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龕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龕摩崖造像

中文名: 南龕摩崖造像

外文名: Southern Niches Cliffside Images

地理位置: 四川省巴中縣城南1公里化成山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龕摩崖造像,是中國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城南1公里化成山。現存龕窟176個,造像2553餘尊。始鑿於隋,多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龕、清代2龕、民國時期5龕。最早的造像題記為唐開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布在雲屏石、山門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爺灣一帶長約350米的崖壁上。

南龕摩崖造像,以大佛洞最為集中。該石窟不僅匯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而且匯聚了儒道釋三家造像。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文物名稱

Nankan Moya Zaoxiang南龕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巴中有許多處摩崖造像,分布在南龕、北龕、東龕、西龕以及水寧寺等幾處,其中以南龕的造像規模最大、最集中,也最為完整

南龕摩崖造像位於化成山山腹,始於南北朝時期的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世人始稱南龕寺,又名光福寺。其名乃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所敕。造像主要分布在雲屏石、山門石、大佛洞一帶,大窟小龕,密如蜂房。現存造像176龕,2多尊,有經幢14座,造像碑10則,新建碑4則,嚴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題記52條,詩文52首。

造像故事

南龕造像,以供養窟為主,刻佛教故事的極少,其中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毗盧舍那佛、阿彌陀佛、雙首佛、雙身佛、鬼子母菩薩、如來佛等造像。菩薩造像,以觀音菩薩為最多。其餘的則為聞法等諸菩薩及八部、天王、力士、伎樂、飛天等護法的造像。各種佛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

大佛洞區

從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右邊的側門下來,首先進入南龕大佛洞區。但見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這裡是造像最為集中的區域,匯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在東西寬45米,南北長252米的山崖上,共有造像176龕,2700多軀。造像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大龕到小龕,從大身到小身,從造像到龕楣,均雕鑿精湛,手法洗鍊。

山門石區

大佛洞區的左邊,是山門石區。這裡原有供奉道教始祖李耳的老君洞,目前造像、題刻主要有:1、「送子觀音」,造像右邊注有「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九月美術生福洲謹鐫」。

2、巴中民間書法家劉健公先生書寫的「和平」,這是劉老先生在1955年86歲高齡的時候寫的,上面是一條龍,下面是一頭虎。

3、在「和平」的下面,是一幅「四世同堂」圖。

4、「福」、「壽」二字,是咸豐元年(1851)孫基題寫的。

5、九龍碑,這座九龍碑上刻有「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不知何時所造,但比較通用,現位於窟龕左側藥王廟內。

雲屏石區

與山門石區對面的,是雲屏石區。

雲屏石,因其酷似舟船,故又名「船頭石」。

崖壁上尚存乾元三年(760)等造像題記及歷代妝修碑記、遊記。由於長期受風雨侵蝕等原因,導致南龕摩崖造像表面風化、局部酥減剝落,部分崖壁有滑坡及坍塌的危險。今年,由中央財政投資1269萬元對摩崖造像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和維修,整個工程預計2009年結束。此次維修,是南龕摩崖造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從雲屏石下來,是南龕摩崖造像的正門。

藝術特點

南龕造像受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影響,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風情。

雕刻技法

在雕刻技法上和藝術處理上,南龕造像打破了以前那種神秘化和程式化的束縛,體現了盛唐時期的雕塑藝術風格。有些主尊佛,面上流露微微的喜悅,給人以親切之感;眾多的菩薩像或單獨成龕,或與阿彌陀佛、地藏合塑一龕,人物造型嫵媚多姿,肌膚細膩豐滿,富有女性的特徵。

人物特徵

石窟各類人物特徵鮮明:佛像表情和善,莊嚴肅穆;菩薩像體態優美,神情瀟灑;力士像,威風凜凜,剛勁雄健;飛天像,雕刻精巧,樸實無華。第116號龕在高2.7米、寬4.2米的龕窟內雕刻了93尊佛像,全都栩栩如生。釋迦牟尼佛津津樂道,講經說法,眾菩薩凝神靜聽,姿態各異,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龕楣上六個飛天神采奕奕,彈琵弄箏,吹簫奏笛,翩翩起舞,呼之欲出。天王則腳蹬草鞋,勇悍渾厚,這說明南龕造像受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影響,卻又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風情。116號龕是巴中石窟藝術代表作。

南龕造像的另一個特點是身軀健美,面容豐滿,衣飾富麗,如最大的毗盧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鐵紅加躍坐,頭戴華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唇潤臥豐,身軀健美,表情莊嚴肅穆,充分表現出令人皈依的藝術魅力。

大量單身觀音像的出現為南龕造像的突出特點,這些觀音像都明顯女性化,肌膚細膩豐滿,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曳裙飄舞。

佛龕特色

第53號龕和76號龕的一佛二弟和八部護法神龕,布局嚴謹,雕刻精巧微妙。

石窟還十分注重龕楣的雕刻、彩繪,設計了很多的屋形窟,雕有花草、動物、天神、化佛等圖案。同時,以綠、紅、白、粉、藍、土紅色等進行彩繪,使龕楣清新精美,氣勢磅礴。

社會評價

南龕摩崖造像多採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紋和纓絡用流暢和明快的陰刻線條,刀法純熟,洗鍊。不但表述了不同內容的佛傳式「經變」故事,而且還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美學標準,社會生活面貌。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充分體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研究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

巴中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東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櫛比相連,南龕摩崖造像是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歷史見證。

周邊景點

南龕摩崖造像山頂建有記載6550餘名紅四方面軍將士簡歷、照片及5000餘件手跡的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山腰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由鄧小平親筆題寫館名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餘件和1800多萬字的史料,再現了紅四方面軍的豐功偉績,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考來源

南龕摩崖造像

參考資料

  1. 南龕摩崖造像 ,新浪網 , 201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