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照水梅 |
中文学名:照水梅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杏属 |
照水梅,果用实生类型梅树,是云南主栽优质品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腾冲、丽江、鹤庆、剑川等县.其中腾冲照水梅最佳。[1]
形态特征
它树体生长势强,树冠高大开张.枝繁叶茂.叶片较大、较厚,长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白色,5瓣单层排列.花冠直径1.5—2厘米,雄蕊38~40枚, 雌蕊1枚。花萼5片。深紫红色,1月中旬盛花。小枝暗绿,于枝紫褐色。果实顶端一边突起.果大核小.单果重可达83.3克,一般果重30~40克。可食率一般为87%~90%,高的达93.6%.果形指数1.05,pH值1.O。果肉具酸、香、细、嫩、脆等特点。坐果率高,丰产性能好,大小年不明显,是云南最优质的品种类型。6月中旬硬熟。
分布范围
分布在云南腾冲、丽江、鹤庆、剑川等县。
果实商品性状
①单果重。照水梅果大,单果重 20~35克,最大可达64.67克。而从省外引进的果梅单果重10—18克。最大的也只有23克。云南果梅,特别是照水梅的果重约为引进品种的2倍。
②可食率。照水梅可食率高,果肉重量占全果重的比例约为88.90%.最高为93.60%。引进品种可食率为85%,最高为92.98%。云南果梅可食率仍略高于省外品种。
单株丰产性状
①生长势强。照水梅树体高大,一般树高5~9米,冠幅4~8米.生长发育旺盛。
②结果期早,经济寿命长。照水梅结果期早。嫁接苗3年结果,结果高产期可持续100年以上。且大小年不明显。单株产量在100千克以上的梅树树龄均在20~150年,产量变幅低于40%。
③结果性强。10年以内树龄的梅树因每年产量都有大幅增长,所以产量不稳定:10年以上树龄的梅树产量渐趋稳定,且丰产性能强;从20年后。乃至100年,均属梅树的红坡林阶段.也就是说盛果期梅产量均可达每株100千克以上,亩产(每亩以33株计)可达3300千克,少数单株 产量可达550千克。
④落果率低。照水梅白花授粉,形成幼果到果实成熟时的自然落果率较低.而且基本是果实发育不良引起的生理性落果,病虫害造成的落果现象很少见。云南照水梅的平均落果率为30.12%.这一指标在果树生产中是少见的。如果加强水肥管理,落果率还会大大降低,丰产性能还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照水梅可生食,但过酸,不能多食。只能用来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保存鲜果的一些特点。照水梅用酒浸泡.加冰糖。可制得酸甜适宜、醇香四溢的梅子酒;亦可加工冷制蜜饯,如雕梅、脆梅、糖浸梅等.既克服了照水梅果酸。又保持了照水梅香、脆的特点。色香味俱全:照水梅肉质细嫩,加工成各类凉果,如甘草话梅、奶油话梅等,入口易化。携带方便.是很好的旅游食品;照水梅含酸量丰富。加工成原汁和酸梅晶,是夏季消暑的保健饮料:照水梅柠檬酸含量高,可工厂化提取天然柠檬酸.用于果品加工业和医疗行业等。
照水梅除果大、可食率高等优良 经济性状外,还富含果酸、维生素C等,并具有酸、香、甜、细、嫩、脆的特点,品质风味尤佳。
种植效益
种植青梅水肥充足,管理到位,第六年可产生效益,第八年达到盛果期,每亩可产800千克左右,按1.0元/千克计算,亩收入800元,种苗、肥料、打塘、农膜等投入3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6。
果实食用价值
照水梅可生食,但过酸,不能多食。只能用来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保存鲜果的一些特点。照水梅用酒浸泡.加冰糖。可制得酸甜适宜、醇香四溢的梅子酒;亦可加工冷制蜜饯,如雕梅、脆梅、糖浸梅等.既克服了照水梅果酸。又保持了照水梅香、脆的特点。色香味俱全:照水梅肉质细嫩,加工成各类凉果,如甘草话梅、奶油话梅等,入口易化。携带方便.是很好的旅游食品;照水梅含酸量丰富。加工成原汁和酸梅晶,是夏季消暑的保健饮料:照水梅柠檬酸含量高,可工厂化提取天然柠檬酸.用于果品加工业和医疗行业等。
栽培技术
对云南果梅产区的多年调查,还未发现灾害性的病虫害。虽有病虫危害.但数量少、危害面积小,没有造成大的产量损失。发现的病虫害有:梅实褐腐病、梅实粉霉病和卷叶蚜、红(黄)蜘蛛、蜡蚧、虫瘿等。 照水梅抗旱、耐瘠薄、耐寒、适生范围广,宜山地种植。但怕涝。照水梅青果耐贮运,熟果宜就地加工。
种植技术:
一、良种培育
丽江照水梅是从几十个青梅品种中选出的一个适宜丽江生长的优良品种。优良种苗培育如下: 1、选择成年母树的种籽,果实黄熟时采集,果实软化后取种核,放阴凉干燥通风处阴干备用,并测定发芽率,确定单位面积播种量。种籽低温沙贮处理应在播种前40—60天进行,种籽用水浸泡3—5天后,以1:5比例与沙子混合放入土坑内催芽,待外种皮缝合线开裂,胚芽露白即可播种。 2.苗圃地整理 选择土层浑厚,土地平整,地力较高,便于排灌的田块,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为基肥,进行深翻平整后开墒。墒面3尺,墒沟一尺,墒面整平后在沟里灌水,待3—5天后播种,每亩播种量约为40—50千克,亩产有效苗2.5—3万株。 3.苗圃管理 三分育七分管,管理人员要按季节抓好出苗、保苗、嫁接、抹芽、剪贴、中耕、施肥及病虫防治等各项工作。
二、种植、管理
1.选苗。 选择苗高1米,直经粗0.8—1厘米的良种壮苗。
2.种植规格。 种植在长×宽×深为1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的种植塘内,株行距为4米×4米,种植密度42株/亩。
3.种植时间和方法。 立春前后进行种植,种植前苗塘灌一次透水,隔5—7天后开始种植,种植时根系要进行修剪伤口,蘸裹肥泥浆护根(肥泥可用沟泥、河泥加适当的尿素和磷酸二氧钾混合为稀糊状,比例为100千克肥泥加100千克水,化肥各0.5千克);种植时要深挖浅栽,做到三填土,三踏实,三提苗(抓住苗木,三填、三踏、三抖,以露出嫁接口10厘米为准),以便顺其自然,理顺根系,再将生土层呈馒头状垒到嫁接口,浇足定根水后覆盖地膜,以利保温增温,提高成活率。
4.定干和刻芽。定植结束后,要做好定干和定向刻芽工作,定干高度50厘米(嫁接口以上高度),在剪口芽以下的整形带内,选择东南西北向的四个饱满芽进行眉刻,剪口用胶布、腊液封闭。
5.修剪。 开春新梢抽发后,要任其自然生长,以促进新根生长,待冬季落叶后,再进行整形修剪。修剪时应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一疏、二缩、三短截规则实施。
6.水肥管理。 苗木定植后做好排涝工作,增强土壤透气透水性,防止因根涝落叶导致幼苗死亡。春季孕果期,注重水份供给,防霜冻、防倒春寒。秋季每亩施1吨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