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雲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雲路
出生 1959年3月
遼寧大連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訓詁學會副會長
知名於 先後當選浙江省第八屆政協委員,浙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知名作品中古漢語語詞例釋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
中古近代漢語研究

王雲路[1] 1982年畢業於遼寧師範學院中文系。1985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獲漢語史專業碩士學位(導師郭在貽)。同年,留在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任教。199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獲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學位(導師姜亮夫)。1996年評為教授。2000年評為博士生導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籍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兼任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訓詁學會副會長,浙江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古漢語研究》雜誌編委。

簡介

1998年出席中國婦女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後當選浙江省第八屆政協委員,浙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2002年當選為民盟浙江省委第九屆副主任委員,2005年增選為第九屆民盟中央委員,2007年連任民盟浙江省委第十屆副主任委員。1999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200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中古漢語詞彙和訓詁研究,主持或參與十餘項國家重點研究課題。著有《中古漢語語詞例釋》(與方一新合作,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中古漢語讀本》(與方一新合作,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六朝詩歌語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主編《中古漢語研究》(與方一新合作,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中古近代漢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中古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中古漢語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11)等。

曾獲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教育部優秀社科成果獎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獎等多項獎勵。曾多次應邀去加拿大、美國、日本、法國、韓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主要社會兼職有

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訓詁學會副會長,浙江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民盟中央委員,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婦女聯合會執委,民盟浙江省委副主委,浙江大學統戰理論研究會會長;《漢語史學報》主編,《古漢語研究》編委等。

主要研究中古漢語和訓詁學,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中古漢語語詞例釋》(與方一新合著)、《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詞彙訓詁論稿》、《六朝詩歌語詞研究》等,曾獲北京大學第五屆王力語言學獎,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浙江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目前正在主持或主要參與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重大項目「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史」、「中古漢語詞典」以及「孫詒讓全集」的整理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課題

  1. 《六朝詩歌語詞例釋》,浙江省社科基金97-99年。

  2. 《中古漢語語詞集釋》。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99-2001年。

  3. 《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項目2001-2004年。

  4. 《孫詒讓全集整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2001-2006年。

  5.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基金,浙江省政府,2001年。

  6. 《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概論》,浙江省政府重點課題,2002年。

  7. 《中古漢語詞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項目,2003-2005年。

  8. 《漢語詞彙的核心義》,國家社科基金,2006年5月-2007年。

  9. 《中古漢語資料匯編》,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2006年-2008年。

  主要獲獎:

  1.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2001年獲浙江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2002年獲浙江省政府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

  3. 《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2002年獲第三屆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

  4. 《詞彙訓詁論稿》,2003年獲浙江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5. 《詞彙訓詁論稿》,2004年12月23日浙江省政府12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主要成果

  一、1992年以來出版專著或譯著:

  1. 《中古漢語語詞例釋》,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與方一新合着)。

  2. 《中古漢語讀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與方一新合着)。

  3. 《〈管子〉譯註》,廣西教育等出版社,1995年9月(與方一新合譯)。

  4. 《新譯〈吳子〉讀本》,台灣三民書局,1996年1月。

  5. 《新譯〈司馬法〉》,台灣三民書局,1996年1月。

  6. 《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7.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8. 《中古漢語研究》,商務印書館,2000年7月(與方一新合作主編)。

  9. 《古代漢語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與祝鴻熹等合作)。

  10. 《〈荀子〉直解》,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9 月(與史光輝合作)。

  11. 《中古近代漢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主編)。

  12. 《漢語史學報 (第二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主編)。

  13. 《郭在貽文集》,中華書局,2002年5月(主編之一)。

  14. 《詞彙訓詁論稿》,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15. 《漢語史學報 (第四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主編)。

  16. 《高中文言文評註直譯(高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17. 《高中文言文評註直譯(高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8. 《漢語史學報 (第五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主編)。

  二、1995年以來發表部分論文:

  1995年

  1. 《漢魏六朝語言研究與中古文獻校理》,《中國語言學報》第7輯,1995年4月。

  2. 《中古詩歌語言源流演變述略》,《浙江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3. 《漢魏六朝語詞札記》,《古文獻研究》第2輯,1995年2月。

  4. 《〈太平經〉釋詞》,《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1期。

  5. 《讀〈諸病源候論校注〉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5年1、2期合刊。

  6. 《黃季剛先生〈《文選·奏彈劉整》評點〉補說》,《三館論壇》第3輯,1995年。

  7. 《〈太平經〉語詞詮釋》,《語言研究》,1995年第1期。

  1996年

  1. 《漢魏六朝語言研究與古籍校注》,《文史》第41輯,1996年。

  2. 《論詩歌註解中的似是而非現象》,《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第4期。

  3. 《「精彩」探源》,《中國語文》,1996年第3期。

  4. 《試說「冰矜」》,《中國語文》,1996年第6期。

  5. 《談談漢語中的聽音為字現象》,《語文建設》,1996年第5期。

  6. 《中古詩歌誤字略說》,《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4期。

  7. 《說「商女」》,《語文建設》,1996年第9期。

  1997年

  1. 《漢魏六朝詩歌語言研究與辭書編纂》,《古代文獻與文化論叢》,中華書局,1997年2月。

  2. 《簡述漢魏六朝詩歌中的新詞及其分類》,《語言研究》,1997年第2期。

  3. 《談六朝史書與詞彙研究》,《中國語文》紀念集,1997年6月。

  1998年

  1. 《說「兒」》,《杭大學報》,1998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1998年6期全文轉載。

  2. 《談談詞綴在古漢語構詞法中的地位》,《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輯,巴蜀書社,1998年7月。

  3. 《從〈漢語大詞典〉看六朝詩歌的漢語史研究價值》,《李新魁教授紀念文集》,中華書局,1998年8月。

  4. 《漢魏六朝詩歌語詞探源》,《第二屆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師範大學,1998年12月。

  1999年

  1. 《談「即音求義」與「據音系聯」》,《『98語言論叢》,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2. 《漢魏六朝詩歌校注釋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4期。

  3. 《中古詩歌附加式雙音詞舉例》,《中國語文》,1999年第五期。《人大複印資料》2000年2期全文轉載。

  4. 《評〈佛經續釋詞〉》,《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與方一新合作)。

  5. 《〈世說新語譯註〉讀後》,《書品》,1999年第6期(與方一新合作)。

  2000年

  1. 《「雲雨」漫筆》,《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

  2. 《中古常用詞研究漫談》,《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2001年

  1. 《寒山詩的「知音」和「明眼人」(上、下)——讀項楚〈寒山詩注〉》,《書品》,中華書局,2001年第3、4期。

  2. 《百年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述略》,《浙江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5期轉摘。

  3. 《從〈唐五代語言詞典〉看附加式構詞法在中近古漢語中的地位》,《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10期全文轉載。

  2002年

  1. 《釋「若一」——兼談詞典收詞問題》,《古漢語論集》,嶽麓書社,2002年1月。

  2. 《談「摒擋」及其相關詞語的附加式構詞特點》,《語言研究》,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8期全文轉載。

  3. 《漢語史研究領域的新拓展——評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中國語文》,2002年第2期,(與方一新合作)。

  4. 《可貴的師承精神》,《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5. 《評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語言研究》, 2002年4期,(與方一新合作)。

  6. 《近代漢語詞彙研究》,《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語言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7. 《說「打點」》,《語言文字學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2003年

  1. 《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綜述》,《古漢語研究》,2003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

  2. 《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的回顧與思考》,《雪泥鴻爪》,中華書局,2003年8月。

  3. 《讀〈管錐編〉、〈宋詩選注〉獻疑》,《文學遺產》,2003年2期。

  4. 《日本漢籍與近代漢語研究舉隅》, 《錢江學術》第一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5. 《從「聲張正義」說起》,《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6期。

  2004年

  1. 《試論外族文化對中古漢語詞彙的影響》,《語言研究》,2004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6期全文轉載。

  2. 《從「蒙免」、「鞭恥」說起——談一種特殊的漢語構詞方式》,《浙江與敦煌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2005年

  1. 《試說古漢語中的詞綴「家」》,《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與郭穎合作。

  2. 《從「庸何傷」說起——談古今漢語的溝通》,《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2期。

  3. 《試談韻律與某些雙音詞的形成》,《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的新展開》,日本汲古書院,2005年。

  4. 《試說「鞭恥」——兼談一種特殊的並列式複音詞》,《中國語文》,2005年第5期。

  5. 《談談詞綴在古漢語構詞法中的地位》,《中古漢語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

  6. 《漢語史研究(第五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主編。

  2006年

  1. 《試說翻譯佛經新詞新義的產生理據》,《語言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數據《語言文字學》,2006年10月全文轉載。

  2. 《論漢語詞彙的核心義》,《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灣中央研究院,2006年第12期。

  3. 《試論近代連綿詞的產生方式》,《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書局,2006年第12期。

  2007年

  1. 《試談韻律與某些雙音詞的形成》,《中國語文》,2007年3期。

  2. 《關於〈錢塘記〉的幾個問題》,《文獻》,2007年3期。

  工作研究領域

  中古漢語和訓詁學

評價

集唐詩聯:雲藏山色晴還媚(李咸用《題陳將軍別墅》);路入松聲遠更奇(釋皎然《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