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地桃花 |
---|
科学分类 |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锦葵目 Malvales 科: 锦葵科 Malvaceae 属: 梵天花属 Urena Linn 种: 地桃花 U. lobata |
地桃花(学名:Urena lobata)中药名,为锦葵科[1](Malvaceae)梵天花属(Urena)下的一个种。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风湿痹痛,痢疾,泄泻,淋证,带下,月经不调,跌打肿痛,喉痹,乳痈,疮疖,毒蛇咬伤。
直立半灌木,有分枝,高达1米,全株被柔毛及星状毛。叶互生,下部叶心脏形或近圆形,上部叶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3~8厘米,宽1~6厘米,基部近圆形、心形或楔形,先端短尖,边缘具细锯齿,有时3~5浅裂或具角,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掌状网脉,中脉基部有一腺体;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2]。
目录
别名
地桃花别名:天下捶、八卦拦路虎、假桃花、粘油子、八卦草、迷马桩、野挑花、梵尚花、羊带归、虱麻头、寄马桩、红孩儿、石松毛、牛毛七、半边月、拔脓膏、大梅花树、野茄子、山茄簸、油玲花、土杜仲、野桐乔、山棋菜、刀伤药、肖梵天花、三角风、桃子草、刺头婆、千下锤、大迷马桩棵、土黄芪、巴巴叶、窝吼、地马椿。
形态特征
1、地桃花:又名肖梵天花。直立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m。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1-4cm,被灰白色星状毛;托叶线形,长约2mm,早落;茎下部的叶近圆形,长4-5cm,宽5-6cm,先端浅3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的叶卵形,长5-7cm,宽3-6.5cm;上部的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叶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淡红色,直径约15mm;花梗长约3mm,被绵毛;小苞片5,长约6mm,基部合生;花萼杯状,裂片5,较小苞片略短,两者均被星状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约15mm,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15mm,无毛;花柱枝10,微被长硬毛。果扁球形,直径约1cm,分果爿被星状短柔毛和锚状刺。花期7-10月。
2、粗叶地桃花:又名消风草、千捶打野桃花、狗扯尾、痴头婆。本变种与上种极相似,主要区别是:叶密被粗短绒毛和绵毛,下部的叶较宽而很少分裂,先端通常3浅裂,基部近心形,上部的叶卵形或近圆形,具锯齿;小苞片线形,密被绵毛,略长过于萼片;花瓣长10-13mm。
产地生境
产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分布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和日本等地区。中国长江以南极常见的野生植物,喜生于干热的空旷地、草坡或疏林下。
1、地桃花:生于干热的空旷地、草坡或疏林下。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
2、粗叶地桃花:生于海拔500-1500m的草坡、山边灌丛和路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药理应用
入药部位
根或全草。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凉。
归脾、肺经。
功效
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
感冒,风湿痹痛,痢疾,泄泻,淋证,带下,月经不调,跌打肿痛,喉痹,乳痈,疮疖,毒蛇咬伤[3]。
相关配伍
1、治感冒:野桃花根24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风湿痹痛:肖梵天花、三桠苦、两面针、昆明鸡血藤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3、治痈疮,拔脓:生地桃花根捣烂敷。(《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禁服。 《云南中草药》:“忌鱼腥、豆类。”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全草全年均可采,除去杂质,切碎,晒干。根部于冬季挖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断,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略弯曲,支根少数,上生多数须根,表面淡黄色,具纵皱纹;质硬,断面呈破裂状。茎灰绿色至暗绿色,具粗浅的纵纹,密被星状毛和柔毛,上部嫩枝具数条纵棱;质硬,木部断面不平坦,皮部富纤维,难以折断。叶多破碎,完整者多卷曲,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粉绿色,密被短柔毛和星状毛,掌状网脉,下面突出,叶腋有宿存的托叶。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微不规则的小段,根、茎、叶混合。根圆柱形,栓皮粗糙,棕褐色;茎暗绿色,密被星状柔毛;叶片多卷曲,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粉绿色,两面被毛。花冠淡红色,已破碎。气微,味淡。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
- 地桃花 Ditaohua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地桃花 Di Tao Hua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地桃花Urena lobata Linn. 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