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近卫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近卫府

图片来自hikosann

近卫府,唐名为“羽林”,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御林军,为令外官。分左右两近卫府,主官为左右近卫大将,负责护卫天皇和警备皇居内部防御的部门,在天皇行幸时近卫府的士兵也是做为亲兵随身侍奉天皇。最初兵力为400人,但在醍醐天皇延喜五年(905年)的延喜式改革后成为左右各300人,合计600人。[1]

介绍

在禁止携带兵器的皇宫中(平安京宫城内的内城:宣阳门、承明门・阴明门・玄辉门的内侧)负责警卫。此外在朝议的时候,近卫们要列队以显威仪。行幸时则要在天皇前后警备护卫。还有负责皇族和公卿们的护卫。

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三年(759年)设置的授刀卫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更名为近卫府,此外,在圣武天皇神龟五年(728年)时所成立的中卫府也于大同二年(807年)4月22日也改名为近卫府。因此将二个近卫府合并,原近卫府(授刀卫)改称为左近卫府,原中卫府则改称为右近卫府,分设“左右近卫府”。 前者位于平安宫的阳明门以北,后者则位于平安宫的殷富门以北。

平安时代中期(约968-1068年)以后,随著朝政逐渐变得礼仪化;近卫府官职被荣誉化,逐渐成为象征身分地位的虚职荣衔;近卫府兵士被仪仗队化。因为以上的原因,在六卫府(左右近卫府、左右兵卫府、左右卫门府)之中是最有身分地位的部门。

构成人员

领导官员

近卫大将’(正三位从四位上从三位
为近卫府四等官中的长官,并无设置任何“权官”,左右各1名,称为左近卫大将右近卫大将,又可以简称为“左大将”、“右大将”。唐名称之为“羽林大将军”、“亲卫大将军”、“虎牙大将军”、“幕府”、“幕下”等。
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最初设置该官职时,此时的官位相当于“正三位”桓武天皇延历十二年(793年)时将其降格为“从四位上”。而后没多久在延历18年(799年)升叙为“从三位”
在过去是由参议及以上的公卿兼任该职位,但在平安时代中期(约968-1068年)以后,由左大臣权大纳言的公卿来兼任该职位成为规定。因此近卫大将开始被视为比大纳言更为重要的职位(但是也经常看到摄关家的嫡子常常会以权中纳言的身分兼任近卫大将之职)。 而近卫大将有时也会同时兼任“马寮御监”一职。
  • 近卫大将的辞令(宣旨)例子:“日光东照宫文书”
    从二位权大纳言朝臣家康
    从二位行权大纳言源朝臣敦通宣
    奉 敕件人宜令兼任左近卫大将者
    天正十五年十二月廿八日 扫部头大外记造酒正中原朝臣师廉奉
  • 训读文)
    従二位行権大纳言源朝臣家康
    従二位行権大纳言源朝臣敦通、宣る
    敕を奉るに、件の人、宜しく左近卫大将を兼任せしむべし者
    天正15年(1587年)12月28日 扫部头兼大外记造酒正中原朝臣师廉、奉る
    从二位行权大纳言源朝臣家康德川家康、从二位行权大纳言源朝臣敦通久我敦通、扫部头兼大外记造酒正中原朝臣师廉押小路师廉
  • 著名人物
廉义公关白太政大臣藤原赖忠曾任左近卫大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就曾任右近卫大将、而德川幕府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后都会兼任右近卫大将一职。
近卫中将’(从四位下
权官称呼为“左近卫中将”、“右近卫中将”
为近卫府四等官中的次官,为次官之中排行上位的,左右近卫府各1到4名,称为左近卫中将右近卫中将,又可以简称为“左中将”、“右中将”。唐名称之为“亲卫中郎将”、“亲卫将军”、“羽林将军”等。近卫中将与近卫少将也常被称呼为“三笠山”(三笠即御笠,天皇所用之物,守护之意,又常见于诗歌文章中)、“次将”(皆为次官)。[2]
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最初设置该官职后,官位相当于“从四位下”。最初的编制为左右近卫府各1位中将,但到了淳和天皇统治的天长年间(824年-834年),增设了权官各1人;而后过了百馀年到了十世纪末时,已经演变成正官2人,权官1人,左右各3人的编制。再到11世纪后半时则已经变成左右各4人了。而后在12世纪下半叶中将的人数又再度增加,在后白河天皇院政期(1167-1179、1181-1192)登记在籍的中将人数已经达到各有6-7人。而后便再无增加定员的纪录,皆以“权官”的方式增设。
而与大将相同,中将之职也常兼职他职,如藏人头一职常常由中将去兼任,而这种便被称之为“头人将”;而近卫中将兼任参议时,则被称之为“宰相中将”;当中纳言或权中纳言兼任近卫中将时,则可称为“中纳言中将”。非参议的正从四位中将被叙位为三位时,被称为“中将如元”、“三位中将”。而非参议的正从三位中将被叙位为二位后,在正式场合会被称之为“二位中将”。也有例子是摄关家的嫡子以五位的身分担任近卫中将,此时便被称为“五位中将”。
  • 著名人物
曾被誉为和歌六歌仙三十六歌仙之一的在五中将在原业平就官至从四位上藏人头右近卫权中将,而太政大臣平清盛的第五子平重衡亦官至正三位藏人头左近卫权中将
近卫少将’(正五位下
权官称呼为“左近卫少将”、“右近卫少将”
为近卫府四等官中的次官,为次官之中排行下位的,左右近卫府各2到4名,称为左近卫少将右近卫少将,又可以简称为“左少将”、“右少将”。唐名称之为“羽林郎将”、“亲卫郎将”、“羽林中郎将”、“亚将”、“虎贲中郎将”等。
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最初设置该官职后,官位相当于“正五位下”。最初的编制为左右近卫府各1位少将,但随著时间定员的人数逐渐增加,在桓武天皇天应元年(781年)6月1日时废除“员外近卫少将”一职,改为增设近卫少将人数,使其定员增为各2人。随后在九世纪中叶增设1名权官,使其变为正官2人,权官1人,左右各3人的编制。再到11世纪初时则登记在籍的少将已经变成左右各4人了。而后同中将一般在12世纪下半叶少将的人数又再度增加,在后白河天皇院政期(1167-1179、1181-1192)登记在籍的少将人数已经达到各有7-8人的规模。而后便再无增加定员的纪录,皆以“权官”的方式增设。
其职权近似于中将。并且也常兼职担任,如担任“五位藏人”一职的官员兼任近卫少将时,会称呼其为“藏人少将”

行政人员(近卫舍人

天皇实际侍从官,担任平安宫内的警备、巡夜和天皇行幸时跟随侍奉以及高级官员的护卫,类似于中国之御前侍卫。

近卫将监(从六位上
为近卫府四等官中的判官,左右近卫府各1到10名,称为左近卫将监右近卫将监,又可以简称为“左近大夫”、“右近大夫”。唐名称之为“参军”、“亲卫军长吏”、“亲卫校尉”、“录事”等。
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最初设置该官职后,官位相当于“从六位上”
近卫将曹(从七位下
为近卫府四等官中的主典,左右近卫府各4到20名,称为左近卫将曹右近卫将曹
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2月3日最初设置该官职后,官位相当于“从七位下”
府生
左右各6名。
番长
左右各6名,由近卫中选择担任,在执行“随身”之职的时候,负责骑马在前引导,称之为“前驱”。
近卫
左右各300名。

影片

【YouTube辞书】近卫府(このえふ)

参考文献

  1. 醍醐天皇easyatm
  2. 和憩団栾房. 左右近卫府. 官制大観.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