关视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中部最大机场,看看这个超级航站楼怎样建成?

参考文献

  1. 民航机场有哪些基础设施,搜狐,2016-03-22
  2. 迪拜国际机场(DXB,OMDB),通用运费网,20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