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全蝎又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1] 。野生蝎春末至秋初均可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贪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多,称为“伏蝎”,品质较次。饲养蝎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2]。
形态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3]
产地
中国大陆各地均有分布,以长江以北地区为多。主产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地[4]。
性味
辛、平。有毒[5] 。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息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
1.用于惊痫抽搐,破伤风等病症。全蝎息风力强,有较强的镇痉作用,所以病症以实症为主,常配蜈蚣、僵蚕等同用;如高热动风,可再配清热解毒的羚羊角、大青叶、黄连等药同用。如破伤风,可配和麝香、朱砂等药同用;如口眼㖞斜,又可配白附子、僵蚕等同用。
2.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全蝎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对头痛、风湿痛等症,单味吞服,亦能奏效。
3.用于疮疡肿痛。全蝎至疮疡肿毒,有解毒散结之功。多用以外敷,常配合栀子、黄蜡等,制膏应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