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亮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姜亮夫 | |
---|---|
[1] | |
本名 | 姜亮夫 |
出生 | 中国云南昭通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中国教育家 |
姜亮夫,出生于中国云南昭通,中国教育家、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云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的姜亮夫出生于1902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十二日),曾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著有论文集《探戈集》,专著《初高中国文教本》、《中国文学史论》、《文学概论讲述》(4卷)、《屈原赋校注》、《楚辞书目五种》、《陆机年谱》、《张华年谱》、《中国声韵学》、《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编辑《中国历代小说选》、《历代各文体文选若干种》等。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姜亮夫,1926年9月,考取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清华园学术氛围浓郁,学习环境优雅,他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后又拜章太炎先生为师,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王云路记得,姜亮夫有时候谈兴高,会海阔天空地讲怎样得到这些大师的悉心教导。
比如,姜亮夫会给王云路讲梁启超的“古书的真伪和辨真伪的方法”。“他说梁启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先秦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校勘、考证、训诂以及学术系统分析来比较书的真伪及其年代,使他打开了读古书的眼界。”
1935年,姜亮夫卖了几部书稿,筹款自费去了法国留学。他在巴黎的博物馆、图书馆里看到了我国早年流散到法国的敦煌文物和经卷,痛心疾首之后,为了准确无误地把经卷上的文字带回祖国,姜亮夫手抄录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有时候一天只能弄出一两行。而完成一部书稿,需要四道工序。“等做完这项工作的时候,他的视力下降了600度。”姜亮夫的女婿徐汉树说,再加上长年伏案工作,晚年的岳父几乎失明。
“我们去看望姜老时,站在他面前,有时他看不清是谁,一定要先听声音,自报姓名。” 王云路感慨。
姜亮夫治学的方式,也极为有趣。
“他有一个特殊的布袋,打开来像讲义夹。夹的两片内页上布满一个个小纸袋,袋中分类插有一张张金文的印模字。每张一字,有些字旁有考证的短文。”徐汉树在岳父的遗稿中,发现了这个布袋,“他平时在阅读《考古》、《文物》及重要书刊登载的金文图像资料时,他会把这些图像描印下来,然后分类插入相应的小纸袋中。”
日积月累,姜亮夫的金文资料就是这样慢慢收集起来的。
徐汉树数了数,这个布袋中,一共有600多张(字),“从图形的变化来考证汉字演变规律,姜亮夫的《“中”字形体及其语音衍变之研究》一文就是这样产生的。”
“他说做学问就像在水塘里打桩,打得越深,旁边的东西就越来越吸附到一起,学问的根基就越来越深,否则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一个归属。”这是成为姜亮夫的入室弟子后,王云路听到的第一次教诲,“姜先生这是告诉我们,学问重在打基础,而且从一本书、一个领域入手,这个研究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姜亮夫:他几近失明 却留下最丰厚的楚辞学和敦煌学研究
[1] 他常年戴着啤酒瓶底般厚的镜片,到了晚年,视力只剩下常人的千分之几,却阅尽国学著作无数,记录中国流落海外珍贵文化遗产。
他在浙江大学悉心育人,潜心治学,成专著数十部,论文百余篇,著述近亿字,育桃李遍天下……
他就是一代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
国有大师 在浙之滨
1953年,姜亮夫调往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此后的40余年,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他给中文系78级毕业同学赠言是:“修辞立诚,天下文明”。
1979年,年逾古稀的姜老受教育部委托在学校办一个“楚辞进修班”。班里的生源来自全国范围内、重点大学里讲师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骨干。姜老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他说:“经过十年动乱,全国有水平的关于楚辞方面的师资力量更少了,楚辞教育水平下降了。教育部给我这么个重托,为了国家的文化教育,我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贡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许是我最大的一次耕耘。”
当时,姜亮夫住在校外,到学校上课要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路,很不好走,特别是到了江南梅雨季节,更是泥泞不堪。为了方便姜老到校上课,学校决定每周先生来校上课时,派一辆专车接送,同时进修班也要安排两位学员到家里搀扶先生。有一天,两个接先生的学员到了,校车却久不见来,眼看上课时间快到了,屋外又下起了倾盆大雨。先生执意要冒雨前去上课,一路上,两个学生撑着伞,搀扶着先生高一脚低一脚往学校赶。当三人冒着风雨来到课堂上时,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之后他又受教育部请委托,又打起精神开办“敦煌学培训班”。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如今的浙江大学已经成为了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敦煌学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敦煌语言文字研究处于国内外研究的前列,文科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他说,“敦煌的瑰宝流散在国外,研究敦煌学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这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的莫大侮辱。我希望中青年教师努力,为敦煌学研究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我相信总有一天‘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六年前是姜亮夫先生诞辰110周年,姜亮夫生前的1300多件史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图书馆展出。这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毕生心血,由他的家人捐赠给浙大档案馆。
视频资料
- ↑ 姜亮夫:他几近失明 却留下最丰厚的楚辞学和敦煌学研究.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