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苏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嘴镇87平方千米(2017年),41574人(2017年),3.9万亩耕地,1.1万户。2004年底,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1.63亿元,人均GDP7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2元,财政收入550万元。该镇有11个行政村(居),96个村民小组,一个党委,28个支部,1452名党员。该镇绿化面积3.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有丰富的意杨资源,土地存量多,群众有传统的种养习惯和丰富的经商经验,是淮安市商品粮和生猪养殖基地。[1]

概况

淮安区辖镇。位于区境东北部,东邻宋集镇,南接复兴镇,西与季桥镇隔河相望,北连涟水县。面积59.8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1574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镇区位于镇域西部,距淮城镇35千米。234省道公路、苏北灌溉总渠过境。

沿革

1949年设苏嘴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建镇。1996年,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辖大桥、庄码、老吉、大徐、大单、杨河、汤庄、衡庄、沙吉、建仪、苏刘、苏嘴、一心、顾小堆、湾郎、马逻、吴码、张季、北季、曹叶、南季、于嘴、龚营23个行政村。2003年,辖苏家嘴居委会和马逻、大桥、衡河、北季、沙吉、建仪、汤衡、一心、吴码、龚营10个行政村。[2]

历史由来

800多年前一个姓苏的盐贩在淮安东乡盐阜西 缘发现一块广袤而又沃土的平川,于是,他就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组织他的生意伙伴在此贸易,不久,这是便商贾云集,这些商贩把这里定名为"苏家嘴",苏嘴镇由此而来。

区位

这里经过世道沧海变成了两市(盐城、淮安)、三县区(涟水、阜宁、淮安)交界,并有两条省道(328、234省道)、三条河道(苏北灌溉总渠、入海道、废黄河故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成为益林、车桥两古镇的门户,是苏中-苏北的军事要塞。许世友将军路过苏嘴时,称这里为"小香港",苏家嘴曾有江苏中北部商贸重镇之美誉。

发展规划

近年来,该镇立足镇情,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确立了富民兴镇的三大目标:

工业化

构建了一流的乡镇工业园区平台,招商引资富有成效,这里将成为客商投资的宝地。苏嘴历史上曾有过办工业的零星企业,由于是政府创办,管理不善,最终全部倒闭,几乎没有存量资产可以利用。2002年8月份起,该镇着力创办乡镇工业园区,从创新体制、完善职能、放宽政策上入手,一是高起点科学规划。将园区面积扩展为2000亩,当年启动面积400亩,沿309省道一线按绿化、美化和观赏为一体的方案,把之定位为苏中淮安市一流的乡镇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在我国产业转移的梯度中适合中等千万元规模的企业老板投资;二是实施了高标准的设施,二年多来,该园区投资700万元,建成中心路、下水道、围墙、通上了电、水、电话、有线电视、道路;三是高质量构筑软平台,作为工业发展起步晚的乡镇,我们出台了全国最优惠的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的活动机制,努力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特别土地税收的优惠政策在没有违反上级政策的前提下,成为吸引客商投资的主要方面之一。这个镇的党政组织致力于引资后的服务工作构筑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办证手续和后续服务工作,高效快捷的办理证件,让客商满意;这个镇还抓民风,构筑民风平台,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好群众做好热心服务客商的好公民,把外商当亲人,在三年来投资的客商中都成为苏嘴人的上宾,他们所到这处受到苏嘴的爱护与尊敬。全镇已形成了一切为了外商,为了外商一切和为了一切外商的招商氛围;该镇还构筑环境平台,诚信招商,做到了一诺千金,取信于客商,整顿欺生排外的陋习,对各种欺商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打击。

招商引资

近年,该镇先后引资包括台资项目在内共16个项目,其中进镇工业园区13个,引资额达1.96亿元,进淮安区园区3个引资额为2.6亿元。

城镇化目标 建成了一流基础设施的乡镇集镇区台,更好汇聚财气人气,这里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从2003年起,该镇把集镇建设作为提升淮安东大门形象来抓,以309省道为轴心,立足苏嘴镇情,结合入海道移民安置要求,聘请浙江大学的6名专家学者用2个月时间对苏嘴集镇进行科学规划,一是以309省道为轴心,在入海道至食品站1.8公里段,建成一条苏家嘴主商贸大街,以利恢复商贸优势,其中主街道12米宽,两边各有2米绿化带,将之与3米宽的慢车道隔开,两侧各有4米宽的彩砖人行道,街道中段以广场形成中心,两侧是占地25亩的建材市场,北侧是商贸集中区,线杆全部下地,道路两侧全面架设了路灯,大街商贸按以招商引资形式开发建成8幢面积2.6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彩砖道、人行道、路灯、给排水、三线下地全面建成,绿化带及慢车道正在施工之中,集镇建设的框架全面拉开,已建成四纵五横的主要街道路面,新增居民420多户,集镇人口1.2万人,集镇正在全力恢复五大市,即农贸产品交易市场,主要是禽类蔬菜为主;生猪交易市场、建材市场、烟酒百货批发市场、粮食市场五大类,日成交量在500万元以上,市场经纪人350多名。苏嘴小城镇赢得江苏省唯一乡镇获国家发改委列入3000万元国债发展项目,并下拔了600万元的配套资金。

城镇建设

一个全新靓丽的苏中乡镇小城镇呈现面世人面前。与此同时,该镇还统筹发展,以科学的规划,确定了4个中心村,即一心中心村、马逻中心村、衡河中心村、朝阳集中心村,中心居民达600户以上,全面实现六通一平,商贸流通也与主集镇相匹配,方便了居民生活。三年来,该镇在全社会生产、交通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投资2100万元,铺就了10公里的10米宽的沥清路面,21公里5.5米宽的乡镇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缮12公里的村组砂石路面,实现了村村组组通车通路,该镇对全镇农业水系全面配套,新建电排泵站33座,开挖疏浚主干支渠13条,实现排灌顺畅的农水系统,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显著的基础。该镇卫生事业走在淮安市乡镇前列是中心卫生院,资源有B超、X光、CT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新建2幢就诊大楼满足了周边五个乡镇的群众就医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稳定上升,一所初级中学的利用教育管理极大提高入学率,受到全社会的一致如评;广播文化事业发展快速,遍及村组户的有线电视有32个节目,入户率达50%,该镇电话安装达80%,手机、小灵通布及千家万户,良好地通讯网络使客商甚为满意,世纪广场、休闲中心在兴建之中,是人们的好去处。居此,苏嘴镇的镇容镇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镇功能更为完善,工业园区、居民小区、商贸大街、五大市场、中心村和镇村宽广便捷的道路等无不显示了苏嘴城镇化的气息。[3]

文化教育

该镇由于"三大目标"科学制定与实施,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得到了长先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动力支柱,就是"卧薪尝胆,励志图强,三年打造一个全新苏嘴"的人文精神。在苏嘴镇构成了遵纪守法、履行义务、文明向上、和谐共处的社会格局,该镇有较好文化氛围,一张有线电视网,开近千家万户,有一套群众喜问乐见的"淮剧"频道,有一个藏书20万册图书馆,每逢佳节有2支自编自演乡村文化宣传队活跃在乡村田头,每有重大活动,全镇三个影剧院,五个评书亭成为人们聚会娱乐的好去处。

当前村民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近年来,该镇不断提高儿童入学和巩固率100%适年儿童全部入学,全镇有二所初级中学,七所完小和十个小学1-3年级,幼儿园8所。创办了一个可培训教育300人的成人学校,一个电教中心,9所农民科学学校,一所党校,全镇村民大专以上文化890人,中高文化4608人,初中文化10028人,小学文化5574人。平均受教育9.06以上。

农业产业化目标

建成木业、生猪加工之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这些将成为农民致富所在。苏嘴的农民有传统的养猪和栽植意杨的习惯。为实现生猪和木业的深加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该镇近年来以新的领导组织思维,针对农民的种养加工习惯,因势利导。一是加快生猪良性产业链的形成。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引进了580万元的生猪加工肉制品厂,每年可屠宰生猪120万头,引进了460万元的浙江一星饲料集团投资的汇丰粮食饲料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农户的形式促进了生产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加大对地方的小黑猪的品种改良,全面淘汰饲养瘦肉型生猪。在养猪协会的协调下,该镇采取了信用贷款与农户对接,饲料企业提供给养殖户全价饲料,由制品企业以保护价收购农户出栏生猪的良性循环办法,真正实现农户、公司和政府三赢。二是加快培植木业加工小区。该镇是意杨各植之乡,现有成片意杨的面积8万余亩,每年新植意杨面积5000亩以上,是一个绿色覆盖率高,农民来钱最快的产业基础,以309省道为主线在沙吉、汤衡、健仪村建立三通一平的木业加工平台,建成了可容纳150个木板加工为主体特色的木业加经济板块,这个镇引资了有两个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中型木业多层板加工企业,86个小型刨花板加工企业。从事木业加工人员3500多人,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达500万元,农民可人均增收300元。三是加快引进了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围绕木业、生猪两大产业,在培植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两大产业引进项目。主要是对技丫切片、中密度板材加工、肠衣制品、猪鬃加工制品、肉松制品、粮食加工等方面引资招商,将木业上的技丫、树叶,生猪下脚部分进行深加工,通过引资企业加工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

该镇工业起步较晚,农业经济仍占一定比例。该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绿化和发展木业产业,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通过发展生猪产业链人均增收150元以上,该镇还有组织的培训劳力,并对外劳务输出1.2万人以上,农民人均外出劳动增收3000元以上。加上农业农田和其他饲养加工收入1200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

以上三个方面是该镇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期大目标,与此同时,该镇干部从转变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对部门进行大胆的改革。

体制上创新。

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重新划分工作机构,组建成"五大公司"、"四个办公室"、"三个中心"。

人员选用上创新。

对镇21个镇直镇办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77名在编人员,实行全员双聘制。

目标考评上创新。

对12个新机构,分别建立各自目标考核体系,出台了单位、个人百分考核办法。[4]

政务制度

建设

该镇还把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着与发展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两年来他们以"五个一"即:一是开放一个信访接待窗口。率先建立了信访接待办公室,专门接待来信来访;二是确定一个民情下访日。每周三到各村、组下访,了解社情民意,处理信访问题;三是公开一次村级财务。我们在全面公开村务的基础上,每两个月向村民公开一次村级财务情况;四是制定一个信访问题会办制度。每月疏理一次群众信访的热、难点问题,一般问题在信访会办日集中解决,突出性问题及时会办解决,确保当月信访当月结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消除信访隐患;五是实行一个群众评议机关单位和干部制度。每半年对机关单位和全体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评选出"五佳两差"单位和"群众不满意的工作人员"。无一起到区以上单位上访。他们开展经常性普法教育活动,法制教育不断强化。

表彰

全民法制水平得到提高,村民遵纪守法、学法用法蔚然成风,同时该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弘扬正气,几年先后表彰了"十佳农民"、"十佳创业标兵"、"十佳遵纪守法公民"、"十佳五好家庭"等,在有线电视台开辟了《曝光台》专栏,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无情曝光,对个别违法犯罪人员坚决依法打击,开展了"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年"活动。

成就

全镇犯罪率在1.3%以内。全民参与、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近年来该镇对11个村进行民主理财,村村建立村民议事组,创建了"农民议政日"制度,使村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项重大事情由村民说了算,因而工作开展顺利。村民充分参与民主管理,参与决策,形成气候,在2003年的村委会选举中,全镇36413村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加直接选举投票的有33096人,3301人实行委托投票,16人因常期在外不能归来,而没有委托投票,主动放弃权力。这样全镇村民参选率达99.95%。

环境建设

该镇是一个无污染的绿色乡镇。他们在招商引资中绝不招污染企业,严格进行环境手续审批。该镇大搞绿化,三年来新植意杨面积达2万多亩,被淮安市授予十佳绿色乡镇、江苏省授予绿色乡镇称号。镇平原绿化、河流构成一幅自然旅游风景区,该镇在十公里绿化带废黄河故道被列为旅游开发项目,在这里春季秋冬绿色景点凸显奇新、俊、秀、静的田园风格。春天桃花、梨花、油菜花可谓万紫千红,站在故道堤上是一片无堤的绿色田路,令人心旷神怡,夏天绿色长廊是纳凉、休闲、垂钓的好去处;秋天品尝瓜果、土产品,提高旅游者的趣味;冬天张网捕捉路禽进行野炊,品尝路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