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集鎮

中文名 : 宋集鎮

所屬地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宋集鎮,隸屬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位於臨泉縣南部,距縣城30千米,東鄰老集鎮、滑集鎮,南連張新鎮,西接陳集鎮、河南新蔡化莊鄉,北靠楊小街鄉。1948年設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春撤區並鄉,由原宋集鄉、李小寨鄉、新橋鄉三鄉合併,置宋集鎮。2016年楊小街鎮併入宋集鎮。[1]

地理位置

宋集鎮位於臨泉縣南部,面積80.1平方公里,總人口152392人,其中非農人口23791人,農業人口105601人。轄26個中心村,368個自然村。北距縣城30公里,南與河南省淮濱縣城相隔42公里,東鄰老集鎮、滑集鎮,南連張新鎮,西接陳集鎮、河南新蔡縣化莊鄉,北靠長官鎮。交通便利,河流眾多。谷河、韋河從鎮內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臨艾河縱穿南北,宋老河筆直東去,雙港河流經宋集東西。臨艾路(G220國道)、韋艾路並行穿越境內,宋老路(S317省道)、宋滑路、宋迎路在此交匯,S14阜新高速在宋集北設臨泉高速出口區,距離臨泉縣28公里、淮濱縣42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農、商貿市場一片繁榮,產、供、銷活躍,為本鎮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生機和活力。

宋集全鎮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6米,地勢總體為自西向東略有傾斜,東南略低,西北略高。國土面積80.1平方公里,耕地7.6萬畝,轄區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多種作物生長。該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均降水量850毫米。雨熱同季,有利夏季作物生長。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宋集原名安流集,由安、劉兩姓共同興建。《皖政輯要·卷五十·建置》記載:驛口橋、安流集為阜陽縣轄西五區,西四區土坡,西六區長官店,西九區沈丘集。明代歸潁州府管轄,清代屬阜陽縣,興於清朝康熙年間,清末光緒年間改名宋集設鎮。

改名宋集

清光緒年間,當時安流集有井字形四條大街,有土寨牆高一丈二,立有東西南北四門。南街宋氏族中有宋世宗其年考中舉人,後領阜陽學監。次年,阜陽縣在此撤區設鎮,在宋舉人上下打點下,改安流集為宋集鎮。驛口橋改為老集鎮,西六區長官店改為長官鎮,因此引起安,劉兩姓不滿,與宋氏家族發生了一場衝突後,安,劉兩姓逐漸遷移出宋集街。

近代

民國24年宋集劃歸臨泉縣,民國36年(1947年)解放並建區。

宋集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40年豫皖特委設在這裡。1946年,劉子剛為首的革新派發起告全省各界同胞書,鉛印聲討縣長楊佩南的七大罪狀,散發全省。1947年,劉、鄧大軍進駐宋集等地,帶來光明。相繼在本區設立了豫皖蘇四分區和臨泉縣委、縣民主政府,在解放阜陽和支援淮海戰役中,全區軍民挺身而出,抬擔架、送軍糧、做草鞋,為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

1948年宋集設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春撤區並鄉,由原宋集鄉、李小寨鄉、新橋鄉三鄉合併,置宋集鎮。2016年楊小街鎮併入宋集鎮。


視頻

臨泉縣宋集鎮煤氣爆炸現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