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高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高粱
455.jpg
圖片來源 http://zyc.360bzl.com/view21709.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山高粱

漢語拼音:Shān Gāo Liɑnɡ
別名:紅藍草《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解表,清熱,活血通經
主治:風熱感冒,痢疾,痛經,閉經

山高粱,中藥名。為禾本科大油芒屬植物油芒Spodiopogoncotulifer(Thunb.)Hack.的全草。植物油芒,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及陝西等地。具有解表,清熱,活血通經之功效。主治風熱感冒,痢疾,痛經,閉經。[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山高粱

拼音名:Shān Gāo Liɑnɡ

別名: 紅藍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oncotulifer Thunb.]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長於向陽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蕪之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及陝西等地。

原形態

油芒,多年生草本。稈高60-160cm,具4-8節。葉鞘疏鬆裹莖,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而上部者短於節間,鞘口疏具柔毛,葉舌干膜質,長2-3mm;葉片兩面均疏具細柔毛或上部的毛較少而粗糙,長10-60cm,寬8-14mm。圓錐花序開展,長15-25cm每節具2至數個或上部的節僅具1個分枝;分枝細弱,長5-11cm,下部裸露而無小穗,上部具6-10節,每節具2小穗,1具稱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細短毛。小穗長5-6mm,基部具短於小穗5-6倍的細毛;兩穎近於相等,草質,先端常具短小尖頭,第1穎具7-9脈,粗糙,邊緣疏具柔毛,第2穎具7脈,主脈及附近疏具柔毛;第1外稃透明膜質,長圓狀披針形,約短於穎的1/3;第2外稃透明膜質,長圓形,稍短於第1外稃,先端深2裂,裂齒間伸出1芒,芒長約12mm,中部以下膝曲,芒柱稍扭轉,內稃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齧蝕狀,約短於外稃的1/3;雄蕊3,花葯黃色,長2-3mm。花、果期8-10月。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解表;清熱;活血通經。主風熱感冒;痢疾;痛經;閉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山高粱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山高粱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