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物群落 |
中文名稱: 生物群落 解釋: 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 包括: 群落中物種的多樣性 |
生物群落,相同時間聚集在同一區域或環境內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它雖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各種生物有機體構成,但仍是一個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較一致的組合體。一個群落中不同種群不是雜亂無章地散布,而是有序協調的生活在一起。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包括群落中物種的多樣性、群落的生長形式(如森林、灌叢、草地、沼澤等)和結構(空間結構、時間組配和種類結構) 。[1]
特徵
1.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徵
2.具有一定的邊界特徵
3.具有一定的分布範圍
4.具有一定的結構
5.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
6.具有一定的群落環境
7.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影響
8.各物種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學重要性
名詞解釋
來源
1877年,德國動物學家Karl Möbius創造了biocenosis一詞(Möbius 1877) ,描述生活在一個生境(habitat)中相互作用的有機體,認為每一個生物群落都"支持着一定數量的有生命的生物",強調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能產生過量的後代,但由於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群落中個體總數不久又會回到它以前的適中狀態",這使人回想起馬爾薩斯關於人口與它們受資源限制的理論。但在英語中biocenosis一詞很少使用,而常用Ecological community,指占據同一地理區域的二個或以上不同種類的物種的集合 。
生物群落作為一般名詞時與群落同義。生物群落一詞,只限於強調沿襲克列門茨和謝爾福德(F.E.Clements & V.E.Shelford,1939)的考慮方法。克列門茨認為,植物群落並不是個體和種的組合,而是用生長型(growth form)為代表的生態群組合,這種必須以生物個體為準據的新階段的有機體,稱之為複合生物(complex organism)。謝爾福德(1912)對動物曾使用了生理活動型這個名詞,它相當於植物的生長型,並稱之為生態種群(mores,用複數形,單數形為mos,涵義不同),它的組合即是動物群落。以後把植物和動物作為mune的機能生活形的集群,而進一步強調了統一性。演替是複合生物的發育、成長,相當於它的成體的頂極群落是僅僅由氣候決定的,也有把這種觀點特稱之為生物生態學(bio-ecology)的。
對比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的概念不同。後者不僅包括生物群落還包括群落所處的非生物環境,把二者作為一個由物質、能量和信息聯繫起來的整體。因此生物群落只相當於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
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主要有3類:
①營養關係,當一個種以另一個種,不論是活的還是它的死亡殘體,或它們生命活動的產物為食時,就產生了這種關係。又分直接的營養關係和間接的營養關係。採集花蜜的蜜蜂,吃動物糞便的糞蟲,這些動物與作為它們食物的生物種的關係是直接的營養關係;當兩個種為了同樣的食物而發生競爭時,它們之間就產生了間接的營養關係。因為這時一個種的活動會影響另一個種的取食。
②成境關係,一個種的生命活動使另一個種的居住條件發生改變。植物在這方面起的作用特別大。林冠下的灌木、草類和地被以及所有動物棲居者都處於較均一的溫度、較高的空氣濕度和較微弱的光照等條件下。植物還以各種不同性質的分泌物(氣體的和液體的)影響周圍的其他生物。一個種還可以為另一個種提供住所,例如,動物的體內寄生或巢穴共棲現象,樹木干枝上的附生植物等。
③助布關係,指一個種參與另一個種的分布,在這方面動物起主要作用。它們可以攜帶植物的種子、孢子、花粉,幫助植物散布。
營養關係和成境關係在生物群落中具有最大的意義,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礎。正是這兩種相互關係把不同種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把它們結合成不同規模的相對穩定的群落。
種類劃分
劃分方式
主要是按氣候條件劃分的生物帶(lifezone),也就是凍原、夏季綠林、熱帶雨林、稀樹幹草原(savannah)等劃分範圍內的生物的群落單位,F.E.Elements(1916)提出這個術語,當時是指一般生物群落,強調具有與生物棲息場所相關連的形態構造,並向頂極發展。然而V.E.Shelford(1932)以後,多局限於與植物社區(formation)相對應的大型動植物構成的群落(biotic forma- tion,生物社區), 而Clements和Shelford(1939)等,根據植物的頂極,提出群落外貌(physiognomy)特徵,並根據動物的影響種所鑑別的單位,把兩者合併起來加以命名,例如stipa-antilocapra群落這種稱呼。以它作為群落基本單位的看法,幾乎不再存在,而是以氣候區分作為生物群落型,而應用於類型的區分。至於對動植物間的關係,則不予以特別考慮,而具有專對種類組成、生活型或生活型組成,以及群落外貌等進行論述的強烈傾向。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首先分為陸地群落和水生群落兩大類。它們之間儘管基本規律有相似的表現,但存在本質的差別。這些差別基本上是由環境的不同所引起的。水生群落的結構比陸地的簡單些。在水中,水底土質不同於陸地的土壤。植物和底棲動物與水體土質的聯繫主要帶有機械性質。水生群落生物所經受的環境因素十分不同於陸生生物所經受的。在研究陸地群落時,首先必須研究環境的降水量和溫度,而在研究水生群落時,光照、溶解氧量和懸浮營養物質更為重要。
環境的影響
周圍環境的差別也決定了組成陸地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生物種類有很大的差別。在水生生物群落中占優勢的是低等植物,尤其是藻類起的作用最大;而在陸地生物群落是高等有花植物占優勢。水生生物群落的動物棲居者種類極為廣泛,但高等節肢動物和高等脊椎動物僅具有次要的意義;在陸地生物群落中則相反,昆蟲(高等節肢動物),特別是鳥類和哺乳動物起主要作用。
在典型的水生生物群落和陸地生物群落之間存在着一系列的過渡形式。例如,沼澤的生物群落,河漫灘階地的水淹地段和遭受漲潮退潮影響的海岸部分的生物群落等。
動物分布
動植物的分布受許多因素的控制,但從全球或整個大陸來看,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全球氣候。由氣候制約的全球生物群落的最大和最易識別的劃分是生物群域。生物群域按照占優勢的頂極植被劃分。分布於不同大陸的同類生物群域,其環境條件(氣候和土壤)基本相似。因而有着相同的外貌。年平均溫度和降水量被認為是決定外貌的主要因素。在這兩個因素的基礎上表示出主要外貌類型之間的大致邊界。正如R.H.惠特克自己所指出的,該模式有一定的局限,它不能充分地表示:①溫度和降水的不同季節配合 的影響;海洋氣候和大陸氣候的顯著對比;②火在決定許多地區出現草類占優勢的群落的影響;③土壤差別的影響;④群域之間連續的逐漸變化。
生物群域
世界主要生物群域有:①陸地生物群域:熱帶雨林、熱帶季節林和季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泰加林或北方針葉林、多刺林、亞熱帶灌叢、熱帶稀樹草原、溫帶草原、凍原、荒漠、極地-高山荒漠。②水-陸過渡性生物群域:內陸沼澤(包括酸沼和普通沼澤)、沿海沼澤(鹽沼,包括熱帶亞熱帶的紅樹林)。③水生生物群域:靜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動淡水(河流)、河口灣、沿岸海、大洋或深海。
參考來源
- ↑ 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360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