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均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均橋鎮原文橋鄉,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中南部,是湖口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也是湖口縣中心鎮之一。

均橋鎮地處鄱陽湖之濱,居湖口縣中南部,東接付壠鄉,南連武山鎮,西臨城山鎮、舜德鄉、流芳鄉,北靠南北港,是由原江橋、文橋兩鄉合併而成,面積60.79平方千米,地勢東高西低,南面有山,北面鄰水。[1]

鄉鎮簡介

均橋鎮地處鄱湖之濱,居湖口中部,偏東南,東啟武山山脈,西至南北港湖邊,南齊六甲山,北至馬影堅山。是由原江橋、文橋兩鄉合併而成,地域面積64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南面有山,北面是水,山水相依,環境優美。文橋鄉交通便捷,距離縣城15公里。該鄉現有19個行政村,轄238個村民小組,全鄉3.1萬人,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水果、水產等其他各業為輔。全鄉有耕地面積29840畝,山林面積14011畝,水域面積4788畝,為湖口縣最大的鄉。該鄉文化底蘊深厚,流傳已久的青陽腔已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朝時期彭澤縣衙舊址就在文橋鄉的柳德昭自然村內。

改革開放以來,均橋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在湖口率先崛起」這一目標,大力實施「工業立鄉,科技富民」兩大戰略,突出抓好「集鎮建設、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努力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這幾年,通過全鄉上下的齊心協力,均橋工業小區已初具規模,傳統的有兩個主導產業:一個是以板斧加工為主的兩個工具廠,一個是以石材加工為主的7個建材廠。有九江正大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江西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特廚味精廠、文橋工具廠、文橋膠木板廠等多個企業在小區落戶,投資近億元。到2007年7月底,全鄉共完成稅收780萬元,位列全市三十強鄉鎮的第十二位。

建制沿革

均橋鎮的集鎮是1999年省規劃設計的移民新鎮,是湖口中心集鎮,集工業、商業貿易、服務等為一體。該集鎮有兩大優勢,一是交通便利,二是有大片已平整好的土地等待開發利用。

文橋鄉自2001年聯村並鄉以來,以均橋集鎮為中心,文橋、江橋集鎮借力發力、組團發展,形成了「一鄉三集鎮」的格局,達到了「一核坐鎮、兩翼齊飛」的效果。

2014年11月14日,文橋鄉舉行撤鄉設立均橋鎮揭牌儀式。

行政區劃

下轄文光、新橋文橋、文建、六甲、高塘、饒塘、文聯、文新、新莊、均橋、象山、桂壠、楓樹、江橋、羅壠、壩橋、南港、蘭亭、淵明等20個行政村,238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文橋均橋路1號。地勢東高西低,景湖公路過境。晉朝時期彭澤縣衙舊址在柳德昭自然村內。

〔沿革〕1950年為文橋鄉,1958年改文橋公社,1960年分為文橋、均橋兩公社,1967年合併復稱文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文光、新橋、文橋、文建、六甲、高塘、饒塘、文聯、文新、新莊、均橋、象山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文橋鎮。2001年底,撤銷江橋鄉,劃歸文橋鄉。

〔郵編〕332508 〔2008年代碼〕360429203:~200文聯村 ~201文光村 ~202新橋村 ~203文橋村 ~204文建村 ~205六甲村 ~206高塘村 ~207饒塘村 ~208文新村 ~209新莊村 ~210均橋村 ~211象山村 ~212桂壠村 ~213楓樹村 ~214江橋村 ~215羅壠村 ~216壩橋村 ~217南港村 ~218蘭亭村

附:江橋鄉位於湖口縣南部,鄱陽湖東岸,距縣城11千米。全境緊靠鄱陽湖,地勢低洼易澇。有公路東北接景(德鎮)湖(口)公路。1950年屬江橋、蘭亭、均橋鄉,1958年設江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1.4萬,鄉政府駐江橋鎮,轄楓樹、桂壟、羅壟、壩橋、源塘、南港、蘭亭、江橋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水是均橋的靈魂,創造了均橋昔日的繁榮。均橋最初是一個依憑發達的水路形成起來的鄉村集鎮。早在明清時期,均橋就是湖口縣境內的一個重要鋪遞。據縣誌記載,當時有私營商鋪十餘家,到清末至民國年間,均橋發展成為湖口縣的主要港岸商品集貿市場之一。均橋港發源於付壠的殷山,流經鄱陽湖匯入長江,當年大小帆船經鄱陽湖至均橋港停泊,一片繁忙的景象。所以這裡商賈輻輳,貿易極盛。1960年至1968年這裡曾為均橋公社。到1966年,湖口修築南北港大堤,均橋港從此與鄱陽湖隔斷,舟楫不通,加上1968年均橋公社撤銷併入文橋公社(今均橋鎮).

地處鄱湖之濱,居湖口縣中部,東接付壠鄉,南連武山鎮,西有城山鎮、舜德鄉、流芳鄉,北臨南北港,是由原江橋、文橋兩鄉合併而成,地域面積64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南面有山,北面鄰水。

交通

交通便利是均橋鎮一大特點,九景高速、304省道穿境10公里以上(均橋鎮還設有九景高速出入口),另扼都昌、湖口十幾個鄉向湖口、九江方向的出口(從均橋集鎮出發到湖口只需10分鐘時間),建設中的九景衢鐵路在境10公里左右。均橋是湖口交通的重要樞紐。[2]

經濟概況

圍繞「在湖口率先崛起,爭取均橋鎮在湖口應有位置」這一目標,全鄉新增固定資產投入8000萬元,完成地方生產總值6.9億元。該鄉還採取積極的招商引資策略,先後引進百萬元以上項目4個,為實現「工業強鄉」戰略夯實基礎,為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該鄉加大投入力度,在投入110萬元完善集鎮功能的基礎上,引進外資800萬元進行新街擴建,該項目正緊張有序的進行。在抓好集鎮建設的同時,該鄉完成了七個省級點、三個市縣共建點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使人居環境得到了美化,民風得到了改善,產業得到了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均橋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在湖口率先崛起」這一目標,大力實施「工業立鄉,科技富民」兩大戰略,突出抓好「集鎮建設、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努力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這幾年,通過全鄉上下的齊心協力,均橋工業小區已初具規模,傳統的有兩個主導產業:一個是以板斧加工為主的兩個工具廠,一個是以石材加工為主的7個建材廠。有九江正大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江西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特廚味精廠、文橋工具廠、文橋膠木板廠等多個企業在小區落戶,投資近億元。到2007年7月底,全鄉共完成稅收780萬元,位列全市三十強鄉鎮的第十二位。

服務社會增強保障

服務社會,增強保障。一是建立行政服務中心,在鄉政府所在地設有湖口縣鄉鎮最完善的服務大廳,窗口實行各種許可辦證一站式服務,快捷高效;二是建立社保體系,2013年,新農合參保率98.64%,新農保參保率82%,被征地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達到100%,建有高星級的公益性敬老院,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居各鄉鎮之首,全鄉77戶特困戶全部擁有新居,對全鄉高考二本以上的入學新生資助20餘萬元,投入30萬元開展計生對象利導服務;三是建設平安文橋,文橋派出所首創「三警聯勤」工作制度,確保了秩序井然、鄉泰民安,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深受群眾好評。鄉鎮簡介編輯 均橋鎮地處鄱湖之濱,居湖口中部,偏東南,東啟武山山脈,西至南北港湖邊,南齊六甲山,北至馬影堅山。是由原江橋、文橋兩鄉合併而成,地域面積64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南面有山,北面是水,山水相依,環境優美。文橋鄉交通便捷,距離縣城15公里。該鄉現有19個行政村,轄238個村民小組,全鄉3.1萬人,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水果、水產等其他各業為輔。全鄉有耕地面積29840畝,山林面積14011畝,水域面積4788畝,為湖口縣最大的鄉。該鄉文化底蘊深厚,流傳已久的青陽腔已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朝時期彭澤縣衙舊址就在文橋鄉的柳德昭自然村內。

改革開放以來,均橋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在湖口率先崛起」這一目標,大力實施「工業立鄉,科技富民」兩大戰略,突出抓好「集鎮建設、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努力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這幾年,通過全鄉上下的齊心協力,均橋工業小區已初具規模,傳統的有兩個主導產業:一個是以板斧加工為主的兩個工具廠,一個是以石材加工為主的7個建材廠。有九江正大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江西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特廚味精廠、文橋工具廠、文橋膠木板廠等多個企業在小區落戶,投資近億元。到2007年7月底,全鄉共完成稅收780萬元,位列全市三十強鄉鎮的第十二位。[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