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氏菌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為革蘭氏陰性菌。為較短粗的桿菌,大小0.5~0.8×1~2um,單獨、成雙或短鏈狀排列。無芽胞,無鞭毛,有較厚的莢膜,多數有菌毛。營養要求不高,有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形成較大的灰白色粘液菌落,以接種環挑之,易拉成絲,有助鑑別。在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上能發酵乳糖,呈現有色菌落。具有O抗原與K抗原,後者用以分型。利用莢膜腫脹試驗,本屬K抗原可分為82型。肺炎克氏菌大多屬3型和12型;臭鼻克氏菌主要屬4型,少數為5型或6型;鼻硬結克氏菌一般屬3型,但並非所有3型均為該菌。本屬細菌55℃ 30min被殺死。在培養基上可存活數周至數月。
克雷伯氏菌過去分為3個種,肺炎克雷伯氏菌、臭鼻克雷伯氏菌、硬鼻結克雷伯氏菌。DNA雜交證明,臭鼻克雷伯氏菌和硬鼻結克雷伯氏菌不是獨立的種,而是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化惰性菌種,在《伯傑氏鑑定細菌學手冊》第9版中稱這兩種細菌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亞種。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對人致病性較強,是重要的條件致病菌和醫源性感染菌之一。
克雷伯氏桿菌寄生於動物呼吸道或腸道,為條件病原菌,是引起人類肺炎的病原菌之一。對人、畜等具有高度的病原性,能使人獸發生肺炎、子宮炎、乳房炎及其他化膿性炎症,甚至發生敗血症。近些年來我國從馬、牛、羊、豬、貂、麝鼠和雞等動物體內分離出該菌。該菌可致多種動物患病,使其成為人與多種動物的共患病[1]。
生物學特性
克雷伯氏菌屬是歸屬於腸桿菌科,粗短的桿菌,大小約為0.3-1.0μm-0.6-6.0μm。菌體常平直,有時稍膨大,單個、成對或短鏈狀排列,無鞭毛和芽胞,無動力,具有明顯的莢膜,久經傳代後可失去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多數菌株具有菌毛,有的屬於甘露糖敏感的I型菌毛,有的則為抵抗甘露糖的Ⅱ型菌毛,也有的兩者兼而有之。DNA中G+C mol%為53%-58%。
培養特性
本菌屬兼性厭氧,能在15-40℃中生長,37℃生長最佳。最適pH值為7.0-7.6。對營養要求一般,不需特殊的生長因子,在含糖培養基上能形成肥厚莢膜,菌落圓突,灰白色,閃光、豐盛而粘稠,常相互融合,觸之粘稠而易拉成絲,斜面上能長成灰白色半流動狀粘性培養物。肉湯內生長數天後可成粘稠液體。具有發酵肌醇,產酸或產酸產氣,水解尿素。
分布區域
該菌屬廣泛分布於自然界,水、士壤及食物中常可檢出,亦可棲居於人呼吸道與腸道,尤其是曾用抗生素治療的住院患者痰液及糞便中均可檢出該菌。
下屬亞種
最初Cowan等人將克雷伯氏菌分為5個種:產氣克雷伯氏菌、愛氏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鼻硬結克雷伯氏菌和臭鼻克雷伯氏菌;Edwards和Ewing及Buchanan等定義克雷伯氏菌屬有3個種:肺炎克雷伯氏菌、鼻硬結克雷伯氏菌和臭鼻克雷伯氏菌。
1984年出版的《伯傑氏鑑定細菌學手冊》中將克雷伯氏菌屬分成3個種3個亞種,即肺炎克雷伯氏菌、產酸克雷伯氏菌、土生克雷伯氏菌、植生克雷伯氏菌3個種。前者又分為肺炎、臭鼻和鼻硬結3個亞種,在醫學上有一定意義。後兩者是新發現的,主要來源於土壤、植物和水生環境,對動物一般不致病。本屬菌的代表種為肺炎克雷伯氏菌種。
肺炎克雷伯氏菌
1882年Friedlander首先從大葉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離出,故也稱為Friedlander桿菌,簡稱肺炎桿菌。該菌產生胞外毒性複合物(extracellular toxic complex, ETC),主要成分為莢膜多糖(63%)、脂多糖(30%)和少量蛋白質(7%)。有些菌株還可產生LT和ST腸毒素。莢膜也與致病力有關。
本菌存在於人體腸道、呼吸道。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炎,泌尿系和創傷感染,甚至敗血症、腦膜炎、腹膜炎等[2]。
肺炎亞種
肺炎克雷伯氏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於土、水和穀類,並見於正常人和動物的腸道中,也有人認為是人正常腸道棲息菌,但其數量很少。可能從幾種患病的病人分離到。在小兒腹瀉病例中檢出頻率較高,近年醫院內的抗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十分猖獗,特別是發生在泌尿系統的病人和新生兒及護理單位。也見於呼吸道感染,莢膜1型、2型和3型可能引起肺炎,在動物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可從患子宮炎和牛乳腺炎的母馬中分離到。莢膜1型和2型對小鼠有高度侵染性,所有其他菌株對小鼠不致病或致病性弱。
臭鼻亞種
亦稱臭鼻桿菌。能引起慢性萎縮性鼻炎,有惡臭。尚可引起敗血症、泌尿道感染和軟組織感染等。
硬鼻結亞種
亦稱鼻硬結桿菌。硬鼻結克雷伯氏菌屬於莢膜3型,在鼻硬結病患者和其接觸者中經常檢出。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腫病變,侵犯鼻咽部,使組織發生壞死。
視頻
克雷伯氏菌屬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克雷伯氏菌感染(infection due to Klebsiella) ,好大夫在線,2008-08-07
- ↑ 什麼是肺炎克雷伯菌 ,快速問醫生,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