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葉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粗葉榕 |
中文學名:粗葉榕 拉丁學名:Ficus hirta Vahl 別稱:五指毛桃,掌葉榕,佛掌榕, 大青葉,丫楓小樹 拼音:cuyerong 門:被子植物門 目:蕁麻目 科:桑科 屬:榕屬 |
粗葉榕 (Ficus hirta Vahl)小喬木或灌木狀。生長于山野的什木林中,或丘陵坡地,而以村落附近的曠地為多。葉形變異極大,尤其在幼樹與萌生的枝上,有全綠的,有分裂的,即大小尺度亦極差異。小枝被剛毛。葉互生,紙質,長橢圓狀卵形或寬卵形,長10-25厘米,具細鋸齒,不裂或3-5深裂,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圓、淺心形或寬楔形,上面疏生平伏硬毛,下面被開展柔毛,沿主脈和側脈被剛毛,側脈4-7對;葉柄長2-8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膜質,紅色,被柔毛。榕果成對腋生或生於落葉枝上,球形或橢圓狀球形,被剛毛,無柄或近無柄,徑1-1.5厘米,幼時頂部苞片臍狀,基生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膜質,紅色,被柔毛;雌花榕果球形,雄花及癭果卵球形,無柄或近無柄,徑1-1.5厘米,幼時頂部苞片臍狀,基生苞片早落,卵狀披針形,被平伏柔毛:雄花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具梗,花被片4,披針形,紅色,雄蕊2-3,花葯長於花絲;癭花花被片4,花柱短,側生,柱頭漏斗形;雌花生雌株榕果內,花被片4。瘦果橢圓狀球形,光滑,花柱貼生於側微凹處,細長,柱頭棒狀。
形態特徵
株:小喬木或灌木狀。
枝:小枝被剛毛。
葉:葉互生,紙質,長橢圓狀卵形或寬卵形,長10-25厘米,具細鋸齒,不裂或3-5深裂,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圓、淺心形或寬楔形,上面疏生平伏硬毛,下面被開展柔毛,沿主脈和側脈被剛毛,側脈4-7對;葉柄長2-8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膜質,紅色,被柔毛。
果:瘦果橢圓狀球形,光滑,花柱貼生於側微凹處,細長,柱頭棒狀。
產地分布
分布: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
產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及貴州。
功能驗方
性味:性涼、微苦,溫。健脾化濕,祛瘀消腫。治肺結核、氣管炎、胃痛、水腫、閉經、產後瘀血、白帶、乳汁稀少、乳腺炎、睾丸炎、風濕痛、跌打損傷。15-30g,水煎服;外用水煎洗。
功能、用量和用法:熱滯:干用葉1至2兩,清水煎服。
驗方:
- (治豬牛眼熱、發熱及食滯方)牛奶樹葉1斤、榕樹葉1斤、三把苓半斤,用水適量,煎食。
- (方解)本方牛奶樹葉清熱消滯,榕樹葉清熱疏肝消腫,為眼科要藥;三把苓降火清熱,如豬牛眼熱有紅腫痛者,服之甚驗,並治豬牛發熱及食滯有效。
- (方歌)豬牛食滯兼眼熱,牛奶樹葉榕樹葉,如兼發熱出癍痧,再加茯苓功更捷。
- (根)治跌打積瘀腫痛,用1至2兩煲豬瘦肉服。
- (牛奶樹寄生)治小腸氣痛、胃痛、苦傷吐血,用1兩至2兩,煲豬瘦肉食。[1]