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環礁是海洋中呈環狀分布的珊瑚礁。中間有封閉或半封閉的潟湖或礁湖,但無非珊瑚礁成因的中央島嶼,此即與堡礁的不同之點。露出海面的高度達幾米,呈圓形、橢圓形及馬蹄形。直徑為1~130公里,深度數米至百餘米。向海一側的斜面較陡,可達45°,上部甚至達90°。環礁一般分布在珊瑚易於生長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上,比較典型的環礁是馬紹爾群島和馬爾代夫群島[1]。
概念
環礁是海洋上呈環帶狀或馬蹄狀的一種珊瑚礁。與外海多有水道相通,低潮時礁體往往露出水面。環礁直徑數十米至數十千米,寬度一般較窄。常有灰砂(礫)島或礁岩島
環礁中間有封閉或半封閉的瀉湖或礁湖,但沒有非珊瑚礁成因的中央島嶼,這是與堡礁不同的一點。環礁露出海面的高度達幾米,呈圓形,橢圓形及馬蹄形。直徑約為1~130公里,向海堡礁一側的斜面較陡,可達45°,上部甚至達90°。
形成原因
1842年,達爾文根據他在小獵犬號5年的航行中所作的觀察研究資料,提出南太平洋環礁形成的理論。依據他的理論,環礁的形成與火山島有關。在海底火山噴發後所形成的火山島周圍,因環境適合珊瑚生長,於是大批珊瑚附着生長,逐漸形成裙礁。其後因故導致島嶼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珊瑚礁仍持續堆積增長。由於堡礁或岸礁環繞的島嶼繼續下沉或海面上升,島嶼被海水淹沒,珊瑚礁繼續向上生長,原島嶼範圍成為湖,由堡礁或岸礁演變為環礁。
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一位地質學家表示,達爾文的環狀珊瑚島(又稱環礁)形成理論並非正確無誤,這意味着歷來達爾文理論體系的連續性將受到極大挑戰。一位名叫威廉·迪金森的地質學家。提出了一個新觀點:海平面高度變更以及侵蝕作用在環礁形成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因素的輪流作用,也極大的影響了人類的遷徙活動。
迪金森指出,在達爾文提出環礁形成理論的時候,達爾文對於海平面變更現象顯然還是不了解的。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幾千年來海平面高度的交替變更,使得環礁或者沉沒于海里,或者如同峭壁般屹立在海上。在冰川時代,環礁長時間地立於海上,並將空礁湖裡的海水一起圈圍到海拔高處。迪金森還認為,也正是在如此低的海平面時期,整個珊瑚礁就暴露在空氣中,雨水的拍擊漸漸溶解了島嶼中部暴露在外的珊瑚。含有豐富碳酸鹽的雨水在經過長時間的蒸發濃縮後,最終形成了環繞島嶼的堅固壁壘,這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環礁。
關於環礁形成的真正原因,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看法。因為科學的事實依據都還不充分,所以環礁的形成原因還有待作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2]。
視頻
環礁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球10大最美的環礁,第一無人居住,第九在馬爾代夫 ,搜狐,2019-4-4
- ↑ 美地質學家大膽挑戰達爾文環礁形成理論(圖),新浪科技,200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