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車輛(英語: vehicle ),是「車」與車的單位「輛」的總稱。所謂車,是指陸地上用輪子轉動的交通工具;所謂輛,來源於古代對車的計量方法。那時的車一般是兩個車輪,故車一乘即稱一兩,後來才寫作輛。由此可見,車輛的本義是指本身沒有動力的車,用馬來牽引叫馬車,用人來拉或推叫人力車。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有了用蒸汽機來牽引的汽車等等。這時車輛的概念已經悄悄起了變化,成為所有車的統稱。比如,交通管理部門統計的城市車輛數,報刊上報道的發生多少車輛交通事故等。這裡的車輛泛指所有的車。
但是,鐵路上所說的車輛,還是特指沒有動力裝置、要靠機車牽引才能在鐵路線上運行的客貨運輸工具。
分類
按用途
有客車和貨車兩大類。常見的客車有硬座車、軟座車、硬臥車、軟臥車、餐車、行李車、郵政車等。常見的貨車則有平車、敞車、棚車、罐車、保溫車等。
按軸數
有四軸車、六軸車、八軸車等。軸數越多,車輪也越多,載重量就越大。
按載重
例如貨車有50噸、60噸、75噸、90噸等不同的載重量[1]。
軸重
小詞典——軸重。軸重並不是指車軸本身的重量,而是車輛總重與軸數之比,也就是車輛每一對車輪加於軌道的重力(自重+荷載)。車輛的軸重受制於軌道和橋樑允許的最大荷載。我國鐵路線路允許的最大軸重為25噸[2]。也就是說,在同一條線路上,要想拉更多的貨物(比如重載貨物列車)就必須增加車輛的軸數,採用多軸車來分擔每根軸的重量。
日常維修
車輛日常維修的任務是保證車輛在運用中有良好的技術狀態,防止事故發生,確保行車安全。我國鐵路貨車的特點是數量多、車型雜,一般不固定配屬給基層,所以流動性大,運用條件參差不齊。如不及時對貨車進行檢查維修,必將危及行車安全。貨車日常維修的內容包括技術檢查和故障修理兩個方面。技術檢查是對貨車的技術狀態進行檢查,發現故障應及時進行摘車修理或不摘車修理。不摘車修理是利用車輛停站時間,在不影響解體作業或正點發車的情況下,在列車到發線,調車線或貨物線上進行修復作業。對一些較大的一時難以修復的故障,必須把故障車輛從列車中摘下,送到專用臨修線或站修所修理,稱為摘車修理。貨車的日常維修由列檢所和站修所等單位承擔。列檢所的基本任務是對到達、始發和中轉列車中的車輛進行技術檢查和修理,同時還負責扣修定檢到期的車輛。站修所設在有列檢所的車站上,它的任務是對貨車進行摘車修理、軸檢和輔修。
視頻
車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第5章 軌道幾何行位,豆丁網
- ↑ 適應我國既有線路的最大軸重鐵路貨車即將誕生,國務院國資委,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